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震荡

时间:2022-10-22 05:25:47

大宗商品震荡

全球经济刺激政策退潮之后,长达三年的大宗商品牛市在2011年下半年戛然而止,渐趋一致的市场共识是:大宗商品震荡下行格局初现。

黄金价格在三季度走出了戏剧化的行情。7月至9月初,黄金价格经历了1980年以来最强劲的飙升,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COMEX)黄金自1499.94美元/盎司一路上涨至1923.35美元/盎司。可是,在随后的整个9月中,卖盘汹涌又将黄金价格急速拉低至1536.02美元/盎司。进入10月之后,黄金又面临新一波反弹,高点在11月初的1802.6美元/盎司。

黄金作为“衡量全球流动性的浮标”,在全球央行维持低利率,而量化宽松政策尚不明朗的前提下,走势纠结。同期愈演愈烈的美债危机、欧债危机,又将黄金的避险职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与之类似,受全球经济低迷预期的影响,铜、原油等价格在9月和10月经历了暴跌又回归的行情。10月以来,WTI原油从76美元强劲上涨至99美元,涨幅为30%,Brent原油从97美元上涨至114美元,涨幅为13%。而同期伦铜上涨13%。

在全球流动性退潮,经济前景悲观之时,工业金属、能源、农产品等多类大宗商品价格将受拖累,上行阻力加大。而黄金等贵金属,也需流动性的进一步释放才能确立上涨势头,在当前美元兑欧元逐渐走强的格局之下,黄金是避险资产还是风险资产,亦不明确。

流动性的观察期

11月15日,欧元区各国国债收益率全线飙升,十年期意大利国债收益率重回7%,同时十年期西班牙债券也攀升到6.3%,为1997年来最高,投资者纷纷离场。受避险驱使,黄金一改上月下跌趋势,11月一路反弹至14日的高点1794.88美元/盎司。

从全球范围看,欧债危机恶化,各国经济陷入低迷,消费指数和投资者信心一再下滑,导致被视为避险工具的黄金市场,未来依然会有大量投资者涌入。

资金持续流入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截至11月11日,全球黄金ETF较前一周增加了25吨,持仓总额在2397吨。

瑞银证券(UBS Securities)表示,在2012年看好黄金上涨,估测价位2075美元/盎司;受近期美元走强影响,黄金预计2011年均价1615美元/盎司。

对流动性前景的估计,仍然是左右黄金价格走势的最主要因素之一。“黄金本身并无价值,其价格是衡量全球流动性水位的浮标。”光大期货研究所负责人叶燕武对《财经》记者表示。

从当前看,继续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在全球范围内不变,低利率环境仍将持续。英国央行自10月6日起增加量化宽松规模,资产购买计划共计2750亿英镑,并维持利率在0.5%不变。为防范经济下滑和货币升值的风险,8月底,巴西央行意外降息0.5个百分点;10月初,日本央行宣布将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自0.1%降至0-0.1%。

11月3日,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Mario Draghi)刚上任,即宣布降息0.25个百分点至1.25%。稳定欧债危机的利器――欧洲金融稳定基金 (European Financial Stability Facility,简称EFSF)的筹资难度不小,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对《财经》记者称,EFSF杠杆化本身已是货币宽松成定局,如果无法完全融资,最后只能由欧洲央行(ECB)来埋单。

美国货币政策下一步风向标也是黄金走势的关键因素。多数投行观点认为,美联储(FED)9月重申的维持利率在0-0.25%的区间不变,并至少到2013年维持超低水准,也将把对黄金价格的乐观估计带到2012年。

QE3(Quantitive Easing,量化宽松)若推行,流动性进一步释放,将推高包括黄金在内的各类大宗商品的价格。瑞银证券全球大宗商品策略师贺培德(Peter Hickson)认为,即便QE3不推出,其他类资产的风险性增高,仍是对黄金的利好。

