干扰电治疗仪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临床观察

时间:2022-08-01 03:20:38

干扰电治疗仪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6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429-02

【摘要】目的:观察 干扰电治疗仪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6月份―10月份在我院门诊就诊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符合入选标准的,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干扰电治疗仪治疗和电针治疗10次,两组之间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治疗前与治疗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干扰电治疗仪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腰腿痛症状,在消除炎症,活血化瘀方面有良好的疗效。

【关键词】干扰电治疗仪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观察

笔者采用广州龙之杰公司LGT-2800H型干扰电治疗仪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参照新世纪第二版王和鸣主编《中医骨伤科学》教材拟定:① 症状:腰痛伴有腰骶神经根分布区域的下肢痛;② 体征:a 相应病变阶段的椎间盘相对应的椎旁或臀上神经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b 神经根张力试验阳性:比如直腿抬高试验及其加强试验、股神经牵拉试验、屈颈试验、仰卧挺腹试验阳性。c 相对应节段的神经分布区域表现出肌力肌张力减弱、肌肉萎缩、感觉障碍、腱反射减退。③ 辅助检查:X 线提示腰椎侧突,椎间隙变窄或者左右不等,CT或 MRI提示有椎间盘突出。

1.2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6月份―10月份在我院门诊或住院就诊的符合入选条件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腿痛症状,并且皆经过CT 或 MRI证实,有单阶段或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治疗组年龄最大者64岁,最小者 30岁,平均年龄39±1.6岁,治疗组采用LGT-2800H型干扰电治疗仪治疗。对照组年龄最大者63岁,最小者31岁,平均年龄38±3.7岁。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病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采用干扰电治疗仪治疗。具体操作方法为:将电极片交叉对置于治疗部位,电流从最小开始,调节电流到有明显的电感为止。疗程:每日治疗一次,时间20分钟,10天为一个疗程。

1.3.2 对照组:采用张必萌[1]等方案,针灸取夹脊穴、环跳、阳陵泉、腰阳关为基本穴位。用1.5寸和3寸不锈钢毫针,得气后接G6805-II型电针仪,选用连续波,频率为4Hz,电流强度2mA,持续时间为20min。治疗过程中间不行针,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治疗一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所有病例治疗前治疗后,均对LDH引起的疼痛等级进行VAS评分,并且对评分进行加权法比较。两组之间疗效进行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对临床疗效、使用性能及安全性得分进行评价。

1.5 统计学方法

1.5.1 描述性统计:定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最大值和最小值;定性资料采用实际频数和相对数。

1.5.2 同质性分析:两组受试者的年龄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具体方法有卡方和 t 检验。

1.5.3 有效性分析:对有效性观察指标,根据资料的特点分别选用 wilcoxon秩和检验或卡方检验。

1.5.4 所有假设检验同意使用双侧检验,并给出检验统计量及其对应的P 值,以 P≤0.05 作为统计学意义。统计分析使用 SPSS13.0 统计软件。

2 疗效标准与结果

2.1 所有患者采用VAS加权计算法――《临床诊疗指南・疼痛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疼痛减轻的百分数=(A-B)/A×100。

A= 治疗前 VAS 评分 B= 治疗后 VAS 评分

① 临床治愈:VAS 加权值≥75%;② 显效:VAS 加权值≥50%~75%;③ 有效:VAS 加权值≥25%~50%;④ 无效:VAS 加权值

2.2 结果

2.2.1 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比较(分) X2 ± S

2.2.3 两组之间疼痛复发率比较

两组在治疗一个月以后电话随访,其中治疗组复发 1 例,对照组复发 2 例,两组之间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中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痹症”,“腰痛”范畴。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肝肾亏虚,肾精不足,筋骨失养以及感受风寒湿邪,跌仆外伤所致,导致局部经络闭阻,气质血瘀,经脉不通而致腰腿疼痛,麻木无力[2]。针灸能够起到疏通经络,调整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对血管的舒缩和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有一定的调整作用,可以改变病灶的微循环和淋巴循环,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还可以刺激神经,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解除局部肌肉痉挛,消除神经根水肿,减轻椎间盘压力,缓解对神经根的压迫,有利于突出的椎间盘复位[3]。最新研究和国内外学者在针灸能够镇痛、抗炎、麻醉等方面的作用上已经达成了共识[4]。

使用LGT-2800H型干扰电治疗仪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使用电针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同样能够起到缓解疼痛,消除炎症的目的,干扰电治疗仪可以输出两组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中频电流,在患者治疗部位交叉输入人体,在交叉处形成干扰场和经多种低频调制的内生电流,这种电流成为动态干扰电流。用这种电流治疗时,起作用的不再是单一的中频电流,而是含有低频成分的中频电流。因此,干扰电流疗法有效的克服了由于皮肤电阻高,低频类电流不能深入组织内部的缺陷,具有中、低频的综合治疗作用。试验数据及结果表明,干扰电治疗仪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腰腿痛症状,在缓解疼痛、消除炎症、活血化瘀方面有着良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必萌,吴耀持,邵萍,等. 电针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随机对照.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2(2):353

[2] 胡有谷. 腰椎间盘突出症.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15.

[3] 靳辉. 针灸结合推拿治疗恢复期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安徽医学,2011,32(9):1302

[4] 韩济生. 针刺镇痛:共识与质疑,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1,17(1):9-14.

上一篇:便携式化疗泵配合PICC持续化疗的护理 下一篇:实验室临床生化检验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