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央视如何做评论

时间:2022-10-21 11:29:56

在央视做评论?这个问题如果两年前提出来,可能很多做评论的同行都会笑出声来。但今年3月24号,《新闻1+1》栏目迎来了自己一周年的生日。这一年,评论界多数都知道电视媒体中有了一个《新闻1+1》,一些节目也还曾经引领舆论,这是令人欣喜之处,事实证明,只要处理得当,在央视并不是不能做评论。关键看我们怎么说!

不过,且慢为过去的成绩欣喜。2009年春节过后,《新闻1+1》栏目的周平均收视率已经跌到个位数,这似乎不是一个好的征兆。在我看来,这一事实凸现了评论节目在央视的生存困境,这种生存困境既包括新闻环境的限制,也包括新闻技术的瓶颈。

客观地讲,从《新闻1+1》开播以来,中央电视台的领导给与了这个栏目最大限度的口径尺度,回顾过去一年的大事件,《新闻1+1》基本都没有缺席。杨佳事件、瓮安事件,央视的其他栏目基本都没有报道,但《新闻1+1》都找到了适当的时机和角度发出 了自己的声音。但仅仅做到这一点,还远远不够。

从《新闻1+1》的收视分析来看,收视率和选题之间的关系,呈现出相当大的相关性。选题热度高,收视率就高,选题热度低,收视率就下跌。这一在普通新闻节目中常见的规律,在《新闻1+1》中出现说明一个问题:观众收看这档节目的理由,最主要的还是出于对新闻的关心,而不是对言论的关心,更没有形成对某一位评论员观点的特别期待。对比分析《新闻1+1》两位观察员和其他嘉宾之间的收视率,几乎没有特别的差别,这也佐证了上述观点。

《新闻1+1》影响较大的节目大致有两类:一是对某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的抨击,像《医改方案该配说明书》、《创卫还是创伪?》、《最牛别墅,更牛处理》等,这类节目带有明显的舆论监督的色彩,也常能引起其他媒体二次传播的兴趣,并最为政府部门所重视。还有一类,就是针对某一类并不为一般人所知的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像《困难时期的加法与减法》,这期节目用政府曾经公开,但并不广为公众所知的信息,告诉公众每年政府用于公务消费的金额高达9000亿元人民币,由此进一步分析形成这么庞大公务消费的制度原因。节目播出后,在社会引起了极为广泛的影响。

就笔者来看,上述两类节目虽然社会影响都很大,但后者更应该是《新闻1+1》未来的方向。这是因为,前一类节目的话题空间将会越来越小,这不但受制于政府的游说、体制的限制,更主要的是,这些问题中的道理其实都非常简单,基本上每个思维正常的人都可以想得到。只不过因为是央视的《新闻1+1》在抨击,就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额外重视,这一点,和早期的《焦点访谈》非常类似。更重要的,这类节目在本质上,应该给被抨击的对象一个解释的机会, 否则,节目的平衡性就会面临非常大的质疑。而另一类节目的方向则不会面临上述困惑。当然,笔者主张评论节目应该采用技术分析手段,更重要是因为,只有技术分析才有可能超越常识、超越一般公众的思维水平。我们举一个例子,对于企业家的天价薪酬问题,在今年的年初遭到国内外舆论的一致声讨。如果我们仅仅从道德和制度的角度分析,很难说清楚这之间的冲突。而只有从人力资源、薪酬制度的设计角度去分析一个企业家在企业中到底该做什么又该得到什么,像这样的专业分析,才能拨开道德的迷雾,得出理性的结论。还有,技术分析的一个好处是,依据非常扎实的数字,不轻易得出主观的论点,而是解释为什么发生、将来的后果怎样,这样也不容易刺激被当作案例的分析对象,也有利于节目构建更客观更中立的立场。这一点,对于一个评论节目来说,同样非常重要。

不久前,央视的新闻频道进行了大规模改版,改版中最受瞩目的一点,就是增加了新闻短评,短评引入了本台评论员和特约评论员机制,在新闻时段中伴随新闻的滚动和播报由评论员发表两到三分钟的快评。在《新闻1+1》之后,央视终于开始拓展自己的评论边界和产品了。从此,《新闻1+1》不再是孤军深入,而是每天数档评论的齐头并进。

