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2008?

时间:2022-10-22 05:08:25

8大重点行业出口走势报告

主持/张碧蓉

主笔/陈刚

2007年临近尾声,作为媒体,我们又习惯性扫描中国外贸年度“成绩单”:1-10月进出口总值达到17593.2亿美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23.5%,进出口规模接近2006年全年水平;1-10月出口9858.4亿美元,增长26.5%;进口7734.8亿美元,增长19.8%;前10个月实现贸易顺差2123.6亿美元,增长59%。

“减顺差”口号的提出使单纯的巨大顺差不再受到追捧。2007年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的出台证明了这一点。

但2008,生产依然要搞,生意依然要做。

本报告所涉及的8大行业,分别来自于现代制造、传统工业和原材料能源产业,在中国的出口格局中,或是举足轻重的大腕,或是声名鹊起的新贵,也有早已历经沧桑看尽繁华的老将。在更加复杂的2008,解析8大行业何去何从,将有助于从微观层面理解中国出口的宏观趋势。

此消彼涨,意味着中国正在追求更高的制造水平、更有声誉的品牌价值、更好的利润,还有更节约资源和更绿色的环境。

汽车好戏当头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内汽车产业规模急速扩大,汽车出口节节攀升:2002年中国出口汽车整车2万辆,2003年出口4.8万辆,2004年出口7.8万辆,2005年出口17.2万辆。到2006年,中国汽车出口达到创纪录的34.2万辆,比上年增长近一倍。2007年前3季度,中国汽车出口达到41万辆,出口金额44.3亿美元,超过了2006年全年的出口数额。中国汽车正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出口商品。商务部部长表示,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消费国,第三大汽车生产国,第一大潜在市场,汽车出口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中国汽车工业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这勿庸置疑。国内外汽车市场巨大需求空间提供了这个机遇。作为当前世界贸易的第一大类商品,汽车及零部件占世界货物贸易总额的10%。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的汽车工业体系已逐步完整。尤其值得欣慰的是,中国汽车企业的内在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涌现出一大批致力于振兴民族汽车工业的企业家。他们以成本较低、素质较高的劳动力队伍,逐步增强的研发能力,在国际市场上初露锋芒。

展望2008年及未来几年,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汽车的出口仍将维持较高的增速,潜力巨大且前景光明。

与国际市场相比,中国汽车产业具有明显而独特的比较优势,这是汽车出口的根基。国际汽车市场不仅规模巨大,需求层次也比较分明。在国际汽车市场的角逐中,中国汽车的确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生存空间。在中东、拉美、北非、东南亚等汽车市场,消费者更看重汽车的性价比,以性价比见长的中国汽车恰好满足了这种需要。不夸张的说,中国这种低成本的优势使很多国家的国民提前15年开上了车。发达国家的汽车产品则由于成本和价格的压力,在这一细分市场并不占优势。因此,中国汽车出口得以从这些国家和地区获得突破。也正因为产品档次的不同,中国汽车无须与跨国公司展开正面交锋,为我国汽车出口创造了较为宽松的市场条件。这些将是中国汽车出口能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繁荣的关键因素。

中国政府已经把汽车工业定为国家支柱产业,把鼓励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定为汽车工业的重点发展方向,无疑是未来汽车出口的利好消息。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日前宣布,中国要在10年内争取把汽车及其零部件出口提高到每年1200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10。据预测,到2010年,包括汽车整车和零部件在内的世界汽车产品贸易额将达到1.2万亿美元。目前中国汽车产品出口仅占世界汽车贸易总额的0.7%,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此外,出口的动力与压力并行,是中国汽车业比较有意思的一个现象。中国汽车工业已形成较完整的生产和配套体系,但国内产能过剩的苗头已显现。2005年汽车全行业产能利用率仅为71.5%,轿车行业产能利用率仅为72.5%,企业有扩大出口的较强压力。在国内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利润也有逐渐降低的趋势,这两大因素令“向国际市场发展”成为许多企业的现实选择。

