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沥青路面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时间:2022-10-21 11:21:13

简析沥青路面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摘 要】沥青路面常常会出现一些裂缝,这是其比较普遍的问题。本文就沥青路面的裂缝危害以及成因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对于各类产生裂缝的因素防治措施进行了讲解,希望能够降低沥青路面出现裂缝的几率。

【关键词】沥青路面;裂缝;原因;防治

沥青路面的裂缝问题一直都是比较困扰的问题,因为裂缝虽然暂时不会对道路产生影响,可是却会逐渐的放大和严重,引发一系列的道路安全问题,像是翻浆、塌陷、鼓包等等,以至于道路安全受到影响。

1.主要危害

沥青路面产生裂缝不但会是路面的整体性遭到破坏,而且还能够作为起到道路疾病的诱因。水分会通过裂缝渗透到路基中,对路基产生浸泡,长期受到浸泡的路基,其强度会受到影响。而且裂缝会降低车辆的形式舒适度,给道路交通安全带来不小的隐患。

2.分析裂缝成因

2.1设计

沥青路面的设计不规范,路面的强度达不到行车的要求,或者说设计的使用目标过于浅短,仅仅是关注于当前的需求,而没有考虑到未来的交通发展问题,因此随着道路交通量的增加,其承载能力接近限度。

2.2材料

沥青路面所使用的材料是其产生收缩裂缝的主要因素,因为温度差异产生的温度应力导致了裂缝的形成。(1)沥青。沥青材料的在低温状态下的劲度影响了开裂与否,而且也是其混合料劲度的影响因素,随着沥青逐渐的老化,其劲度增加,因此裂缝就会容易产生。而且沥青温度敏感性高,因此温差大就会产生裂缝。(2)级配。矿料组成级配也与开裂有一定关系,一般用油量偏低、矿粉含量高易产生裂缝。

2.3施工

对混合料进行施工时,压实度不够,导致了基层上部形成了2厘米左右的薄弱层,在车辆的碾压下,就会产生裂缝。还有就是施工控制问题,没有将无机结合料混合均匀,让沥青层面出现了裂缝。并且,材料自身的抗拉性也是导致裂缝产生的因素之一。

2.4结构

因为不同的结合料其温度稳定性不同,因此在不同的地域使用的时候,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裂缝也就会产。加上搅拌过程不标准,温度太高,也会产生裂缝。

2.5天气

水对于裂缝来说是比较容易引发其他道路疾病的诱因。水通过裂缝渗透到基层中,再接受路面荷载的碾压,而使得其内部结构的粘结能力消失,加上水的浸泡,其内部就会产生水压或真空负压,因此,容易缓慢的散掉。沥青膜脱落,导致了裂缝以网状散开。

3.沥青路面裂缝问题的防范措施

施工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是预防裂缝产生的主要手段。沥青路面在施工阶段应该要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通过加强管理来提升施工质量,对每一道工序都进行严格的检验,合格后再进行后一到工序的施工,以提升整体的质量,在进行质量管理的时候,应该注意一下几点。

(1)设计阶段应该要将眼光放得长远,能够顾及未来道路发展和需求,并且进行湿度测量工作,保证设计能够符合道路需求。使用石灰、水泥等等具有较强稳定性的材料来进行土基层建设。沥青面层各层应满足最小施工厚度的要求,保证上下层的良好连接,并从设计施工养护上采取措施,有效的排除雨后结构层内积水。原材料质量和混合料质量严格按要求进行选定、拌制和施工。沟槽回填土应分层填筑、压实,压实度需达到要求。如符合质量要求的回填土来源或压实有困难时,须作特殊处理。

(2)拓宽路段的基层厚度和材料须与老路面一致,或稍厚。土路基应密实、稳定。铺筑沥青面层前。对下层需认真检杏,请除杂物灰尘,处理好软弱层及病害,保证下卧层稳定,并在老路面侧壁涂刷0.3kg/m-0.6kg/m。粘层沥青。铺筑的沥青面层应充分压实。新老路面接缝宜用热烙铁烫密。

(3)充分压实路面横向接缝。碾压时,压路机在已压实的横幅上横向碾压,钢轮伸入新铺层1.6cm左右,每压一遍向新铺层移动15cm-20cm,直到压路机全部在新铺层为止,再改为纵向碾压。对分段施工的基层,在碾压时,应预留3cm-5m混合料暂缓碾压,待下段混合料摊铺后一起碾压,以利于衔接。对于分层碾压的基层,上下层的接头应错开3cm-5m,以减少出现裂缝。桥涵两侧填土充分压实或进行加固处理;沉降严重地段,事前应进行软土地基处理和合理的路基施工组织。

(4)合理组织施工,路面摊铺作业应连续进行,减少冷接缝。采用全路幅一次摊铺,如分幅摊铺时,采用两个摊铺机,前后间距15cm-20m同时摊铺,避免前摊铺幅混合料冷却后才摊铺相邻半幅,确保热接缝。

(5)合理选配基层混合料的配比,严格控制粗细料数量,并及早铺筑上面层或下封层以利于减少干缩缝。基层混合料应在接近最佳含水量的状态下碾压,要防止碾压时含水量过大或过小,导致压实度、强度不足。

4.沥青路面裂缝病害的治理措施

(1)缝宽小于2mm时,随着气温的上升,裂缝可以愈合者,可不作处理。2mm-5mm的裂缝可用开槽机沿裂缝进行扩缝,缝宽约2em,缝深1.5mm-2cm,并将缝中杂物清除干净,然后用改性沥青灌缝;大于5mm的裂缝可用改性沥青(Qn SBS改性沥青)灌缝。灌缝前,须先清除缝内、缝边碎垃圾,并保持缝内干燥,灌缝后,表面撒一层粗砂或3mm-5mm石屑。

(2)如夹有软弱层或不稳定结构层时,应将其铲除;如因结构层积水引起网裂时,铲除面层后,需加设排水设施将路面渗透水排除至路外。然后再铺筑新混合料。

(3)如基层强度满足要求,网状裂缝因沥青面层厚度不足时,可采用先铣刨网裂的面层后再加铺新料来处理。加铺厚度按现行设计规范计算确定;如在路面上加罩,为减轻反射裂缝,可采取各种“预防”措施进行处理。

(4)由于路基不稳定,导致路面网裂时,可采用石灰或水泥处理路基,或注浆加固处理,深度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般为20cm-40cm。消石用量5%-10%,或水泥用量4%-6%。待土路基处理稳定后,再重做基层、面层。

(5)加强软弱基层和较薄的基层,使用加厚、综合稳定等等方式来提高其厚度和稳定性,防止裂缝。在筛选材料的时候,应该要选择收缩性小的半刚性材料,对基层进行强化,再进行沥青面的铺筑。

5.结束语

沥青路面设计需要满足其工艺规范,像是厚度、材料等,因为现阶段大部分都是用半刚性基层,其收缩性小,因此日后的工艺水平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也是导致了目前的新建沥青路面出现温度裂缝的主要原因。在进行沥青路面裂缝防治的时候,应该要注意提升材料品种和配比。 [科]

【参考文献】

[1]杨在强.沥青路面裂缝的类型及处理对策[J].中国科技财富,2009-02-23.

上一篇:培养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途径的研究 下一篇:冬小麦栽培管理技术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