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方法

时间:2022-10-22 02:26:47

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方法

摘要:道路软基处理一般是指软土在静水或缓慢流水环境中以细颗粒为主的近代沉积物。其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力低、渗透性小,是一种呈软塑状态的饱和黏性土。本文笔者根据多年市政道路软基处理经验将新的方法予以运用,以期对我中市政道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方法

软土在我同分布极为广泛,尤其在高寒阴湿地区。软土主要以淤泥的形式存在。它们是以极细的黏土胶状物质为主,在静水或非常缓慢的流水环境中沉积,并伴有微生物作用的一种土。兴建道路基础工程时需要特别注意并加以妥善处理。由于软土自身的物理力学性质较差,当路基成型后,不仅要承受路基及其构造物本身的荷载,同时还要承受行车荷载。当在施工过程中遇到软土地基或地下水位高,土体的含水量过大的情况下就很难以满足要求。从已建软土地基上道路运行情况看,软土会给道路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如:路基的滑移,开裂,路面起伏不平,沉陷,桥涵通道等人工构造物处的跳车颠簸等等。因此,如何整治、处理好道路软基。对于保障来往车辆及司乘人员的安全、舒适,最终发展地方经济,都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道路软基的处理方法

1.换填土法。换填土法是将软弱地基基础下的软弱土层部分或全部挖去,然后分层换填强度较大的砂(碎石、素土、灰土、高炉干渣、粉煤灰)或其它性能稳定、无侵蚀性的材料,并压实至要求的密实度的方法。其加固机理是根据土中附加应力分布规律,让垫层承受上部较大的应力,软弱层承担较小的应力,以满足设计对地基的要求。换填土法施工方法有人工挖掘置换和借填土自重或用爆炸法将软弱土挤出的强制置换。其施工比较容易,多数情况下能在短时间内达到所要求的目的。从可靠性来说,人工挖掘置换较优。置换材料应采用即使受到水浸也不致降低承载力的粗粒土,但必须进行充分压实。

2.抛石挤淤法。在路基底从中部向两侧抛投一定数量的片石。将淤泥挤出路基范围,以提高路基强度,所有片石宜采用不易风化的大石块,尺寸一般

3.高压旋喷注浆法。高压旋注浆法是高压喷射注浆工艺的3种方法之一,是一种新型注浆方法。它具有加固体强度高、质量均匀、形状可控等特点。其工艺原理是引用高压水射流技术对加固体(地层)进行切割,并注入水泥浆而形成设计所需的各种彤状的基体(圆柱桩、坝墙等)。它对于处理淤泥、淤泥质黏土、黏性土、沙土、液化带流砂等软地基加同有明显的效果。

4.砂垫层法。在软土地基础铺设厚度为0.5~1.2m的砂层,可使软土顶面增加一个排水面,促进路基底的排水固结.提高路基的强度及稳定性。砂垫层材料的选择以透水性好的砂或砂砾(74u筛孔通过率为3%以下)为宜.以保证所需的排水能力;砂垫层的宽度以每侧宽出路堤0.5~1.Om为宜。砂垫层适用于路堤高度

5.敷垫材料法。对于地基上层不均匀可能发生局部不均匀沉降和侧向变位的软土地基。可利用敷垫材料的抗剪和拉抗力来增强施工机械的通行.均匀地支撑填土简载、减少地基局部沉降和侧向变位,以提高地基的支撑能力。敷垫材料主要有化纤尤纺布、土工布、纤维格栅等。

6.强夯法。强夯法一般是通过8~30t的重锤采用8~20m的落距.对地基施加强大的冲击能,在地基中形成冲击波和动应力,通过压密和振密来加同地基土。达到提高强度、降低压缩性、改善砂土的抗液化条件、消除湿陷性的目的。由于土体受到巨大冲击能量的振动效应,致使土体结构破坏,孔隙水压力增大。随着强夯振动后时间的失衡,土体中的自由水和毛细水将随着超孔隙水压从土的颗粒间或人工排水通道中由高压区向低压区排泄.经过一段时间的土体触变恢复,使土颗粒密度增大,从而使地基强度得以提高。从其效果来看,一是可提高地基承载力,经强夯加固处理后,地基承载力通常可提高l~5倍;二是可加固深层地基,有效加固深度一般为5m~lOm;三是为饱和疏松粉细砂经强夯后可以消除液化;四是可消除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五是可以减少地基沉降量并可解除不均匀沉降的危害。

7.排水固结法。排水固结法就是对天然地基或在地基中设置砂井等竖向排水体后,利用道路本身重量分级逐渐加载,以加速土体中的孔隙水的排出,从而使土基逐渐固结、沉降并使强度逐步提高的方法。排水固结法适用于处理厚度较大的饱和软土和冲填土地基,我国道路建设的实践证明,该方法能够加速软士固结,提高地基承载力,使固结沉降量提前完成,是一种有效的软基加固方法。软土的固结原理就是软土地基在荷载作用下,土中的水缓慢排出,空隙比减少,土基发生固结变形。随着超静水压力的消散,土中有效应力增大。地基土的强度逐渐提高。

8.碎(砂)石桩法。碎石桩和砂桩总称为碎(砂)石桩,是指用振动、冲击或水冲等方式在软弱地基中成孔后,再将碎石或砂挤压人已成的孔中.形成大直径的碎(砂)石所构成的密实桩体。从作用机理上来说,碎(砂)石桩法属于复合地基加固法,它除了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的沉降量外,还可用来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增强土体的抗滑稳定性。不论对疏松砂性土还是软弱黏性土,碎石桩的加固有挤密、置换、排水、垫层和加筋五种作用。对于砂性软地基,振冲碎石桩法加固效果显著,地基承载力可提高50%.沉降变形很小,能够消除砂土地基的液化问题,而且具有施工速度快、工程造价低、固结时间短、加同效果显著等许多优点,是目前砂土地基提高承载力。防止液化的最好方法。

9.水泥土搅拌法。水泥土搅拌法是利用水泥等材料作为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搅拌机械,在地基深处就地将软土和固化剂强制搅拌,经过固化剂和软土问所产生的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反应,使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性和一定强度的水泥加固土.从而提高地基强度和增大变形模量的方法。水泥土搅拌法的优点是:一是由于将固化剂和原地基软土就地搅拌混合,因而最大限度利用了原土;二是搅拌时不会使地基侧向挤出,对周围原有建筑物的影响很小;三是可以按照不同地基土的性质及工程设计要求,合理选择固化剂及其配方,设计比较灵活;四是施工时无振动、无噪音、无污染,可在市区和密集建筑群中进行施丁;五是土体加固后重度基本不变,不致产生附加沉降。

二、结语

总之,软土地基的强度或变形的问题是工程土中必须十分注意的问题。过大的沉降及不均匀的沉降造成软土地区大量的工程事故。因此,在软土地区进行设计与施工的建筑物与构筑物时,必须从地基、建筑、结构、施工、使用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保证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参考文献

[1]徐至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丛书:软土地基和预压法地基处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JTJ017―9.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入民交通出版社.2008.

[3]苗石凡.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案[J].山西交通科技,2006.

[4]唐生武.软土路基处治与施工探讨[J].福建建筑,2009年增刊.

[5]张敏.现行道路与桥梁实用技术与标准规范大全.长春出版社,2009.

上一篇:浅谈房屋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 下一篇:浅谈防水材料及施工的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