在中国汽车出口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严峻挑战:一是中国对国际资源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二是出口企业整体竞争力仍然不强,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三是国内出口市场秩序亟待规范;四是出口汽车质量有待提高,售后维修服务网络尚不健全;五是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增多;六是国外非关税壁垒的挑战增加;七是汽车产品贸易摩擦处于高峰期,并将长期存在。此外,由于缺乏运输汽车出口的专业船舶,我国汽车出口正在遭遇运力瓶颈。目前运输汽车主要是使用滚装船,但全球汽车滚装船舱位缺口很大。再加上国际滚装船公司都受国际汽车巨头控制,我国产品在和它们处于同一市场竞争时,常会遭遇船期调整甚至恶意毁约的情况。目前,运力不足已经导致我国每年汽车出口减少20%左右。

同时,国内原材料涨价和人民币升值将直接影响国内汽车生产企业的制造成本,从而间接影响我国汽车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尤其是对国产化程度较高的汽车企业。汽车产品价格上涨,将使对亚非及东欧等价格敏感型国家的出口受到影响,削弱我国汽车在这些地区的竞争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的汽车出口新政将对我国汽车出口带来深远有利影响。长期以来,中国汽车出口秩序混乱,出口企业散、乱、差,恶性竞争等问题较为突出,不利于我国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商务部等五部委2007年了“关于规范汽车出口秩序的通知”。此文件决定对汽车整车产品(包括乘用车、商用车、底盘及成套散件)实行出口许可证管理,对申领汽车出口许可证的汽车生产企业和出口经营企业进行了资质限制和条件限制。此文件的执行将对我国汽车整车出口进一步走向国际市场,以健康的姿态、良性的循环,不断提高品质和数量起到积极的作用,也会对今后若干年进一步发展我国汽车出口打下良好的基础。

钢铁“快车”减速

2006年,中国钢铁产品的对外贸易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全年钢材出口达4300.7万吨,比2005年增长109.6%。2007年前9个月,中国钢材出口已达4958万吨。国际钢铁协会表示,虽然中国政府减弱了对钢铁企业出口的激励,但2007年中国钢铁出口仍可能增长40%,预计2007年中国钢铁出口将达到6000万吨。

由于以下几个因素,中国钢铁出口持续增长的趋势在2008年及未来的几年都还将持续下去,但增速将会放缓。

首先,经过长期多年的奋斗,中国已经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品种齐全、质量较好的现代钢铁工业体系。中国钢铁产品物美价廉,具有较强的综合竞争力。在这个全球最大的现代钢铁生产基础之上,一定会产生规模较大的钢铁产品出口贸易量,与之相匹配。

其次,我国钢材出口的价格优势非常明显。按照2007年9月我国钢材市场价格与欧美市场价格的对比,美国、德国、意大利市场热轧板卷价格分别为672美元、623美元和623美元,我国同期为512美元,价格差在111-160美元;这三个市场冷轧板卷市场价格分别为777美元、750美元和750美元,我国同期为576美元,价格差在176-201美元。不管对于出口企业来讲,还是对于进口企业来讲,这个价差足可以让各方都达到比较满意的结果。

其三,近些年来,随着西方发达国家钢铁产能的相对萎缩,产品综合竞争力的下降,世界经济增长对于中国钢铁产品的需求量有增无减,依赖性逐步增强。因此,尽管今后针对中国钢铁产品出口的贸易摩擦有增无减,但一段时间内,中国钢铁产品的出口还将继续发展,毕竟现阶段国际市场还难以找到新的替代中国钢铁产品的来源。由此可见,中国成为世界钢铁产品出口大国,完全是在全球一体化主导下,世界产业调整和分工的必然结果,因而是一个难以逆转的长期趋势。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国钢材的价格优势并不足以造成我国钢材出口的大幅增长,真正拉动我国钢材出口快速增长的源动力还在于国际市场需求的强劲增长。

但是,钢铁产品的大量出口其实并不是政府所愿意看到的情景。巨大的钢铁出口量虽然为中国带来高额外汇收益,但相对也让中国陷入全球反倾销风暴中。另一方面,中国出口的钢坯材多属于低附加产品,但这却是牺牲能源及环保所换来的痛苦果实。正因为如此,抑制钢材出口呼声一直较高。同时,我国钢材的大量出口,已经成为拉动国内钢铁产能急剧膨胀和实际产量强劲增长的重要因素,损害了国务院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并引发了多方面的国际压力。为此才导致了决策部门密集出台的抑制性关税调整措施,大幅度地提高了出口成本。自2005年以来,中国政府已经6次对钢材和钢铁制品采取了降低、取消出口退税,对钢材出口实行许可证管理等措施。