然而,金融危机以来刺激政策频出,在政策退潮后从金融机构到国家政府,不得不开始了长期的去杠杆化进程,上一轮各国刺激的货币大量投放,将处于长期消化的阶段。

光大期货叶燕武认为,美国QE3推出概率极低,整个金融体系的去杠杆化过程中,流动性的“水位”实际在降低。

对流动性收紧的担忧虽一直存在,但重回2008年金融危机时全球范围内的信贷冻结,可能性非常之小。各国政策制定者在整体宽松的货币政策下,或将长期处于观察阶段,逐步微调。

工银瑞信首席经济学家陈超对《财经》记者表示,QE2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央行释放的流动性并没有经过银行信贷扩张传导至实体经济振兴,而是冲击到大宗商品市场,促使CPI上行,并挤占消费,因此美国对QE3极其谨慎,几乎是最后一招。

流动性不足将可能导致黄金资产的抛售。在美国货币政策按兵不动的前提下,即便全球央行维持低利率,实际流动性的走势仍不明朗,黄金价格上涨的基础支撑不存在,震荡格局难以避免。

此外,美元指标的走强,将成为左右黄金价格的另一重要因素。伴随着欧元走弱,美元指数上涨趋势确立,对黄金价格形成压制,上行风险在加大。

中长期看,美国经济虽复苏乏力,但相较欧洲,仍处在缓慢复苏通道,美元兑欧元将持续走强;美国迟迟不推出QE3,货币存量相对稳定,与大量投放的日本、英国相比,强势美元格局初现,这对黄金价格形成威胁。

诺安黄金基金经理宋青对《财经》记者表示,在不确定市场中,黄金依然是避险组合的标准配置。各国债务危机中若出现黑天鹅事件,黄金向上的可能性要比向下仍大得多。

经济前景不乐观

在数年世界范围内的流动性泛滥之后,大宗商品价格普遍被推高。如今面临退潮,伴随全球经济放缓,大宗商品价格将受到长期打压。德意志银行报告认为,金融市场动荡之下,工业金属和原油将首当其冲成为最脆弱的资产。

9月2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简称IMF)将2012年全球经济预期由4.5%下调至4%,并警告欧元区和美国若不转换政策,将陷入衰退。其中,IMF将美国2011年GDP增长从2.5%下调至1.5%,2012年预测从2.7%下调至1.8%。

美国经济在复苏通道中缓慢上行,美国劳工部10月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美国非农业部门失业率为9.1%,为连续三个月维持此高位。房价下跌、结构性失业、债务膨胀等诸多困境,捆绑美国经济。

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公布的10月份制造业指数为50.8,而6月份此数据为53.3。高盛曾预测,美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为30%至35%。汇信资本董事总经理叶翔对《财经》记者表示,美国真正的问题,或是在2012年下半年逐步进入滞胀期。

欧洲经济下滑已颓势难免。德国欧洲经济研究机构(ZEW)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德国11月ZEW经济景气指数为-55.2,预期为-52.0,为连续第九个月走低,创2008年10月以来的新低,并远低于该指数的历史平均水平25.0。高盛预测,欧洲GDP在2011年预计1%-1.5%,2012年预计0.5%-1.25%。

实体经济下滑,将直接影响到铜铝铅锌等工业金属的需求,尤其是镍等以发达国家为需求主体的高端金属,更为明显。而深受发达国家经济状况主导的油价也在宏观面的影响下,在9月和10月演绎了一段过山车行情。

由货币超发泛滥而造成的大宗商品接近三年的牛市,将逐渐回归到由实体经济,而不是流动性支撑的领域。工业金属、农产品等大宗商品在此背景下,将普遍面临价值回归。

德意志银行报告称,历史上四次全球经济衰退期(1980年、1981年-1982年、1990年-1991年、2001年),工业金属需求无一例外下行,温和衰退期中工业金属下幅比例约3%-4%。而GDP每下降1个百分点,原油需求也随之下降1个百分点。

根据国际能源机构(Internatio Energy Agency,简称IEA)8月份的原油市场报告,预测2012年全球GDP增长若在3%以下,则原油需求量增长值将下降至60万桶/日,而这一数据在2011年预测为120万桶/日。

