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 凝练 传神

时间:2022-10-22 12:56:31

在公务之余,为报纸、刊物、通讯社和广播电台等写过很多新闻作品,还亲自为这些新闻媒体审阅和修改了大量的新闻稿件。这些新闻稿件体裁各异,主要包括消息、述评、社论和评论等。在修改的新闻稿件中,他很注重对新闻标题的修改和加工,小到一个字、一个词,他都仔细斟酌,力求贴切。

从的新闻作品、有关新闻的讲话和评论中可以看出,他很重视标题在新闻作品中的重要作用,认为有内容、能引人注目的标题才是好标题。1958年1月15日,在对当时的新华社社长、人民日报总编辑吴冷西谈话时强调:“标题要吸引人看,这很重要。”①可见,有较强的新闻“标题意识”。

一、准确地概括新闻内涵、传达新闻事实信息

新闻来源于事实,并以事实为基础和中心传达信息。新闻标题也要“用事实说话”,把新闻文本中的事实信息真实、准确地传达给读者。因此,标题是新闻内容的凝聚点或精髓。在修改新闻标题时,首先要求标题必须准确地反映新闻文稿的主要内容,认为只有明确而具体地提示新闻内容的标题才能够引人注目。

1948年9月14日,在审阅新华社一篇消息时写了这样的批语:“凡新闻(这里指消息――本文作者注),标题必须有内容。原题并无内容,不能引人注目。”②这篇消息的原题是《华北召开中等教育会议》,它没能告诉读者会议的主要内容,让人有意犹未尽之感,给人留下十分模糊的印象。把该消息的标题改为《华北中等教育会议决定改善中等教育的诸项制度》,这样就准确地揭示出消息的主要事实和中心内容,从而揭示了新闻的本质,满足了读者的获知欲望。

强调不仅消息、述评等的标题要有内容,社论和评论类新闻的标题也必须有内容。1948年9月14日,审阅了新华社的一篇社论,社论的原题是《中等教育问题》。这个标题没有把文稿内容表达完整,缺乏对社论的结论性观点的提示,难以引起读者的阅读欲望。批示认为“凡论文标题,亦须有内容。原题没有内容,不能引人注目”,③“并把题目改为《恢复和发展中等教育是当前的重大政治任务》。修改后的标题较原题内容实在,导向具体而明确。由改定的标题如《统一认识,全面规划,认真地做好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工作》等,也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

有时,新闻事实的完整过程在标题中得以概括地交代,也会使人对新闻内容的理解更加准确。例如,为新华社的几篇述评改定的标题:《国民参政会开会,氏说话不当,林虎氏予以批驳》、《张平群发言错误,人民要求立即改组政府与统帅部》、《在政府当局纵容与鼓励下,反动派扩大反苏活动》等,把事实的缘由、客观外界发生的变化,以动态的方式呈现在标题中,令读者于事实诸因素对比中产生兴趣。

标题要做到准确地表达新闻文稿的内容,认为必须防止概念化的倾向。1957年6月,审阅了胡乔木送来的《人民日报》一篇社论文稿,其标题是《怎样对待批评》。认为这篇文章通体是一个八股调,概念化的标题是不好的,希望胡乔木提高编辑水平,并将原题改为《正确地对待善意的批评》。在此,将概念化与八股调相提并论,反对那种泛泛而论、没有实际内容、文题不一孜的新闻标题,强调标题要“用事实说话”这一根本新闻规律。

不仅重视标题准确表达新闻文稿的内容,而且要求标题用语准确、措辞得当,不至于引起歧义和误解。1944年8月13日,新华社撰写了《韩钧谈晋西事变真相》这篇访问记。其第二节小标题原为《军与日寇夹击决死队》,题下内容是说阎锡山准备向日本侵略者妥协投降,与日军勾结,包围夹击决死二纵队,发动内战,制造了“晋西事件”。把这个小标题改为《阎日两军夹击决死队》,既简洁明快,又准确清楚地指出了该事件的始作俑者。1949年9月16日,新华社撰写了一篇社论,号召全国各城市召集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助政府进行新中国各项建设工作,从而为召集普选的人民代表大会准备条件。社论原题是《迅速召开各界代表会议》,将其改为《迅速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加上“人民”二字,就突出了“代表会议”的政治含义,会议的性质也就不一样了。

二、以凝练的语言传达丰富的信息和鲜明的观点

标题要准确表达新闻内容,并不是把所有相关的事实都罗列出来,把事实的所有细节都描述出来,而是以凝练的语言概括新闻内涵,帮助读者理解主要新闻事实和观点。恩格斯曾说:标题简单,愈不费解,便愈好。在修改标题时,力剔浮词、去空话,着墨少而精,使标题简洁明快、充实有力。

1955年,修改了120多篇全国农村合作化典型经验的新闻文稿,对大部分文稿的标题进行了修改。有篇文稿的题目是《天津市东郊区詹庄子乡民生民强农业生产合作社如何发动妇女参加田间生产》,长达33个字。果断地化实为虚,将原题改为《妇女走上劳动战线》,以片言而居要,准确揭示了主题。另有一篇文稿的题目是《大泉山怎样由荒凉的土山变成了绿树成荫、花果满山?》,给人以冗长、累赘之感。将其改为《看!大泉山变了样》,“看”字引入注目,“大泉山变了样”显得干脆、通俗而富于悬念。这类标题力求表现手法简单化,把新闻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东西,直截了当地展示出来,取得了干净利落之效果。

当然,使标题做到凝练并非一味追求简单化,不是为了简单而简单,简单是相对的。有些新闻文稿中的事实较多,且事实间联系比较紧密或具有连贯性,在重新拟定标题时,不因节省笔墨而影响对新闻文本内容的表达。如经改定的标题《美国大量运送蒋军到东北扩大内战》、《中共中央电贺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等,尽可能地精简词语,而其新闻事实仍得到了准确的概括。