在多项措施的综合作用下,中国钢铁“出口快车”终于减速了。2007年9月,中国出口钢材和钢坯折合成粗钢的数量首度出现了同比下降。虽然做出“出口拐点”的判断还为时过早,但出口增速的放缓已成趋势,钢铁业持续一年多的“出口拉动”型格局正面临转折,虽然高成本还在支撑钢材的高价格,但钢铁业“痛苦的调整期”必将来到。

此外,中国政府有可能继续采取措施来对钢铁出口进行调控。2008年是否继续提高钢铁产品出口关税目前还不明朗,但2008年起,中国有可能采取软性政策,包括出口量不超过总产量10%的总量管制政策,以及与之配套的钢铁出口企业资质限制新制度等。这些将对钢铁产品出口的增速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政府大幅度地调整出口关税,对于钢铁产品市场必将产生较大影响。如果今后中国钢材出口量真的得到抑制,回落到合理水平,那么,国际市场钢材价格有可能因出现供应缺口而扬升。中国出口量减少得越多,其引发的价格涨幅亦越大。由此可见,中国钢铁产品出口关税的调整,完全有可能引发国际市场价格的上涨,这也就孕育着一段时期后,中国钢材出口在新的关税基础上重新有利可图和再次反弹的可能。

应该强调的是,我国钢材的大量出口,是一个长期趋势,而不是一个暂时情况。因为它是现阶段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产业分工、产业转移的结果,是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必然产物。在这个进程完成之前,这个局面不会结束。今后数年内,我国粗钢产量达到5亿吨、甚至6亿吨的规模是可以预见的。在这个产量基础上,产生大约10%,即5000万吨或6000万吨左右的钢材出口量将是正常的情景。

焦炭被动趋降

中国是世界上主要的焦炭出口国。2006年,中国焦炭出口约1450万吨,约占世界焦炭贸易总量的50%。2007年1-9月中国累计出口焦炭及半焦炭1173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9.6%,出口金额则由上年同期的14.52亿美元上升至21.49亿美元,增加了48%。

焦炭生产属于高污染、高耗能型行业,焦炭生产排污环节多,排污强度高,是污染最严重的行业之一。近年来,在资源、环境的压力下,我国逐渐改变了鼓励焦炭出口的政策,从2006年底开始对焦炭开征5%的出口关税,2007年5月21日进一步将焦炭出口关税提高10个百分点至15%。为了进一步控制焦炭的出口,中国在提高出口税率的同时,还削减焦炭的出口配额至1329.2万吨。

虽然国家在政策上并不鼓励焦炭的出口,但预计焦炭出口在2008年仍将稳步增长,并保持在较高规模。

这首先是由国际市场强大的需求所决定的。受世界经济快速增长的带动,尤其是钢铁、冶金、化工、有色金属、机械制造等行业的持续快速增长,焦化产品市场需求被强力拉动,整个行业继续呈现出高速增长的势头。中国作为世界上重要的焦炭出口国,出口量被急剧放大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目前中国对焦炭出口实行配额制,这引起了国际需求方的强烈不满,如欧盟曾多次指责中国对焦炭出口设限,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际市场对中国焦炭出口的依赖程度。

中国对焦炭税收政策的调整并没有对国际需求构成有分量的冲击。2007年6月1日国家将焦炭出口的关税从5%上调至15%,使得当月焦炭出口的成本增加了16美元/吨。但按目前签约价格来看,税率上调10%的新增出口成本基本已被消化了,预计2007全年焦炭出口达1500万吨左右,有略超过2006年水平的可能性。

同时,国际市场上焦炭的价格也将逐步走高。全球对焦炭需求量的增长,中国焦炭出口配额的减少,国际海运费的上涨以及国际炼焦煤价格的上升都推动了国际焦炭价格的大幅上涨。自2006年下半年以来,国内焦炭价格上涨幅度超过30%,焦炭出口价格涨幅甚至达到40%。从目前情形看来,焦炭价格稳中趋升的状态至少还要延续两三年。

