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清凉胜境文殊界

时间:2022-10-21 10:33:20

从大同一路南去,当眼睛习惯了塞北大地那光秃秃的情景,进入五台山区,会有惊艳之感。

塞北的异数

五台山是塞北的一个异数,峰峦叠翠,苍翠欲滴,一扫沿途的荒凉与贫瘠。汽车不断地向五台山腹地攀爬,几经峰回路转,不知不觉就凉爽起来。习习凉风一扫盛夏的燥热难耐,俨然进入了一个天然的空调房,车上的乘客纷纷把车窗打开。

下车便看到塔院寺内高高耸峙的大白塔。坐同一辆汽车来的游客们开始大叫:“五台山到了!”。其实,客车的终点站只是五台山的中心地区台怀镇。台怀镇是座宁静的小山城,被五台山的五大高峰怀抱着,不仅是五台山寺庙最集中的地方,也是游人聚集的“大本营”。

在台怀镇住下,才发现这个风水宝地的妙处。漫天暑气,似乎全都被五座山峰挡在了外边,整个台怀,成了一个开放式的洞天福地。即使是在烈日下徒步,汗如雨下,只要你到树荫下去歇一会儿,清风徐徐,拂人面颊,像是一条湿毛巾抚过,片刻间汗水全都没了。

正值旅游旺季,台怀镇上熙熙攘攘。夹在人潮中,并不觉得拥挤闷热。台怀是个入世与出世奇妙融合的小城,晨钟暮鼓和流行音乐交织在一起,梵门的清静和喧嚣的市井相安无事。

住在台怀,生活节奏会不由自主地慢下来,悠缓有如那些燎绕的香火,有如叩着等身长头的信徒。白天蹲在五爷庙的戏台前看戏,晚上在夜宵摊喝着啤酒尽享习习寒风,次日再睡到自然醒……循环往复,日子水般流过。

望峰息心

在台怀,山是不即不离的朋友。

五台山就是按东南西北中方位罗列的5个台顶而得名的。5个台顶雄奇险秀,景色千秋,各有擅长。当地有“东台看日出,西台数星星,赏月色,北台观积雪,南台赏花草”的说法。

5个台顶分别建有寺庙,供奉着文殊菩萨的5个法身,佛教信徒除了礼拜台怀镇上的寺庙外,还要登临朝拜五顶文殊,才算是朝圣的最高境界,俗称“大朝台”。“大朝台”的全部行程超过100华里,条件艰苦,需要有较强的体力、毅力和足够的时间。近年来,有越来越多户外爱好者,背着硕大背包在这条被芒鞋踏遍的“大朝台”路上,挑战自我、挑战极限。

五台之间有公路相通,乘坐汽车,可以轻松地“朝台”了。

站在台顶,宛若置身梦中,群峰有如盛开在云海里的佛国莲台。极目远眺,世间烦恼尽悉抛却,不禁生出望峰息心、人生如梦的出尘之感。

没能徒步“大朝台”,终究是种遗憾。所以,登黛螺顶时,我们没坐索道,而选择了徒步。黛螺顶位于镇东陡峭的半山脊上,远远看去,玲珑且秀丽。因为5座台顶的文殊菩萨的5尊法像都集中此处,所以到黛螺顶朝拜就相当于上了5座台项――黛螺顶也因此被称叫“小朝台”。

攀完1080级台阶,总算到了山顶。在这里俯瞰台怀,但见碧树红墙,佛塔金顶,果然一派佛国气象。

心静自然凉

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是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和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古刹晨昏飘香,佛寺早晚金钟长鸣。不管信不信佛,到了五台,看庙就是必不可少的功课。

五台山早在东汉年间就拉开了兴建寺庙的序幕,寺院群规模巨大,寺庙星罗棋布,在北齐时有200余座,至清初续修《清凉山志》收集寺庙 104座。五台山现存寺庙有47座,其中不乏鼎鼎大名的显通寺(与洛阳白马寺同为中国佛教的发源地);南禅寺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被誉为“中华瑰宝”;佛光寺被世人誉为“东方古建明珠”、“亚洲佛光”;五台标志性建筑――塔院寺大白塔,为我国现在元代覆体式塔最高建筑……

徜徉于古老又庄严的佛教寺塔建筑之中,拜谒着一尊尊栩栩如生的佛教雕塑,欣赏着一幅幅异彩纷呈的佛教绘画,守望着阴暗殿堂里参禅打坐的僧人,听着佛教传说、历代高僧的的事迹和千百年来文人名士们留下的诗词歌赋、书画联额……不管抱着何种信仰,内心隐约滋生出另一种清凉。

坐在庙中那条长满青苔的石凳,会不由自主地抛开那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中所积累的压力、迷茫和浮躁,会对眼前那个从赶来朝拜、一刻不停地叩着等身长头的红衣喇嘛生出一种理解的亲近感。不管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有什么不同,但对人生需要一种执着和坚守的理解是一致的。

身居五台山,明白了“心静自然凉”的道理,找到了那种透心彻骨的清凉,获得一份短暂的超凡脱俗的澹泊。

上一篇:魏东林:内化于心 外化于形 下一篇:建设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