叶燕武对《财经》记者表示,原油代表了美国经济的基本面。鉴于美国进入温和缓慢的复苏通道,预期原油未来将在以80美元为中轴,上下10美元的价格范围内波动。

此外,全球原油定价的基准――美国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West Texas Intermediate,简称WTI)的价格,也在美国政策制定者的控制意图之内。原油价格的稳定,将有利于美国维持现有的通胀水平,以利于复苏。

中国因素

反观中国,在4万亿元刺激政策渐近尾声之时,对大宗商品的需求也在减速;今年以来流动性的紧缩,也削弱了企业囤积大宗商品的动力。国泰君安报告指出,预计2012年中国GDP增速将降至8%,未来通胀回落,CPI和PPI下滑至3%,

投资正在明显下降,目前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中央投资为负,地方投资略有增长,劳动力成本上升和出口量下降导致制造业增速减缓,房地产调控之下行业销售量低迷,都意味着以投资为指标的工业金属未来走势并不乐观。

10月份,中国房屋新开工面积环比下滑20.8%,同比增幅仅为2.2%,房地产行业各项指标均下滑。其中,钢铁总产量环比下降3.6%,铁矿石进口量降至4990万吨,为今年2月份以来最低,铁矿石现货价格下跌逾30%。

基于需求的下滑,作为经济活动温度计的铜价也进入低位盘整,中国铜需求占全球近40%,中国经济活动的降温将对全球铜价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今年1月至11月,伦敦金属交易所(London Metal Exchange,LME)铜三个月期货价格自超过10000美元/吨下跌至6700美元/吨。大朴资产刘进对《财经》记者表示,前期很多企业通过大宗商品去获得贷款,囤积工业金属等,在今年货币政策收缩和高利贷资金链断裂的情况下,去库存效应加强。

然而,对于中国经济活动减速映射至铜价上的反映,机构看法分歧明显。高盛大宗商品策略师朱地武表示,虽然建筑活动增速在减慢,但整个大宗商品的需求保持在良性水平。

过去,城镇化进程是中国推动和影响大宗商品周期的主要动力。2001年至2010年,中国每年钢铁消费复合增长为17%,而全球剔除中国因素,复合增长仅为0.79%。

朱地武认为,城镇化依然是“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此外,未来五年中国要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也将增加对高端大宗商品的需求,中国将在铜、铝、不锈钢等大宗商品中消费比例攀升,高端大宗商品价格仍有支撑。

基于铜供给不足因素,瑞银证券(UBS Securities)同样认为2012年铜价有上升空间,上调2011年四季度及2012年铜价分别至3.97美元/磅和3.5美元/ 磅。

中金公司分析师孔庆影表示,有色金属板块的确受到2012年低确定性的拖累,但需求并没有预期的糟糕,铜的供给端趋紧等现状并未发生改变,2012年铜矿产量预期提升更多被视为“产量的迎头赶上”,而不是将增加供给。

自从9月份铜价下跌,中国铜进口量创16个月新高,沪铜交易量已翻倍,由于LME伦铜下跌较沪铜更猛,套利交易加剧,近14个月来的最低价位吸引了大量投机建仓的交易商。

来自交易商的需求增加将与未来宏观走势息息相关,如果中国宏观数据进一步恶化,铜价下行,去库存将加快,反之,将产生下一轮的活跃交易。瑞银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在宏观策略中表示,如果货币政策出现松动迹象,下游产业会马上吸收交易商铜库存,将对铜价产生强劲而积极的影响。

工业金属的成本线也是衡量其价值的标杆之一,铜一直在成本线高位溢价运行,若有宏观环境风吹草动,下行空间可观。然而,铝、锌、螺纹钢等已接近成本线,下跌空间不大。德意志银行预测,铜的成本溢价在未来通缩情形下将缩水20%。

上一篇:信贷增量反转 下一篇:电盈试水信托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