目前中国政府在持续出台对焦炭出口的管理及调控措施,这些措施将对焦炭出口的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商务部2007年10月公布了2008年焦炭出口配额申报条件,进一步提高了焦炭出口企业配额申报的门槛。纵观近几年的焦炭出口配额申报条件,商务部对企业资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商务部表示,提高焦炭出口门槛,有助于提高企业出口经营集中度,减少出口企业数量,这符合国家对焦炭等资源性产品的政策倾向。随着2008年焦炭出口门槛进一步提高,更多的企业将退出焦炭出口市场。虽然此次公布的《2008年焦炭出口配额申报条件和申报程序》没有明确来年焦炭出口配额的具体数量,但从近几年焦炭出口配额情况来看,2008年的配额总量不太可能出现大幅变化。同时,从2007年获得配额的企业来看,2007年两批焦炭出口配额集中于获得提名的60家出口企业中的41家公司手中,焦炭出口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目前,我国焦化行业整体行业形势比较乐观,但焦炭出口及焦炭行业在一片繁荣的景象下也存在一些隐忧。近两来,在焦炭市场继续向好的情况下,焦化行业新增产能投产速度也在加快,这就加剧了焦化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2007-2008年,中国在建、拟建大中型焦炉产能仍高达5000多万吨,而大幅度增产有可能造成后期甚至短期内供需再次失衡。

据了解,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已着手研究淘汰落后焦炭产能的退出办法,到2009年前,我国需要淘汰的落后焦炭产能将达到8000万吨。历史的教训提醒我们,焦炭价格持续走高、过快上涨,对焦化行业并非是真正的利好,平稳发展才是行业之福。后期不排除国家进一步通过提高焦炭出口关税、削减配额等政策限制出口,焦炭出口市场长期看是稳中趋降的格局。

纺织品服装风光难再

纺织品服装出口是我国的传统出口强项。2003年以来,中国纺织品出口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出口额不断攀升,短短数年间便从2003年的790亿美元增长至2006年的1440亿美元。2006年,全国纺织品服装进出口1620.6亿美元,同比增长22.6%,占全国货物贸易总额的9.2%。其中,出口1440亿美元,同比增长25.2%;全年实现顺差1259亿美元,同比增长28.6%,是全国货物贸易总顺差的70.9%。2007年1-8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达到1117.3亿美元,同比增长19.5%。但由于出口数量的下降,出口增速同比回落了5.2个百分点,呈现出增幅回落、量减价升的现象。

2007年我国政府全面调整了对外贸易政策,以缩小顺差、扩大进口的政策取向,取代了多年来以出口为导向的外贸策略。在微观上进一步降低了出口退税税率,提高了加工贸易的门槛,加大了环保、节能措施的力度。一系列外贸措施的调整和人民币汇率的不断升值以及国际贸易竞争的激烈、贸易摩擦的频繁,使纺织品服装出口面临着十分复杂的局面。总体来说,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在2008年及未来的几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将保持较为平稳增长的格局。

从国内纺织行业发展的大背景看,中国纺织品生产的“井喷”式发展时代已基本结束,今后将难以在规模上继续形成大的突破,后期将逐渐以淡化总量、注重质量为发展方向。在纺织业上,国家在确定“十一五”以“调整”为主基调的同时,必将在“限制产能”方面予以辅助政策措施,产能的的迅速膨胀已经并将继续受到资金、原料、资源等各方面的限制。

国家对纺织品服装的调控,也是对其出口产生深远的影响的重要因素。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下调绝非偶然,从宏观角度看,出口退税率下调是国家宏观调控出击“组合拳”的一个步骤。来自纺织工业协会提供的信息显示,受国家连续的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影响,特别是自2007年7月1日起服装、粘胶纤维及制品出口退税率下调至11%和5%,1-8月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损失约32亿元,而按全行业出口金额计算,利润损失约115亿元。7月23日,纺织行业1539个税号被列入《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实转管理,也给出口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带来了较大压力。

其三,人民币持续升值是纺织出口企业面临的现实困难。尽管企业对人民币升值有一定的预期,也通过积极的订单谈判和内部调整化解了一部分负面影响,但来自纺织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受此影响,2007年1-8月,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利润减少约96亿元,全行业利润损失约306亿元。

