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微初中生英语写作的主要问题及有效改评方式

时间:2022-10-22 12:00:14

探微初中生英语写作的主要问题及有效改评方式

【摘 要】本文尝试从二语习得的角度分析初中生英语写作的问题根源及类型特点,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探微如何有效批改及评价学生作文,从而提升学生写作兴趣与水平。

【关键词】二语习得;作文批改;作文评价

一、从二语习得的角度分析初中学生英语作文的语言错误根源及类型

早期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母语在SLA中的作用主要来自两方面:习惯和错误。由于老习惯阻碍了新习惯,因此母语中长期注入的语法和思维方式会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顺利进行,当学习者从母语向目标语进行转换过程中产生阻碍时,消极转换(Transfer)――即错误就形成了,反之,当母语与目标语习惯相同时,转换就是积极的,也就是正确的。因此,通过比较母语与目标语习惯的不同,教师可以用来预测学习者可能产生的错误并帮助其避免这些问题,在教授及批改学生写作过程中应帮助他们克服母语目标语转换中产生的消极因素。由于初中生正处于SLA的关键时期,因此如果教师从学生角度对其母语与目标语的不同做一个清晰的比较,就能清楚了解他们在写作中产生错误的真正原因并提供有效教学。根据本人从教初中英语近8年来的实践经验,初中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由于无法克服母语思维方式产生消极转换而出现错误的主要类型有以下8种:

1.动词形式:由于中文不像英语有动词形式的变化,比如:say,says,said,英语通过改变动词形式表达意思,中文则通过改变词序或语境起到同样效果,因此英语动词的多变性会使学生在写作中产生常见错误。

2.助动词:中文不用助动词来造句或提问,因此学生对于将“do/don’t/did/didn’t”应用于英语写作时会产生问题,另外学生在英语写作时受到母语习惯影响经常出现be动词缺失错误。

3.人称代词:由于英语人称代词分为主格I,宾格me,形容词性物主代词my以及名词性物主代词mine,而中文人称代词没有如此细致的区分,因此由于初中学生语感不是很好,加上有些学生小学基础没打扎实,因此在写作中经常混淆介宾或动宾概念。

4.时态语态:中文表达时间的概念和英语非常不同,它不需要通过动词的变化来描述时间关系,因此初中学生在写作中最大问题之一就是第三人称单数加s。

5.冠词:由于中文没有冠词,而且英语冠词用法颇多,初中学生在写作中经常出现遗漏冠词或插入不必要冠词的现象,比如:We made fire to have barbecue./Last Year we went to the HaiNan Island for our winter holiday等。

6.名词的可数与不可数:中国学生有时发现要掌握英语可数不可数名词的概念有困难,是因为在中文里像“furniture,news,luggage”等词都是可数的,这又是受到了母语的干扰而产生的问题。

7.介词及固定搭配:众所周知,英语介词具有数量多用法多的特点,而且有时有“唯一性”,比如be famous for,加之动词有时与介词构成固定搭配词组更令初中生在写作中混淆介词用法屡见不鲜。

8.词序及间接引语:中文写作中陈述句与疑问句的词序一样,例如“你学英语多久了?”“我学英语好几年了”,但初中生在英语写作时往往忽视词序的倒装,有时为了增加文采分运用宾语从句,但在从句中却使用了疑问句式,从而产生中国式英语的现象。

二、教师如何有效批改及评价学生作文

刚才笔者从初中生二语习得的角度分析了他们在写作中出现的主要8类语言问题,那么在认清这些主要来自于母语和目标语思维方式及习惯差异导致的问题后,教师如何有效批改及评价学生作文,以帮助其不仅在语言层面改正错误,而且在写作中更像持母语者一样思维呢?笔者认为有以下3类方法可以在教学实际中借鉴:

1.重视学生写作情感态度,增强其对写作兴趣与信心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教师对此应有充分认识,对初中生来说,词汇量较少,句型句式有限以及结构层次单调是限制其作文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教师在批改前的设计作文练习环节,首先要充分考虑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这样学生不仅有话可写,而且教师不至于让自己在批改中陷入痛苦而做无用功,尤其对初中低年级学生来说,教师可以结合课文话题鼓励学生半仿写半实写,如上海牛津教材6A几乎每篇课文都是一个话题,my family,my friend,my favourite job,friend of the Earth,how to keep a healthy diet等等,教师在设计写作题目时应充分利用课文基于课文,这样学生不仅意识到自己辛苦背诵的课文能用于写作,学以致用,而不是为了背书而背书,以此激发其背书与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由于这些话题比较贴近学生生活,是他们既熟悉又感兴趣的内容,因此学生有话可写,再者,低年级学生写作初期通过背书能培养语感,多读多背,而不只是单一从语法入手,能逐步培养他们用英语思维,是restricted practice与unrestricted practice的有效结合,从一定程度上又增强了他们写作的信心,事半功倍。试想,如果由于教师设计写作题目不恰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文中都是教师红笔圈划修改语言错误的痕迹时,会产生怎样负面消极的心理感觉?因此,设计基于课文话题的作文能有效减少学生对英语写作产生沮丧负面的情感暗示。

2.采取“鼓励”与“批评”相结合的二次批改评价方式

首先,教师第一次批改的最基本工作当然是明确指出学生作文中出现的词汇,语法,句型,结构等语言错误,并用规范清晰的批改符号圈出划出,除此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还应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例如学生运用了诸如“It is +adj.+for somebody to do something”,“...too ...to...”,“...enough to...”等多变句式,然后用简单易懂的统一批改符号,比如波浪线圈划出学生运用的好词好句,并在打完分数后给予及时的鼓励,例如“You have done a very good job by using‘not only...but also...’!”

然而,笔者并不完全赞同有些教师将正确写法直接给学生的做法,这样会剥夺他们自我改正的思考机会,学生看了老师提供的正确写法后通常会不动脑筋地完成订正任务,等到下次写作时很有可能仍然犯相同错误,因此这种“包办式”的批改方式效率较低,效果不佳。相对而言,教师应将第一稿基于语言问题的详批作文还给学生,在批改中给学生些切实的建议和提示供其参考,从而让学生通过思考自己订正,补充或加以修饰,即自我批改(self-correction)。

3.运用同伴互评的改评方式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当今比较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它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也可以体现在课外作业的实践上,比如学生一起完成一份poster或survey,当然在批改作文中也能得到有效利用,即同伴互批(peer review)。大多数初中学生习惯了以依赖教师为主导的作文批改方式,但长期如此会导致学生逐渐减弱学习主体性,因此,在教师有效指导下进行同伴互批能弥补这一不足,学生能够通过相互欣赏与批改同学的作文了解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博采众长,开阔思路,提升其写作的主动参与性(involvement)。

三、结语

综上所述,写作检验的是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反馈,是集合语言本身,思维习惯,文化认知等方面的综合性考查,无论对学生还是教师来说都是一项长期性的艰巨挑战,正如一句英语名言所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教师应从学生出发,从二语习得的角度冷静理性分析学生英语写作中产生问题的根源和类型,在批改与评价环节寻求帮助其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并采取灵活多变的改评方式,切忌为了所谓的应试成果而违背教育的真正意义,让学生写英语“八股文”。

【参考文献】

[1]Ellis,R.(1999)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Vygotsky,L.(1978)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3]郑士强.“同伴互改英语作文的知道策略与实践”《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8期.

(作者单位:上海市育才初级中学)

上一篇:如何有效开展美术社团活动 下一篇:绿色理念下的平行四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