标题凝练的目的是以尽可能少的语言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用语简明扼要只是其基本的一步,而借有限的语言留空白、设悬念、含言外之意,才是其较高层次的追求。深谙中国书画之道、有深厚的古典文学底蕴的,在这方面的领会有其独到之处。1949年1月31日,为新华社的一篇消息改定的标题为《北平解放》。对“北平解放”这一重大事件,在重拟标题的过程中有所保留,题目简明地传达了主要的新闻事实,把北平解放的复杂过程及意义等设置为悬念,以吸引读者进一步阅读正文。类似的由改定的标题如《衡阳失守后将如何》、《新华社记者评陕北之捷》、《“引退”真相》等,均有同样的效果。

经重新拟定的标题,往往于简单中透着大气。如由改定的标题《祝上海解放》、《冀南我军自卫战大捷》、《政府正在覆没》、《北平解放》等,以简约的笔调蕴涵“指点江山”的恢弘气势。这种标题简洁明快,易读易懂,能够迅速传播信息,加上其有的气势,使人感受到极强的冲击力和感染力。

统观改定的新闻文稿的标题,几乎都是一句话的单行题,绝无叠床架屋、以题代文、使人不知新闻何在的现象。同时,他眼中的凝练不单纯追求简单,很少用虚题,多采用叙述式或议论式的标题,以使新闻价值得以具体而完整地体现。的这种标题凝练观,真正实现了让文本易读、助读者快读的目的。

三、以传神的笔法能动地表现新闻文本的内容

新闻标题既来自新闻文本,又对新闻文本具有多方面的能动作用。也就是说,标题做得好,犹如画龙点睛,可以使新闻文本大为生色。点睛之笔贵在传神,标题在准确表达新闻内容的同时,以鲜明生动、新颖有力的方式把文中的观点和态度、精神与气质传达出来,使整个新闻作品因为富于灵性而与众不同。

修改的标题,不仅具有新闻内容的可感性,而且具有基本倾向的确定性和鲜明性。1944年8月15日,延安《解放日报》撰写了一篇社论,欢迎美军观察组来延安了解中国共产党积极抗战的真实情况,以增进中美团结,加速抗日战争的胜利,其题目是《欢迎美军观察组》。仅以“欢迎”一词无法完整地表明我们的观点,将标题改为《欢迎美军观察组的战友们》,不仅肯定了美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与我国人民并肩作战的成绩,还表达了希望美军观察组观察成功并把真实情况向盟国汇报的愿望。另外,由改定的标题如《中共中央宣传部陆定一部长驳斥声明,所谓和平方案全系欺骗》、《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等,也表达了鲜明的观点和态度,寓意深刻。

标题对新闻内容进行评价,还运用了“解读”新闻信息的方式,如设置新闻背景材料、揭示新闻事实的意义、运用解释性述评等,以吸引和引导读者。1944年10月1日,延安《解放日报》的一篇社论原题为《新四军胜利出击》,将其改为惭四军的胜利出击与中国的救国事业》。修改后的标题设置了这样的背景:国共合作抗战救国期间,被宣布为“叛军”的新四军一直坚持着华中的抗战,其辉煌的战绩与正面战场军队的节节败退形成鲜明的对照。不仅显示出新四军胜利对抗战救国的意义,而且对政府是一个严正的揭露和事实的讽刺。1948年9月16日至24日,仅8天时间,人民就攻克了敌人在山东最强大的据点济南市,使华东人民获得了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大的自由。9月30日,新华社撰写了《庆祝济南解放》的社论。审阅时将标题改为《庆祝济南解放的伟大胜利》,不仅突出了解放济南之迅速,而且揭示了它对整个战局的重大意义。1949年7月31日,审阅了新华社《纪念中国人民的创建》的社论,并将标题改为《我们是能够克服困难的――纪念中国人民的二十二周年》。修改后的标题强调了22年来我军遇到了千辛万苦,然而我们都一个一个地加以战胜了,高度评价了我军由弱到强的信心和意志。

在修改的标题中,他还善于运用生动新颖的笔法表现新闻内容,提高新闻的可读性,吸引和感染读者。这种传达新闻文本的观点与精神气质的笔法,有时较在标题中旗帜鲜明地亮出观点的方式具有更丰富的意蕴,往往取得独到的传播效果。1947年7月2日,针对南京政府下令通缉,新华社撰写了一篇时评。改定的标题为《蒋政府又一穷极无聊的尝试》,生动有趣的用词,包含着藐视和讽喻,表达了政府黔驴技穷和我军必胜的深刻内涵。另外如:《“引退”真相》巧用标点,加上“真相”一词,揭露了的政治用心,对读者有极强的吸引力;《新华社记者论时局:内战危险空前严重》,意在揭露敌人、唤起民众,引起了读者的震动和密切关注;《在反贪污、反浪费、反的伟大斗争中,发动群众的关键何在?》,运用设问,引起读者思索,吸引读者去阅读内容,寻找答案。

以上三方面是新闻“标题意识”的集中体现。在其具体的标题拟定中,这三方面往往是综合运用的,以使新闻的生命力得到更好的延续和伸张,让新闻获取其应有的魅力。修改和加工的新闻文稿的标题,从总体上看,坚持这样的三条原则:客观性原则、易读性原则、可读性原则。这三条原则抓住了新闻规律的根本所在,在信息爆炸和新闻激烈竞争的今天,仍然具有独特的借鉴意义和广泛的指导作用。

注 释:

①②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华通讯社:《新闻工作文选》,204页、157页、157页,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12

上一篇:解读“一分钟总统竞选演说” 下一篇:新时期的典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