此外,严峻的国际出口环境也对纺织品服装出口构成现实挑战。虽然2007年年底中欧协议到期,但来自欧盟内部意见并不统一。前不久,包括欧洲服装纺织组织在内的欧盟十大行业组织致信欧委会主席巴罗佐,抱怨欧盟政府执行反倾销政策不力,预示着欧盟产业界可能在今后掀起新一轮反倾销浪潮。美国对中国铜版纸实施反倾销、反补贴更是一个危险信号。同时,近期美纺织业界提出了所谓针对中国“不公平贸易行为”的9点建议,鼓动其政府加大、加快对中国纺织服装实施反倾销、反补贴的力度。反倾销、反补贴措施对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危害要比单纯的数量限制大得多。一旦开始启动调查,将严重打击进口商信心,迅速将中国产品挤出市场,中国纺织品服装在欧美市场的份额将遭到严重削弱。欧美目前的动向是非常危险的信号,要引起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

另外,生产要素成本,特别是劳动力成本上升,也削弱了纺织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据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介绍,在国内纺织行业,不断攀升的劳动力成本已经相当于东南亚近邻的3倍至4倍,沿海地区的劳动力成本已接近每小时1美元。发展中国家正逐渐成为中国在低附加值大众化产品上最强劲的对手。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2007年11月公布了“第102届广交会纺织服装馆总结报告”。报告认为,刚刚结束的广交会出口成交下滑3.4%,基本反映出未来一年我国纺织服装的出口走势。总体说来,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多方因素压缩企业利润,并且国际摩擦不断的情况下,未来纺织品服装出口增幅将有一定程度的回落,预计出口增幅在15-20%之间。但纺织业在出口受阻、出口转内销的情况下,加快产品结构调整的步伐将会迈得更大。

铜走下“高速路”

我国是铜产品的消费大国,进口和出口都维持在较高规模。2006年1-11月我国未锻造的铜及铜材(以下简称铜)进口185.5万吨,比2005年同期下降21%,金额110.2亿美元,增长28.9%;出口75.6万吨,增长44.5%,金额48.1亿美元,增长115.3%。2007年1-9月,中国共出口铜46.4万吨,共计34.7亿美元。

铜的大量出口对中国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铜冶炼是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的行业,这种以国内能源、环境和资源为代价,赚取低廉的加工费维持企业生产的行为并非行业长久发展之计。中国政府对此有明确的态度,就是不支持铜的出口,并已从多方政策加以调控。总体来说,预计未来几年中国铜出口在国家的调控下将稳中有降。

当前铜出口规模较大主要是因为国内、外市场存在明显的价格差异。2006年以来,国际市场铜价保持在高价位运行。国际市场期货铜价一直在6000美元/吨以上,2007年,国际期货铜价有相当长的时间在8000美元/吨以上。铜市场的活跃带动了我国铜以及相关行业的发展。由于国内铜材加工成本较低,造成国内外铜材存在较大价格差异,不仅遏制了进口的增长,也使出口的动力变得十分强劲。2006年以来,国家通过提高铜的出口税率、取消部分铜产品的出口退税以及不久前实施禁止精炼铜的出口加工贸易等一系列政策,使企业的利润空间不断缩小。但是由于我国铜加工的成本较低,出口后仍然有利可图,因此,出口增势一直比较强劲。

但随着国家政策的逐渐发力,出口高速增长的局面预计将难以为继。

我国是一个铜资源短缺的国家,又处在进入工业化、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时期,进口量更是大大增长。因此,我国铜业的政策取向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对出口采取严厉的抑制。在铜行业贸易政策方面,“宽进严出”已经得到充分体现。自2006年4月10日起,国内精炼铜以及铜合金的出口暂定税率由5%上调至10%。另外从2006年1月1日起,进口废铜或铜精矿,出口未锻轧铜列入进料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不再审批上述品种的加工贸易合同。目前,国家政策对铜出口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2007年上半年,出口势头强劲的铜材产品出口量也开始逐步下滑,扭转了往年铜材出口增幅持续高于进口的局面。2007年上半年,铜材产品进口量51.6万吨,同比小幅下降3.7%;出口量24.2万吨,同比下降14.4%。在全球贸易环境、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的三重压力下,我国将进一步加大对铜铝产业的调控力度。铜出口肯定会越来越困难,而铜原料的进口渠道将会更加畅通。