从目前的快评来看,央视更喜欢能将一个复杂的新闻用通俗的方式解释清楚的评论,评论本身的分析性和专业性仍显不足。从大的格局上看,央视的快评在功能上更应体现常识的普及,这一点似应和《新闻1+1》有所区别,但即便是普及常识,这个常识也应该是建立在专业分析方法上的“常识”,而不是一般公众思维能抵达的“浅常识”。从这个意义上讲,快评做好并不容易。

从更广阔的视野来看,央视新闻频道最应该增加的评论产品是辩论的节目。辩论性节目一直是国外电视台的主流品种之一,BBC有《提问时间》,日本公共电视台有《日本的未来》,半岛电视台有《反方向》。这些节目的共同特点是就某一公共话题展开辩论,不强调节目的结论,而是突出辩论过程中的观点、思维的碰撞。辩论节目如果办得好,不但能极大地激发公众的参与热情,甚至能影响公共决策。国外在竞选的时候,候选人之间的辩论,主要都是由电视台组织,就是最好的例证之一。前文提到的半岛电视台的节目《反方向》,还曾经因为节目引发过外交纠纷,可见辩论节目本身的影响力。

早在十年前,《实话实说》刚刚开办的时候,曾经有一段时间就是以辩论形态为主,我至今还记得,当时有一期节目,辩论捡拾失物归还,失主到底该不该付给对方报酬。经济学者、社会学家、当事人,会聚一堂,辩论得精彩热闹,而且不乏深邃的理性思考。可惜囿于当时的舆论环境,这种节目形态没能坚持下去。2001年,《时空连线》开播,按照节目原创者的设想,这也是一档以辩论为主的节目。三个嘉宾,一个主持人,就一个热点公共话题展开辩论,可惜在坚持几个月后,节目也不得不转型。至此,央视新闻节目中再也没有出现常态化的辩论节目。

2003年,凤凰开办了《时事辩论会》,这是一档日播三十分钟的节目。话题从每天的新闻热点展开,直播形态,嘉宾相对固定。不久,凤凰又创办了《一虎一席谈》,这档周播节目时长一小时,是一档带观众的大型谈话节目。收视率在凤凰的三十多个节目中,始终稳定在第7、8名的位置。其后,内地各地方台也相继创办一些辩论节目,其中有齐鲁电视台的《开讲天下》、上海电视综合频道的《撞击》、安徽台的《沸点》、第一财经的《大声说》,这些节目也都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收视率。

其实,对于辩论形态节目的价值,央视的各级领导内心也深有认识,唯一的担心就是,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下,辩论节目的生存空间究竟有多大?会不会如前两次尝试一样,开办不久就得转型或者关门?应该说,这种担心有相当的道理。辩论节目如要取得高影响力和收视率,就要选题紧跟热点,开放讨论,鼓励不同的声音在同一平台展开交锋。但这样的话题往往要么有口径规定方向,要么明令不许讨论,在这样的舆论环境就热点问题进行开放辩论,难!但笔者认为,中国的新闻改革,历来都是在一次次的试探中划定边界,而从来不会有哪个领导告诉我们什么可以做。总是我们做了,第一次不行,第二次不行,到第三次,没人再说不行,也就成了新规矩。

再看一个咱们央视自己的例子,两年前,央视12套有一个《大家看法》的栏目,在周末创办了一档辩论节目。节目开播不久的时候,有一位同事对我说,这个节目根本活不过一年,但如今它已经生存了两年。请看一下他们做过的选题:《许霆,到底是罪还是错?》、《罢飞维权是否适当?》、《08年,股市的拐点到了吗?》、《艳照门事件,我们该对学生讲吗?》、《赔钱减刑符合是否符合正义?》、《给女性加分,是歧视还是救济?》,这些话题即便放到新闻频道,也都是实打实的热点选题。虽然因为十二套的平台原因,该节目始终没有足够的影响力和关注度,但他们的生存,是不是也能给新闻频道一些鼓舞?试,也许就能试出新路,不试,就永远什么都不会有。如果我们乐观地估计,现在的舆论环境,已经有了在新闻频道再次开办辩论性节目的适度空间。只要把握得好,这样的节目不但能生存,还有可能取得成功。

说到底,在央视作评论,需要技巧、智慧,更需要的是勇气!

上一篇:制片人媒体:回归还是发展? 下一篇:2003/2009:迟滞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