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变什么

时间:2022-10-22 06:15:00

成熟的商业社会永远需要预测,《2025年汽车行业前瞻》预测了汽车的演变方式。

4月19日,世界知名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发表了《2025年汽车行业前瞻》报告预测,“到了2025年,世界汽车工业的产销地将大规模地向亚洲市场转移,中国的汽车年销量将占全球销量的30%;小型车和低成本车的重要性将逐渐提高;到了2025年,纯电动车将达到全球新车销量的10%……”

5大趋势呈现发展发向

《2025年汽车行业前瞻》报告称,在未来的15年里,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将在5大宏观趋势的驱动和影响下,发生跨越性的变化。这5大宏观趋势分别为:全球地缘政治的变化、人口结构的变化、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出行和代步方式的演变及科技的发展。

“世界汽车工业的重心将逐步转移。”罗兰贝格合伙人和本报告作者之一的沃尔夫冈博士说,“主导行业的核心科技将发生重大的变化,新型的企业结构将会出现,新型的业务模式也将应运而生。”

首先,全球汽车生产中心将集中在亚洲。到2020年,中国、印度、日本、韩国将占全球汽车产量近一半,亚洲将成为全球生产中心,这为全球的模具、零部件供应商、物流公司和分销商带来新的增长机遇。

事实上,去年以来,包括大众、通用在内的整车企业,也明确了在中国继续投资,倚重中国市场的投资策略。与此同时,包括巴西、印度在内的新兴市场,也受到了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扩张。

去年,通用在中国投资了前瞻性技术中心,这正是汽车产业转移带来的效应。全球汽车的设计和工程中心也向亚洲转移,由此带来的影响将体现在未来汽车的设计和工程的重点。

其次,随着市场的转移,北美和欧洲的成熟市场供应商将被列为第二梯队。“他们不得不寻找国外供应商和亚洲本土供应商进行深层次的联盟,共同参与亚洲增长的手段。”

报告预测,汽车电气化将在未来成为主流趋势。到了2025年,将有近半的汽车采用纯电动或混合动力的驱动方式,届时,纯电动车将达到全球新车销量的10%,混合动力车将达到40%,而纯内燃机汽车仍将占有半壁江山。“汽车电气化占有率不断的提高,将不仅改变传统的汽车产业链,也会对电力公司和提供新类型服务的第三方行业带来冲击。”沃尔夫冈博士表示。

在多个亚洲发展中国家,低成本车是关键的“入门级”车型,而A级车和B级车也是广大购车者喜好的类别。随着消费价值观的转变,小型车也逐渐被发达国家的消费者青睐。与此同时,在年轻消费人群的心目中,汽车的吸引力正在逐渐减弱。“在发达国家市场,汽车的消费价值观将会发生基本的变化:对年轻人来说,汽车将不像以往那样作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罗兰贝格合伙人和本报告作者之一的克雷曼先生说道。

新模式改变产业未来

一个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生产上的进步,它还牵涉到上游零部件供应商的生产,下游经销商的销售服务,以及金融机构和其他各项系列的有力支持,在这样的生态系统下,汽车产业才会带来更强劲的经济推动力和延伸效应。

“传统的汽车厂家,为了汲取新的科技、开发新的消费群体和建立经济规模,必须建立多方面的合作关系。”罗兰贝格执行总监和报告作者之一的豪夫曼博士说道。汽车企业也必须由单纯的汽车生产和销售,转向整合新的汽车软件和硬件技术。新的业务模式和新的产业链合作伙伴也会随着以上描述的汽车消费方式和科技运用的变化而应运而生。这些来自非传统汽车业的新参与者将会对目前的汽车厂家带来一定的冲击和威胁。

为了扩大全球市场份额及吸收全球资源,汽车公司将逐步在组织上进行调整,从“中央集权式”转向“本土化”运作,并在有效地结合全球资源的同时,打造满足当地市场的消费需求及法规标准的产品。今后产业结构的发展将呈现两大趋势:一方面零部件厂商的整合将持续;另一方面,新的整车厂将从新兴市场和非传统汽车工业中崛起。

根据此研究报告,许多汽车将在未来实现“实时在线”,即在车辆行驶中可以上网,接收和发送信息。汽车和网络的互联性将是关键因素。“这意味着传统的汽车工业将和相关的行业(如消费类电子产品、通讯业、互联网电子商业等)进行密切的合作,甚至在某个层次上相汇合。因此,汽车业的管理层必须拥有跨行业的视野,才能建立有效的跨行业合作模式,互惠互利。”克雷曼认为。

中国汽车市场增速降至15%

众所周知,中国正在高速冲进汽车社会,虽然能源和环境正成为汽车消费两个最大的坎,不过,中国的汽车消费仍然势不可挡。

“毋庸置疑,中国是现今及未来15年内全球最受关注也是增长较迅速的市场,而我们这份全球性的行业研究将针对中国汽车市场带来前瞻性的启示”,罗兰贝格大中华区副总裁及资深合伙人兼大中华区汽车行业中心的负责人沈军表示,我想这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良性信号。这意味着整体价值链的转移,中国正在提供越来越多的高附加值产品,以及更多的高素质劳动力。这对这个国家的未来大有好处。中国不再仅仅是廉价劳动力的代名词,这值得肯定。当然也要认识到,中国西部依然有大量低成本劳动力的地区,政府应该鼓励外资公司和本地企业,不仅在东部寻找劳动力,也要关注西部。

罗兰贝格预测中国GDP2011年增速为8.1%,2015年下滑至7.5%。在汽车市场,罗兰贝格预测2011年增幅将下降至15%,2012年和2015年则分别降至10%和8%。

罗兰贝格这一预测与大部分汽车公司高层接近。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任勇预测说,2011年中国车市最高将增长15%。奇瑞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马德骥则预测说,2011年中国车市增长速度将高于15%。不过他们一致认为,中国车市过去几年高于30%的增长不具备可持续性。沈军说,“预计未来5年,中国乘用车市场的平均增速将从目前的30%下降至年均10%左右。但从中长期趋势来看,不断增长的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高速增长仍将推动中国乘用车市场持续稳定增长。”

罗兰贝格有一个预测,到2020年,中国原油消耗以现在的增长速度要有4亿多吨,其中汽车以及动力能源机械消耗的比重约占57%以上。可见,汽车作为动力能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原油消耗对象。如果汽车的燃油效率能得到进一步提高,不仅能减少能源消耗,而且将对整个原油消费起到解压作用。这是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因为石油能源是有限的。罗兰贝格曾经做过一个模型测算,单纯对传统发动机进行优化处理,到2020年中国将无法达到碳排放减少目标。只有在现有汽车中提高部分纯电车和混合动力车型的比例,才可以进一步降低碳排放。

上一篇:“质保”迷局 下一篇:车位之惑 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