其次,与铜相关的制造业从西方发达国家向中国的转移也将使得中国铜出口的市场相对变得较小。随着西方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化”时代,铜需求进入饱和状态,而且铜消费基数大,增长出现停滞或徘徊都属正常现象。随着西方发达国家制造业向中国转移,部分与铜产品消费相关的产业链,也随之迁移到中国。原来在发达国家消费的铜制品,就体现为中国的需求量。正是通过这样的制造业的转移,中国成为了世界加工厂,并带动了铜消费地域的重新布局。在中国对铜需求的巨大增加部分中,实际上有一部分本来属于西方发达国家原有的需求,只不过在中国加工制造业处于成本优势的刺激下,出现了铜消费地域分布的重新配置。因此,中国对铜的需求,除了部分自身的实际消费增加外,其实有相当部分属于“替代消费”。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口铜可能会逐渐被中国大量进口铜所代替。

总的来说,在对待铜出口上,不能片面地追求利润,要充分了解我国自身的实际情况。我国是一个铜消费大国,但是我们的铜储量相对来说是比较缺乏的。我们应该在满足国内的需求后,再逐步地考虑开发国际市场。不仅如此,我们要学会充分利用国际市场,使别国的资源为我所用。

摩托车光明的“潜力股”

中国是摩托车生产和出口大国,中国生产的摩托车已经连续13年位居全球产量第一,连续7年位居摩托车出口第一。2006年,中国出口摩托车640.4万辆,同比增长41.1%,出口金额25.2亿美元,同比增长41.4%。摩托车出口对行业增长的贡献率为52.7%。

2007年上半年,我国摩托车整车出口数量、金额和出口单价都呈上升趋势,但出口企业数量却有较大幅度的减少。从商务部等五部委对摩托车出口资质进行管理以来,加之受原材料涨价、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降低等诸多因素影响,一些非专业、实力不强的生产和出口企业退出了摩托车生产、出口市场,我国摩托车的出口秩序得到了改善。

中国摩托车出口之所以迅猛增长,主要原因为:一是中国摩托车的性价比较高,比较有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制造的摩托车一直以物美价廉著称,同样的车型价格一般只有日本车的一半左右。二是中国摩托车在全球市场的份额显著,具有一定话语权。此外,中国摩托车产业整个产业不受制于人,摩托车1000多个零部件全部能够实现国产,这样就拥有了较大的主动权。

从前景来看,仍存在许多影响摩托车出口的不利因素:

首先,主导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尽管我国摩托车工业取得长足发展,但仍未摆脱仿制的模式,品牌意识不强,技术开发水平有限,缺乏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企业仍在追求出口规模增长的短期效益。不具备出口资质的小企业淘汰出局后,填充其缺失市场份额的优强品牌尚未发展成熟。

其次,欧美市场开拓尚属起步阶段,仍面临许多困难。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摩托车市场需求指向大排量、个性化、经济效益好的车型,利润空间广阔。目前,国内部分企业近7成的外销利润都来自欧美发达国家,比东南亚等传统市场高出近半比重;而现阶段,我国摩托车出口量仍集中于中小排量车型,面向购买能力有限的发展中国家消费者。

其三,摩托车出口面临部分传统市场进口抵制。由于发展中国家本身工业基础薄弱,摩托车生产集中在低端环节,与我国出口特征同质,因此,短期内的大量出口,易招致国外的反倾销制裁。2006年8、9月,土耳其和阿根廷以损害本国产业发展为由,相继对我国出口摩托车设限。受此影响,2007年1-4月,深圳口岸对上述两国出口分别下降了63.5%和53.3%。

最后,出口退税的调整也对摩托车出口产生较大影响。根据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的关于调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从2007年7月1日起,摩托车出口退税率从13%调整到9%,下降了4个百分点。对于摩托车这个微利的行业来说,4%意味着很多企业的利润被拿走,将对部分企业的效益产生很大的影响。

