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后期施工管理初探

时间:2022-10-22 01:35:06

建筑工程后期施工管理初探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有效运作是建筑质量的前提,通过制定有效地规章制度,形成有效地管理机制,才能真正实现建筑施工管理的科学化以及标准化,满足市场经济需要,最终实现提高施工质量,切实的增加企业的效益。本文根据笔者多年工作实践,对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施工管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 全过程; 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施工准备阶段管理

施工企业中标并与建设单位签订施工合同以后,项目经理部首先应立即建立完善的工程项目管理机构并制订出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质量责任制和质保措施。在制订质量保证措施时,应紧紧抓住质量计划指标、质量计划实施和质量目标实现三大环节,要求项目部各职能人员都应担负起质量管理责任,以各自出色的工作质量来保证项目的整体工程质量。

其次,项目经理必须使分包工程和材料、构配件的采购工作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并按计划有序地运行。为此,项目经理应优选合格的分包单位和供应商。

第三,项目经理应组织并主持由地勘单位、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和本企业技术负责人、施工员和各专业班组长参加的图纸会审,以利于施工人员全面了解设计意图、及早发现并消除图纸中可能出现的差错和疑难问题,确保工程项目质量目标顺利实现。

第四,项目经理部应坚持对全体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进行经常性的质量意识、专业知识和安全操作技术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素质,以确保工程项目质量目标的实现。

二、工程实施阶段管理

1.建筑材料。建筑材料和构配件是建筑工程质量的物质基础,因此,建筑材料(构配件)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只有建筑材料和构配件质量符合设计和质量验评标准的要求了,才能确保工程项目在规定工期内实现质量目标。为此,项目经理部必须对建材、构配件供应商的质量保证能力进行严格评审,采用公开招标方式择优选定供应商;材料、构配件进场后必须对其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验收,验收合格者应分类堆放或储存,并建立材料档案和领退料登记制度,以避免材料、构配件损伤、变质。

2.机械设备。项目经理部应根据拟建工程的结构类型、层数、施工方案和现场具体情况,确定需用建筑机械设备的种类、型号和数量,采购或租赁相应机械设备,并制订出机械设备进场的先后顺序计划,以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在采购或租赁设备时,务必认真检查其质量检验合格证或历次使用情况和维修记录,以确保机械设备在施工全过程中均能连续、正常运转。

3.技术交底。施工组织设计作为指导施工全过程的技术文件,应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对其施工方案中有关施工技术和质量要求内容,向参与施工的相关技术人员(施工员、质检员)和各专业班组长进行书面或口头技术交底,并签署技术交底文件,作为指导施工的技术依据。在施工过程中,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建设单位或监理工程师提出的有关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及设计变更等,应及时向现场技术人员和相关班组进行书面技术交底,并签署技术交底文件、存档,以确保工程项目施工质量。

4.工程测量。开工前施工员应编制拟建工程测量控制方案,并报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同时,将红线桩校核结果和水准点引测结果一併报项目经理部查验、审批,获准后方可破土动工。施工过程中应对红线桩、水准点、工程测量控制桩(中心桩)等采取妥善的保护措施,严禁擅自移动或碰撞。建筑物轴线、标高及关键部位坐标应由专业测量人员测设、质检员复查、技术负责人复测,并填报“测量记录”及“施工测量放线报验单”,送监理工程师签认,以确保工程测量质量。

5.施工工序。工序质量控制得好与坏,直接影响施工项目的整体质量,因此,必须严格而科学地控制施工工序质量。而在各工序中设置质量控制点,则是对工序质量进行预控的有效措施。

三、竣工验收阶段的管理

1.竣工验收前,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应按编制竣工资料的要求,收集并整理有关材料、构配件、设备的质量合格证明材料以及各种材料的试验检验记录、隐蔽工程记录、施工记录等质量记录。

2.竣工验收前,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应组织参与本项目施工的技术、质量、生产等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到现场对工程项目从分部到整体进行认真检查、检验和评定。对查出的施工质量缺陷应迅速予以纠正,并且在纠正后再次进行查验,以确保其符合设计文件和质量验收标准要求。随后,施工方向建设单位、监理部门、质监单位提出工程竣工报告。

3.施工方提交工程竣工报告后,应积极参加由建设单位组织的、有各有关方面参与的竣工初验和竣工验收程序。验收合格后,除整理好竣工验收相关技术资料并归档外,还应与建设单位或业主签订工程质量保修书和房屋建筑使用说明书,以确保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四、把好施工现场管理关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就是用科学的管理标准、 方法和制度,对施工现场的各种要素,即人的因素、建筑施工机械、原材料及构配件、施工方法、施工环境和气候条件以及工程技术与建筑市场信息等进行科学有效的计划、协调、组织和控制,使他们均能时刻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更好地为建筑工程项目提供优质服务。为确保工程项目质量目标的实现,项目经理部除了切实抓好施工准备阶段、工程实施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外,还应做好下列几项工作:

1.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管。在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或专项(工序)施工前,均应要求承包人提交施工技术方案,报现场监理或建设单位审核,待审核通过后再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向相关专业班组作技术交底,施工员和质检员负责施工过程中的监督、指导和检查验收;对于像深基坑土方开挖、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等特殊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项目经理部必须召开专项方案论证会,经过科学论证后确认该施工方案,并报请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后,承包人方可按该施工方案施工。

2.妥善协调专业之间、工种之间矛盾。施工现场专业之间、工种之间,或总包与分包之间难免会出现一些矛盾,项目经理部要根据项目既定的质量目标要求,及时进行协调处理。如果发生因专业之间、工种之间相互不配合、不协作而造成质量缺陷或影响工期,项目经理部有责任、有权利召集相关各方开现场协调会,找出矛盾症结所在,提出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及实施方案;对已造成的质量缺陷或工期延误,在客观地分析并确定责任方后,可以以相关施工合同为依据,向责任方提出索赔。

五、施工阶段的进度控制

建筑工程项目的进度控制是指对工程项目各施工阶段的工作内容、工序、持续时间和逻辑关系编制成网络计划,并付诸实施,在实施过程中检查实际进度是否按计划要求进行, 对出现的偏差分析原因,以便尽快采取补救措施或调整、修改原计划,直至工程竣工、交付使用;进度控制的目的是确保进度目标的实现。 工程建设监理所进行的进度控制是指为使工程项目按原计划要求的时间竣工验收而开展的相关监督管理活动。施工阶段的进度控制管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设计的影响;物资供应的影响;施工技术的影响;施工组织的影响;施工条件的影响;施工中各工种相互配合的影响;施工管理的影响,以及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六、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

建设工程项目投资的有效控制是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工程项目投资控制,主要是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项目实施阶段,把建设项目投资控制在批准的造价限额内,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保证项目投资目标的实现,以求在各个建设项目中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最大的投资效益。

七、 结束语

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特点决定了建筑业是高危险、安全事故多发的行业;施工生产的流动性和复杂性也都决定了施工生产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难以避免。另一方面,建筑施工露天和高处作业多,手工劳动及繁重体力劳动多,而劳动者的素质又相对较低,所有这些更增加了许多不安全因素。施工企业和项目经理部在日常施工管理中,一定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工程质量、安全生产、进度控制、成本管理制度,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施工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和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鸿.浅谈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J].山西建筑,2007(11).

[2]何灼.浅谈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9).

上一篇: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监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一种有利于浆料均匀混合的搅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