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话石说 第5期

时间:2022-10-22 05:02:17

绝不能放弃GDP

关键词:路径选择

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了30多年,人们在生活条件不断好起来的今天,心情却越来越浮躁,承受力越来越弱。遥想1994年,在收入水平还很低的情况下,当年的CPI的指数曾高达24.1%,我们却没有这么恐慌;1990年代产业结构大调整时,大量职工下岗,我们处理得井井有条。今天,CPI指数刚达到5%,我们就吃不消了,全民共讨之了,就业状况刚刚好转,劳动力的要价就开始没有边际了。

“控通胀、保民生”是今年两会的主基调,为此,政府做足了姿态,但人们还是不满意。这种状况已经导致了一个恶劣结果:经济运行成本正在以指数形态上升,经济增长的空间被大大压缩,隐患无穷。

诚然,我们在人均收入还非常低的水平上,已出现了发达国家人均收入很高时的问题:老龄化来得如此快速,养老金年年入不敷出已成为财政的一个重要负担;农村人口如此大规模地进入城市,还没来得及城市化的区域已经把土地价格推到了无法承受的高度;原有城市旧区改造已经因为要价太高而无法进行,浮躁的心态使资本更愿意投向高回报的投机领域,在对市场管理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不是进一步推动改革,而是回到计划管制的轨道,等等。所有这一切,都表明我们在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路径选择上出现了重大分歧。

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于如何将储蓄有效地转化为投资,如何有效地提高人均资本装备率,而不是提高消费比重。也有不少经济学家证明了,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保持如此长时期的高速增长,是与中国坚持基础设施投资和产业资本积累有关。中国现在需要的仍然是经济的高速增长。直到我们的人均收入超过全球平均收入水平。在一个人均收入低水平上实现的公平对社会发展毫无意义。我们强调不唯GDP,但绝不能放弃GDP,因此,小平同志的“发展是硬道理”的论断还应当管几十年。

出口加工模式的征税制度应该修正了

关键词:价格倒挂

近来,不少商品国内价格高于国外价格的情况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据商务部调查,有20多种品牌的高档消费品,境内市场比香港高45%、比美国高51%、比法国高72%,这种情况已经持续多年。现在,不仅高档消费品,连某些基本生活品也出现了这种国内外价格倒挂的情况。

这一现象的主要症结,就是长期以来我国出口加工模式所形成的税收体制,已不再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现状了。中国在成为世界工厂的过程中,形成了两头在外的出口加工市场模式。在这一模式中。中国只赚取商品价值链中少许加工费,其进口的原材料和加工后出口的商品都采取保税形式。如果这些商品再进口到中国,就必须缴纳高额的增值税和其他流转税,如果是高档奢侈品。还要征收25%左右的关税,价格自然就比国外高了。

从“十二五”开始,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我国长期实施的出口加工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今年已经连续两个月的贸易逆差,已经表明这种转折点正在悄悄来临。在这种形势下,我们长期以来实行的导致国内外商品如此价格倒挂的税收制度,是否也应当做出重大修正呢?

央行为什么老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关键词:货币发行权

央行4月21日又上调了银行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从2010年初开始至今的第10次上调准备金率了,而且是在今年3月25日上调0.5个百分点还不到一个月,又把这一比率上调至令人不可思议的20.5%。之所以说不可思议,是因为20.5%这一比率只是在1984年我国央行首次引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对企业存款使用过。一年后的1985年央行就把这一比率下调至10%,最低为1999年的6%。20.5%是历史新高。

标准经济学教科书告诉我们,在央行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中。准备金率的调整是对货币数量影响最大,因此也是使用最少的工具。但现在这一工具被频繁使用,只能说明央行有不可直说的隐情。

一个最直接的解释,就是央行并不想发这么多货币,但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而导致的大量热钱涌入,迫使其被动发行,因而不得不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把被动发出去的货币收回来。这迹象表明,央行的货币发行权实际上已经部分地丧失了。

现在放在我们面前有两个问题:1、在资本项目还没开放的中国,为什么会有如此众多的热钱流入?显然,一定是我们的口岸监管出了毛病。2、作为经济总量已经世界第二的大国,人民币汇率是不是应该就此放开?一味被热钱冲击我们的货币政策,还怎么谈融入到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去?

上一篇:最暴力的武器是餐桌上的刀叉 下一篇:“被利用”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