目前,中国摩托车企业已不满足于单纯产品的输出。在人民币升值、贸易壁垒重重的宏观环境下,不少国内的摩托车企业已走上了海外直接建厂的道路。据悉,重庆力帆已在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投资建厂;重庆宗申海外工厂也锁定了东盟、南亚、非洲。海外建厂是国内企业自救的重要出路,可以避开关税壁垒,大大提高我国摩托车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经过多年的积累,我国摩托车产业的优势已越来越明显。随着世界经济的加速发展,能源供应持续紧张,燃油价格居高难下,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人们的节约意识将逐步增强,使用轻便快捷、节能环保型摩托车将成为时尚和主流。可以预见,2008年摩托车出口市场发展潜力仍然很大,市场建设步伐必将加快且步入正轨,市场竞争走向规范有序,竞争行为趋于理性和成熟,处于低级竞争手段的价格战将被弱化。出口经营将会由出口规模的扩大向出口质量的提高、效益的增长转变,实现阶段性的跨越。

船舶隐忧犹存

2006年,中国船舶完工量、新船成交量和手持造船订单量3项指标创历史新高,中国造船产量连续12年稳居世界第三。2006年我国船舶共计出口53.1万艘(条),出口总额近80.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0.9%,月均出口金额达到6.67亿美元。2007年前三季度,我国船舶产品出口额为87.6亿美元,同比增长62%,超过了2006年全年的出口总额。新加坡、德国和中国香港仍是我国船舶出口的主要市场。

展望2008年,中国船舶出口仍将维持较高的增速,但各种不利因素将长期困扰着中国船舶的出口。

首先,我国造船业的迅猛发展及出口的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造船业的持续景气。随着世界经济稳定增长和世界贸易的持续繁荣,能源、原材料、石油、各种商品的海运货物贸易量大幅增加,市场对各种船型的需求大大增加,世界造船中心向中国转移的趋势也正在形成。实际上,目前中国已经初步具备了成为世界造船中心的客观条件:拥有广阔的船舶市场、较低的造船成本、政府政策支持和丰富的造船原材料资料等这些成为世界造船中心的关键条件。

其次,中国政府也加大了对造船业支持的力度,连续出台了《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06-2015年)》、《国防科技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和《关于加快建立现代造船模式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就建设三大造船基地、国家造船目标及船配与技术进步等方面进行了整体规划和强调了政策支持。国务院通过的《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2006年到2015年是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及时承接外国产业转移来提高市场竞争力,将在环渤海湾、长江口和珠江口区域,重点扩建和建设大连、旅顺、青岛、长兴、南通、南沙龙穴等造船基地。预计到2015年,中国造船年产量将达2400万载重吨,使中国成为世界造船业第一大国。

需要指出的是,广受关注的出口退税调整对船舶出口影响并不是太大。2007年6月针对部分船舶产品的出口退税调整主要针对特定的对象,“调控低附加值产品,扶持高附加值产品”的思路和意图比较明显。我国取消船舶分段出口退税,旨在引导船舶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将较多依靠廉价资源与劳动力的增长方式转变为更加依靠科技进步,这有利于提高造船行业的综合竞争力。因此,对船舶分段出口退税的调整从长远来看,对于我国船舶制造业的发展是有利的。

不过,在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政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我国船舶出口的风险正在加大。目前国内主要船舶企业船舶订单已签订到2010年,个别企业订单签订到2015年。其中 出口船订单占70%,江苏、浙江、山东、福建等地区的地方船舶企业出口船订单占90%以上。据测算,人民币每升值1个百分点,造船行业将损失人民币约20亿元。此外。船价已连续四年上升,并持续在高位运行,国际市场船价调整压力将越来越大。尤其是船市调整如果发生在我国新建造船基地投产初期,将会使企业面临生产、经营困难的局面。

由于中国船舶出口的高速增长,贸易磨擦的风险也不断升级。2007年初,欧盟有关官员透露,中国船舶出口的迅速增长对欧盟成员国的相关产业造成了比较大的冲击。为了更好地保护欧盟内部经济,应要求中国放慢船舶制造领域产品的出口速度,否则欧盟将采取贸易制裁措施。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对欧盟出口出现大幅下滑。以我国重要造船基地之一的广东为例,2007年1~5月,广东船舶整体出口对欧盟出口船舶的总值为0.83亿美元,同比下降43.3%。

此外,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出口增长方式使我国船舶出口在遭遇反倾销时可能遭到巨大打击。以加工贸易为主的船舶出口方式也隐藏更大风险。2007年第一季度,广东省出口船舶2.5亿美元,其中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占出口总额的92%。加工贸易仅能赚取加工费,利润大部分被外商获得。一旦遭受反倾销,国外订单就有可能转移,将对我国船舶业造成巨大打击。这暴露出中国船舶出口存在着“技术依赖”隐忧。

