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建筑施工中墙体裂缝的防治策略

时间:2022-10-22 01:08:11

探析建筑施工中墙体裂缝的防治策略

摘要:墙体裂缝是砌体工程之中较为常见的质量问题,导致其出现的原因主要有墙体材料问题,温度原因,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以及对其设计等等,本文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同时提出与之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建筑施工;墙体裂缝;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建筑工程中,墙体裂纹经常出现,这些裂纹轻影响结构的外观和使用功能,重则破坏建筑物的整体性和稳定性,甚至引起倒塌。因此针对裂纹出现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方便在事先进行控制,对已经产生的裂纹提出解决措施。

1、建筑工程中墙体裂缝的原因

1.1、墙体材料的性能引起的裂缝

在选择填充墙的墙体材料中,空心砖有着质轻、强度高、保温、隔音降噪性能良好等等优点。环保、无污染的墙体材料,则是框架结构建筑物的理想填充材料而被广泛使用到工程之中。单排通孔小砌块填充墙的抗拉、抗剪强度偏低:通孔小砌块的空心率大约为45%,其是薄壁大孔构件,而水平灰缝的砂浆结合面比较小;竖缝的砂浆饱满度较差,在施工之时依然使用普通粘土砖砌筑砂浆则没有办法满足小砌块砌筑强度要求。特别是在非承重的小砌块填充墙之中,墙体自重出现的竖向压应力比较小,同时也降低了墙体的抗剪以及抗拉强度。如果小砌块填充墙体内产生较大的拉应力就会导致墙体裂缝的出现。

填充墙体同混凝土柱连接措施不当:室内混凝土柱同砌体交接之处的小型空心砌块会随着干燥产生比较大的收缩应力,一旦墙、柱结合处连接薄弱之时,那么在结合之处有竖向裂缝的出现;当连接强度较高之时,那么则就有可能在墙体中部出现竖向裂缝。

填充墙顶同混凝土梁、板间未顶紧:混凝土梁底以及填充墙顶结合处出现水平贯通裂缝,而这则是因为填充墙顶与梁底结合不实,砌体干燥而又收缩出现,使得墙顶下沉,如此的话其在梁底就会出现水平裂缝。

1.2、外界温度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墙体裂缝

在当下,对于建筑施工的材料来说,不管是工业建筑还是民用建筑最常使用的浇筑材料就是混凝土,在混凝土凝固时会产生水化热,从而释放出大量的热量,由于混凝土的内部热量得不到很好散发,而其外部热量散发的比较快,这就导致了温差的出现,致使混凝土出现不同程度的热胀冷缩,从而产生应力,当混凝土的强度不足以应对这一应力的时候墙体就会产生裂缝;另外,在大风天气或者是比较干燥的外界环境下混凝土表面的水分会快速的蒸发,这样也会发生干缩的裂缝。裂缝多以“八”字形呈现,这是因为主拉应力以及剪应力两者间的综合作用力使然。

1.3、地基不均匀下沉引起墙体裂缝

地基不均匀沉降裂缝的原因分析。地基是房屋荷载的最终承受者,其应力随深度而扩散,应力中间大,向两端逐渐减少。即使地基地层分布均匀,应力分布却不均匀,从而产生不均匀的沉降。如果沉降失去约束,某一处就会形成应力集中,出现高于周边的沉降,高出设计允许值范围之时,房屋就会出现裂缝。墙体裂缝产生同房屋长高比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也同地基的结构构成有关,同地质受力应力分布曲线也相关,也同房屋高差和载荷差异密切相关。

1.4、构造设计不规范

在对建筑物的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忽略了抗裂构造措施而一味地重视强度设计。一直以来,人们早已经习惯了砌体结构出现的各种裂缝,设计人员一般都觉得砌体的选用相对比较简单,在强度方面作必要的计算后,根据构造措施,绝大部分都直接引用国家标准或标准图集,很少有人提出独特的有关防裂要求的措施,更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对这些措施的可行性进行调查分析和总结。因为裂缝的危险仅是潜在的,并没有影响到整体结构安全,没有涉及到相关的责任问题。

