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科学实验材料的优化处理

时间:2022-10-22 06:14:56

因“材”施教:科学实验材料的优化处理

实验是探究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材料就是科学探究的“米”,没有材料,科学探究也就无从开始;没有材料,我们的探究就成了纸上谈兵。因此,课堂上对材料的的处理就需要优化。

一、隐蔽性

科学课经常要让学生利用各种材料开展探究,材料一旦进入学生的视野,就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操作的冲动,特别是中年级的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弱,随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如果这样的话,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甚至不能听清实验的要求。真正到实验时,学生的兴奋期已过,就会减弱探究活动的兴趣,课堂效果就要大打折扣。所谓材料的隐蔽性,是指老师事先把材料放在学生看不见的地方,或是把材料放在不透明的物体中,等到需要时才取出来使用。注意材料的隐蔽性就可避免这一问题。

1.分组材料的隐蔽性

例如,教师设计了一个寻找力的分组游戏。在比较厚实的信封里事先放了许多小玩意儿:气球、橡皮筋、磁铁、橡皮、小车、小棍、丝绸等,教师让学生可以尽情地玩,在玩的过程中看谁找到的力多。学生都迫不及待地动起手来,教室里热闹非凡。交流时,大家也都争先恐后:弹力、拉力、吹力、磁力、摩擦力、推力、压力……学生总结出力是无处不在的,一切都非常理想。但是,如果学生一进教室就发现了能玩的,心里只想着玩,那结果就不言而喻了。

2.演示材料的隐蔽性

例如,为了让学生联系生活谈谈摆的应用,教师课前搜集了秋千、摇椅等玩具,藏在讲台的柜子里,上到这个环节时才取出,学生的目光一下集中过来,学习兴致非常高,效果特别好。材料的摆放看来是小事,但科学中无小事,注意材料的隐蔽性,会让课上得轻松而高效。

二、层次性

材料本身可以体现老师思维的指导性,材料出示的次序就代表着思维的层次。在科学教学中精心设计材料呈现的次序,控制材料的收发节奏,是发挥材料作用的有效手段。

例如,对于探究磁铁性质,教师提供给学生所有实验材料自由探究。看起来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结果却是场面很热闹,学生的探究却很混乱,没有目的性、针对性,讨论的时候也不能深入,教师引导得吃力,学生学得也不扎实。重新设计后,效果截然不同。

1.利用一块磁铁探究

学生拿出一根条形磁铁、一些大头针和装了水的烧杯,分小组探究发现了什么。学生讨论的时候非常轻松,学生发现了许多磁铁的性质:能吸铁,连续吸铁,隔物吸铁,两端吸铁多、中间吸铁少。

2.利用两块磁铁探究

组长又从信封里取出一根条形磁铁,学生先预测如果把两根条形磁铁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再动手实验。学生又发现了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

3.探究无标记磁铁

让学生比赛谁先找到没有标明南、北极的条形磁铁的两极。学生利用刚学到的磁铁性质,凭借其他标明磁极的磁铁找到了它的磁极。

将实验材料一次性给学生,材料会失去引发学生思维、开展有序探究的作用。而用有层次的材料推动课堂的进程,不仅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而且能使课堂探究逐步深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三、灵活性

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让学生灵活地处理科学材料,可以使探究活动更具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

1.灵活处理学生准备的材料

例如,学生先预测自带的物品哪些能使小灯泡亮起来,然后通过实验来检验。这些物品老师没有统一的规定,学生喜欢测什么就测什么。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都非常高,除了常见的钥匙、橡皮、钢尺、铁钉、木头等,还测了衣服、文具盒、圆珠笔、铅芯、硬币等,甚至有学生提出了要测磁铁。他们的思维特别活跃,很快就总结出了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对于一些有争议的,如盐水、磁铁,老师不要急于告之结果,让学生课后继续探究,使课内向课外延伸。

2.灵活处理老师提供的材料

例如,为了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师先让学生制造声音,观察现象,猜想原因,并为学生准备了许多材料:钢尺、皮筋、队鼓、音叉、小瓶、水、气球、笛子、锣、麦杆、三角铁、砂锤……让学生选择自己所喜欢的材料制造声音,他们感到无比兴奋,注意力非常集中。接着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验证猜想,仍旧是让学生自由选择材料,并讨论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相当深入。材料处理的灵活性,尊重了学生的探究意愿,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有了创新的机会。

科学课上,材料的处理往往成为一节课是否成功的关键环节。教师要重视这一问题,尽量考虑得细一些,实一些,不断追求高效的课堂教学。

(作者单位:江苏宜兴市周铁小学)

上一篇:百年传承 价值回归 下一篇:作业评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