总体来说,目前这些隐忧尚不足以逆转船舶出口的前进步伐,中国船舶出口在2008年仍将有着较为光明的前景。

高新技术产品未来的方向

“十五”以来,中国以电子和通信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出口持续增长,产业规模迅速扩大。2006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突破5000亿美元,达到5287.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1%,其中出口额2814.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9.0%。其中,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产品是出口的绝对主体,2006年占到高新技术产品全部出口比重的约80%。紧随其后的是电子技术产品、光电技术和生命科学技术产品。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量增长得益于国内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经过多年艰苦努力,我国高新技术已经成长为增长最迅速、最具活力的产业。特别是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以扩大规模为目标,取得了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整个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率超过2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也不断增加,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未来15年内,每年将以20-40%的速度增长,这将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体来看,未来几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仍将快速增长。

首先,我国政府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仍持鼓励态度,尤其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培育和综合性扶持。2007年7月10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印发了《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这是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行动计划,也是推动我国高技术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一项重要举措。此外,根据外贸“十一五”规划,至2010年,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高新技术产品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将提高到15%左右。另一方面,商务部明确表示,将联合科技部用3年时间建设100个国家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形成一批具备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在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中能发挥主导作用的产业门类,加快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跨越,促进科技兴贸战略全面升级。而且,今后几年,商务部将继续加大对以通信产品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资金支持力度,推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创业投资机制的建设。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将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快速增长的重要保障之一。

其次,世界制造业快速向中国转移,外商投资将继续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外资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增长是直接影响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力量,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企业是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的支柱。商务部相关报告指出,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88%是外资企业实现的。外资企业以一批著名跨国公司为龙头,在中国形成了一条又一条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目前国际高新技术产业转移仍在持续,同时以技术密集和劳动密集型融合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向我国转移趋势明显,以此为特征的计算机、通讯设备、电子器件、软件外包等领域加工贸易迅速增长,外商投资带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的效应仍将持续。

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制约其出口进一步增长的不利因素。

首先,高新技术产品贸易摩擦日益增多。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对美国、欧盟等市场的过度依赖,加大了企业经营风险,增大了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发展的波动性和不稳定性,并引发了诸多贸易摩擦。另外,由于关键技术和专利的缺乏,我国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知识产权和技术性贸易壁垒。从知识产权纠纷看,自从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企业频繁遭遇知识产权纠纷,涉案产品的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范围也从传统产业扩展到生物制药、数码芯片等高科技产业。目前我国企业因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引发的经济赔偿累计已超过10亿美元,对我国相关产业发展造成的影响日益扩大。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由发达国家引发的贸易摩擦容易在发展中国家产生联动效应。目前,与我国发生贸易摩擦的国家不仅涉及发达国家,也涉及到亚、非、拉三大洲的众多发展中国家。这种局面如果继续发展下去,将不利于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创造稳定的国际环境。

同时,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竞争将长期存在。目前,国际市场上高新技术产业全方位竞争的格局已经形成,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进出口面临着激烈竞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发达国家在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上对我国的封锁将长期存在,如在集成电路制造装备业及集成电路生产制造方面都存在技术封锁;二是在发达国家占据高新技术产品高端市场的同时,包括印度在内的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软件等产业的中低端市场站稳了脚跟,而我国从事相关产业的人员由于语言和技术背景等原因,难以动摇其地位;三是在众多国家已经认识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大战略意义后,纷纷加大了对相关产业的投入和发展,从而使高新技术产品国际市场的竞争态势更加激烈。此外,产能过剩、土地紧缩、人才短缺等不利因素也将制约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此外,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对外依存度较高。在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以外资企业为主体和主要采用加工贸易方式的局面一直未得到根本改变,在国际高新技术产品贸易方式呈现多样化,价格竞争优势不断被削弱的情况下,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发生迁移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2008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出口来源地以“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为主,出口规模预计将达4500亿美元,同比增长30%左右。同时,这种增长趋势在未来几年都将持续下去。

上一篇:家门口的“新干线” 下一篇:诚信则快 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