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高校篮球教练员队伍建设的因素与对策

时间:2022-10-22 06:08:18

制约高校篮球教练员队伍建设的因素与对策

【摘要】

本文阐述了篮球教练员的职责与应具备的素养,分析了制约高校篮球教练员发展的因素,提出了促进高校篮球教练员队伍发展的对策。要完善教练岗位聘任制,提高篮球教练员的科学训练水平,提高其科研能力,建立健全评估体系,完善培训体系。

【关键词】

高校;篮球教练员;队伍建设;制约因素;对策

篮球运动于19世纪末传入我国,其融健身性、娱乐性及益智性为一体的特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并在我国得以迅速发展。而将竞技篮球引入高校,培养高水平的大学生篮球运动员,充分发挥高校在提高我国竞技运动水平中的作用,已是篮球运动发展的大趋势,尤其在各级政府政策的支持下,我国高校篮球运动的竞技水平已得到极大的提高,尤其在CUBA和大超联赛的推动下,高校逐渐成为中国篮球培训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阵地,在此情况下,高校篮球队伍的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然而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的篮球水平还较低,远没有达到为CBA乃至国家队输送后备人才的目标。我国高校篮球竞技水平在低水平上徘徊,固然有时间短、经验少等原因,但主要还是在于教练员执教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个好的运动员只能发挥一个运动员的作用,而一个好的篮球教练却可以培养大批优秀运动员,若有一大批优秀教练员,则对中国高校篮球运动水平的提高产生深远影响。篮球教练员作为训练的组织与实施者和比赛的临场指挥者,其知识结构、运动经历及比赛的指挥能力直接影响着运动员队伍训练的科学化程度及比赛成绩,也决定着校篮球队的生存与发展。所以,本文在对高校篮球队教练员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有利于我国高校篮球教练员队伍发展的建议,为相关部门决策及高校篮球教练员的训练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篮球教练员的职责与素养

1、职责

篮球教练员作为篮球运动训练的直接组织者与管理者,承担着培养运动员的任务,且对整个训练过程――从科学选材、训练诊断、目标确立、计划的制定与执行到竞赛过程的指令、管理和领导等多个环节实施有效控制。

2、基本素养

(1)了解队员特点。作为一名优秀的篮球教练员,除了要了解每位队员的性格与特点,更要在比赛中合理运用每个队员的特点来击败对手。

(2)丰富的专业知识。篮球教练员临场指挥能力的发展与提高,离不开对篮球理论的学习和对篮球运动内涵的深刻理解。

(3)敏锐的观察力。对篮球教练员而言,敏锐的观察力是必不可少的,在比赛中能够敏锐地判断出对手的状态,并针对对手的漏洞展开攻击。

(4)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具体包括人际关系、意志品质、自控力与合作精神,在篮球比赛中,教练员的心理素质起到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到教练员临场指挥能力的发挥。

(5)完备的训练指导思想。训练指导思想作为篮球教练员指导训练实践的前提,是教练员在社会文化背景下,长期从事篮球理论学习及训练的实践过程中,结合对现代篮球发展趋势的总结和积累,不断研究而形成的辩证哲学思想。

二、制约高校篮球教练员发展的因素分析

高校高水平篮球队,是竞技体育和教育的有机结合,也是当今竞技体育发展的趋势,在竞技运动得以长足发展且不断接近人类极限的今天,高校开展高水平篮球运动虽然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然而,不足之处也显而易见。

1、教练员选拔机制不够完善

我国高校篮球教练员的选拔主要采用由学校体育部门对体育教师进行直接任命的方法,选拔方法单一,且各高校选拔篮球教练员往往只看学历,不看学力,只重理论,不重能力。

2、教练员缺乏高水平的大赛经验

目前,高校篮球教练员整体上属于“学院派”,即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较高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然而,缺乏自身参加大赛的锻炼机会,因此,对比赛过程中的突发状况难以及时准确的应对,临场指挥能力欠佳,并对队员的情绪影响较大,进而影响比赛成绩。

3、教练员的专职化程度较低

我国高校篮球教练员绝大多数来源于负责教学任务的体育教师,因此,他们既要做好教师的本职工作,还要拿出精力带队训练,总体看来,理论水平普遍较高,但运动能力偏低,一旦接触到“更快、更高、更强”的训练任务容易表现出“英雄气短”,暴露出对训练及比赛的控制能力不足。

4、科学化训练程度不够

当前,我国各高校篮球队大都依靠经验训练,而急需加强科学化训练的力度,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运动员生理、生化指标的监测不够完善;二是对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尚缺乏足够重视;三是依据经验安排训练,随意性大,缺乏系统性。

5、教练员的培训目标不够清晰

我国高校篮球教练员的培训大都为短期培训,培训的形式为邀请国内外知名篮球专家和教练进行讲座,培训的系统性不强,导致培训的实效性较低。

6、教练员的激励机制不健全

目前,很多高校的篮球教练员即便带队的成绩很好,但对其工资和职称评定的影响不大,教练员的考核、考评及晋升职称等仍以教学科研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调动教练员的积极性。

三、促进高校篮球教练员队伍发展的对策

1、完善教练岗位聘任制

高校篮球教练员的选拔可以借鉴职业俱乐部的聘任制度,应尽可能采取公开方式,聘请校外长期或短期的兼职教练员,通过引进一些知名教练员来提高学校篮球水平,且能加大社会对高校篮球的关注度,有利于篮球人力资源的流动,从而实现篮球人力资源的重新分配,有益于提高高校篮球运动水平。

2、加强合作,提高科学训练水平

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高校篮球训练时需要多方面的分工与合作,对教练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训练学、心理学、生物力学和生理学等多种学科相互结合,因此,高校篮球队要尽可能的与其它相关领域的人员或机构合作,如此以来,既能够为其它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实践机会,又可以为高校篮球队的训练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从而有益于高校篮球教练员实施科学化训练。

3、提高篮球教练员的科研能力

各高校需对篮球教练员的科研能力予以足够重视,鼓励教练员积极投身科研活动,如参与或承担课题和出版论著等,努力提高篮球教练员科研能力。

4、建立健全高校篮球教练员评估体系

教练员的评估体系是对篮球教练工作进行全面评价的量化,随着现代化竞技运动水平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科学训练与管理对提高球队成绩的影响越来越大,只有建立健全教练员评估体系,实现“能者上,庸者下”的良性循环,充分调动教练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有真才实学的教练员发挥其作用。

5、完善篮球教练员培训体系

通过优先外派深造等培训方式增加教练员间的交流和探索,从而提高教练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切实提高科学化训练水平。

总之,将竞技篮球引入高校,充分发挥高校在提高我国篮球竞技运动水平的作用,是当前篮球发展的趋势。因此,要进一步完善高校篮球教练员的聘任、评估及培训体系,通过提高其科学化训练程度来促进高校篮球运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兆宝.山东省高校篮球教练员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2]王云峰.海南省高校篮球教练员现状及发展研究[J]. 内江科技,2011.

[3]于少华.提高篮球教练员执教能力的策略研究[J]. 运动,2011.

[4]全志刚.我国高校篮球教练员队伍建设之研究[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5]崔海明.我国高校篮球教练员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

[6]费瑛,宋华.高校篮球教练员队伍现状与对策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

【作者简介】

党会侠(1979-)女,汉族,陕西渭南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健美操、体育舞蹈教学与训练.

上一篇:高职图书馆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有效路径 下一篇:我国液化石油气供需现状及发展趋势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