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减排设计

时间:2022-10-21 11:09:58

简析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减排设计

【摘要】节能减排应注重能源节约和排放标准降低的双重效益,注重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均衡发展。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高新技术,科学合理的进行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同时不断普及节水节能设计的相关知识,提高人们的节约意识。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本文简述了建筑给排水设计现状,对节能减排设计进行了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设计 现状问题 节能减排设计 节水设计

给排水工程包括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给水工程系统由给水水源、取水构筑物、原水管道、给水处理厂和给水管网构成,提供生活生产用水。排水工程由沟道、废水处理厂和最终处理设施三部分构成。

一、建筑给排水设计的现状问题

1、给排水系统水压设计不合理。行业对于建筑中给排水系统的水压设计都有一定的规定,但是如果设计时不做合理规划,以区域内水压要求高、用水量低的用水点作为控制点,很容易出现水压要求低、用水量高的用水点的用水压力高于需要的工作压力,造成实际用水量远高于设计,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和不必要的能耗。这也是在设计中会出现的问题之一。

2、热水系统设计不科学。因考虑初期建设成本,许多项目未采用全循环系统,当人们使用热水时,都要先把系统中的冷水排放掉,这些被排掉的冷水就被浪费掉了。也许每次只有很少的部分被浪费掉,但是每次、每人、每天这样累积计算的话,我们浪费的部分真是大的惊人。

3、设备腐坏,浪费严重。除去当前新建的工程以外,我国还存在着很多年久失修的住宅生活建筑,在多年的风吹日晒中,管道锈蚀、线路破坏,阀门质量不合格,在很大程度上都造成水能资源消失于无形,这种浪费还不同于人们生活中的浪费,它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也很难得到改善

二、建筑给排水节能减排设计分析

1、选用优质的设备。这些设备包括管道、阀门、水龙头,卫浴器具等各种配件。在现阶段的选用过程中,我们一般都是采用塑料管材,不仅是因为它价格低廉而且也有相应的使用规范可以遵循,但是塑料管材的缺点是,在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很容易老化,不仅造成水源泄露浪费,还造成了水源污染。所以有关设计部门应该着力解决该问题,首先可以通过研发新型的管材,如复合管材,并制定相关的使用规范使之可以切实应用到工程中。这些管材环保耐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浪费和污染。其次,管理部门应严抓质量关,许多塑料管材的老化问题,均是厂家对塑料颗粒的配比偷工减料引起的。再次,对于关键配件的质量选择应该尤为严格,如新型阀门、接头等,都应该选用质量过硬设计合理的产品,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最后,要积极选用新型的节能设备。实验证明,节能设备虽然成本较高,但是在节水节能方面确实有普通设备达不到的效果。比如智能马桶,节水淋浴设备,这些节能设备不仅结实耐用,而且美观大方绿色环保。

2、建筑给排水的节能设计。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运行和工作需要巨额的电能和热能的供应量。给排水的增压、差压需要大功率电机运行,热水供应和污水处理需要锅炉房的构件。合理科学的节能设计能够为建筑给排水节约电能和热能使用,提高给排水工程的能源利用率,减少给排水工程运转的废气排放。给排水的能源供应中,应减少使用废气排放量大、利用效率低的煤炭,采用废气排量低、利用效率高的环保能源,比如天然气、沼气,大力支持太阳能加热设备的使用。太阳能是目前最清洁的能源,并且太阳能供暖设备造价适中、操作简单、后期维修护理也很便捷。给排水工程中的热水供应环节应大力支持太阳能设备建设。热水供应主要为西北方城市居民的水暖热水供应。相对于传统的锅炉房集中供暖,水循环流量大,管道设置长,造成热量运输过程的流失和浪费。如果采用太阳能的局域分片供暖,暖气设备利用效率高,加热造价低廉,节省暖气成本,促进给排水工程的绿色运转,减轻冬季供暖的大气污染压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供水设施工艺水平不断前进,促进了给排水设计工程的节能减排。当前较先进的给水加压设备是无负压供水设施。新型的无负压供水设施相较统的变频加压设施能源消耗低五分之一。无负压供水设施,能够将供水系统网络与市政管网络相联系,节省了管道系统工程建设,减少管道铺设距离,对水压阻尼降到最小。无负压供水设施不需要设置水箱,保持了管道水压的一致,减少了水压变频环节,从而减少电力使用。在实施给水时可以对供水单位分压划片,采取分区给水方式。对水压要求高的受水单位,采用局域二次增压,在市政给水管网水压的基础上适当增压,充分利用大网余压,避免大面积增压带来电力的浪费和给水系统工作的高压运转。对热水供应系统也应分区处理,合理设计。

3、建筑给排水的节水设计。建筑给排水受器具和配件影响较大,广泛地应用节水器具和配件,能够实现给排水的节约用水。例如,在地下给水系统与排水系统的管道建设中,尽可能的使用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科学合理地设置通风口和井下格局建设,最大成大地减少电力通风设备的安置和动力风孔的数量。在地下运水管道铺设中,管道分节要依据地下环境状况。对通风效果好、地质条件好的管道网络局域,能够适当减少维护点的建设。对井下环境恶劣、积水深的区域,应增加维护工具暗格箱的设立,维护人员加强护理,加大水压测试的频率,及时发现漏水或低压状况,保证给水的效率。此外,可建立中水循环系统,结合排水系统提高二次水再利用的效率。中水是指工业排放水中的冷却水、民用生活污水中的盥洗排水等。中水具有加工成本低,利用效率高的特点。但中水回用系统投资高、管理繁琐、回报慢,大型中水处理公司还不具有承办资格。所以政府应鼓励小型中水处理公司的投产,加大中水利用率,节省工业用水的成本。水循环系统中的水压也是影响节水的重要因素。

给水系统的水压控制在符合《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标准的基础上,对高层和地下水压应严格控制。高层建筑要保证顶层供水的几本需求,同时地层的水压也要随时检测,避免压力过大造成管道承压系数大,缩短给水管的寿命。超高压也会造成水冲较大,造成用水浪费和漏水安全隐患。公民的节水意识也是影响给排水系统节水的重要因素。针对现在城市建筑高层、超高层建筑林立的情况,自来水管水压较大,水管破裂、水龙头滴水等现象时有发生。公民应提高节水意识,提高生活用水的多次使用,采用节水马桶和节水浴霸,对年久的水龙头要更换和检查,关注水费的月使用,避免漏水造成水表暴涨,造成水资源浪费。

结束语

建筑给排水的科学设计能够降低给排水工程能源消耗,避免对可用水的二次污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给排水设计应着重节能、节水和二次供水的污染防治方面考虑,绿色供水,高效排水。建筑给排水的设计要遵循绿色、环保、高效的原则,利用国家节能减排的优惠政策,大力推广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实现建筑给排水的节能减排。

参考文献

[1]上海现代建筑设计( 集团) 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设计专业图库: 给排水专业[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325 -360.

[2]邵宗义. 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图集―――建筑设备工程设计图集系列[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189 -254

上一篇:用一根针挖一口井 下一篇:敞开心灵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