2、墙体裂缝的控制和防治措施

2.1、砌体材料的选择

墙体裂缝的预防措施对于砌块的选择,要符合以下要求,这样在预防裂缝时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1、砌块的干缩率要较小,密实度要高一点,砌块的出场时间要超过28天。另外要选择含水率比环境湿度略低的砌块,这样的话大气中的水分和砌块的水分就基本可以平衡,从而减少建筑砌块的干缩变形。

2.1.2、选用的砌块封底尽量是多排孔的,这样砂浆可以密实,提高了砌筑质量,从而可以提高抗拉和抗剪强度。

2.1.3、选用专用砌筑砂浆,由于空心砌块为薄壁大孔构件,竖向灰缝比普通粘土砖大3倍多,所以要采用专用砂浆,从而可以满足稠度、密度、强度等性能要求,减小裂缝的产生。

2.1.4、强化填充墙和混凝土梁柱的连接,在两者的连接地方要保证搭接长度等构造要求。

2.2、加强地基稳固性,降低建筑物沉降发生的机率

要预防沉陷裂缝的产生,必须要在基础设计、地质勘测和施工中做好相关的预防工作。在基础设计时,要确保持力层的承载力与地基的均匀受力,在层高不同的部位以及新老建筑物连接处设置沉降缝。在施工中,模板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并支撑可靠;同时注意施工顺序,如先高层后低层,先主体后裙房。施工前要做好地质勘测工作,尽量选择好的持力层,竣工后要避免地基受到雨水等浸泡。

2.3、温度应力产生的裂缝控制措施

合理设置伸缩缝,将变形在一定程度内自由释放,以避免产生附加应力;避免楼面错层和伸缩缝错位;加强屋面保温、隔热措施,设置保温层或隔热层。当采用整体式或装配式的钢筋混凝土屋盖时,宜在屋盖上设置保温层或隔热层。加强屋面保温、隔热措施,采取蓄水屋面或种植屋面;油毡夹滑石粉或铁皮将屋面板和墙体隔离,并在女儿墙根部留有一定的空隙,使其有自由伸缩的能力与余地;对女儿墙设构造柱,加强结构刚度,提高抗拉强度等技术措施。

2.4、做好墙体的养护工作

也就是在浇筑好混凝土之后对墙体的湿度以及温度要得到科学的保持和控制,混凝土的强度要达到标准要求,其养护工作主要是针对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夏季要进行定期的洒水保湿,冬季要进行保温措施,比如说用薄膜进行覆盖等,进而来提高很凝土的强度,有效的防治墙体的裂缝。

2.5、强化管理

建筑施工的质量保证离不开管理制度的参与,一个比较完善的建筑施工管理体系对于整个工程的顺利施工有着关键的促进作用,即要把责任落实到施工人员的头上,对施工人员要注重专业的素质培训和技术培训,保证每一道施工工序都要得到协调、合格的完成,另外就是对于施工的材料一定要严格的把控好质量关,对于一些性能比较差的原材料要杜绝使用,从而在原材料的层面来说也能够避免墙体裂缝的发生。

3、结语

房屋建筑墙体裂缝是砖混结构房屋经常出现的质量问题,房屋建筑墙体裂缝的产生是施工技术、管理环节、原材料等诸多环节出现问题的集中性反应,应该将房屋建筑墙体裂缝的分析、防治和处理转化为提高房屋建筑墙体施工技术和质量的手段,通过科学设计、严格施工、控制原材料质量、规范技术运用等一系列措施来控制房屋建筑墙体裂缝的产生,阻断房屋建筑墙体裂缝产生的因果关系,降低房屋建筑墙体裂缝产生的可能性,减小房屋建筑墙体裂缝的影响,在提高房屋建筑墙体承载力的基础上,确保房屋建筑墙体达到设计要求的质量标准和使用功能,为人们提供更为稳定、安全的房屋建筑。

参考文献

[1]李陵霞.分析工民建施工中墙体裂缝的防治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9:243.

[2]张峰.浅析建筑施工中墙体裂缝问题的治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5:149.

[3]刘丽.试析工民建施工中墙体裂缝的防治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9:222.

[4]张汉森.工民建施工中墙体裂缝的防治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3:232.

上一篇:素土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运用和分析 下一篇:水文地质勘察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