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有一番滋味在语文

时间:2022-10-21 09:31:56

别有一番滋味在语文

【内容摘要】多媒体教学引入现代教学技术的电子特技与编辑功能,调动视频信息与音频信息。展示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提高了信息呈现的速度。信息技术恰能提供激发兴趣,陶冶情感的音乐,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是教师的得力助手。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阅读评价,激发了学生阅读交流意识,拓展了师生阅读交流空间,拓宽了学生阅读交流平台。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评价的有效整合,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提高了学习效率,优化了语文阅读教学。

【关键词】信息技术 阅读评价 有效整合

【中图分类号】G623.2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目前的阅读教学,不少学校虽然课内的阅读份量增加了课外阅读也加强了,但阅读教学的评价还没有摆上应有的位置,更谈不上什么完整的科学的评价体系了。而信息技术的方便,快捷,融入于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为我们提供了更强的评价交流平台,加强了我们的课堂阅读评价手段,使我们的阅读评价体系逐步转向加多元化、便捷化、完整化。

一、进行分析点评,激发学生阅读交流意识

分析点评是课堂教学中必须的环节,良好的分析点评有利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有利于教师对自身教学活动的反省并作出恰当的教学决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自主人格健康发展。

阅读教学过程中利用网络教室的点播功能,将一些具有代表性阅读设计及问题在大屏幕上显示出来,鼓励学生分角色读合作解决问题。

如:教学《军神》一课,我首先在屏幕上出示沃克医生和的对话。然后让学生反复诵读,并让学生根据这段话提出问题,在课件上输入。老师通过网络监看,筛选有价值的问题作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告诉学生,可以通过读课文和查阅老师提供的资料库寻找答案,于是把学生引到反复研读课文中来。学生不但能看到自己提出的问题,还能看到同伴提出的问题。由于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当然就有强烈的探究精神,学生经过思考在文中找到答案时的那种喜形于色的愉悦感、成就感,就是教学成功的最好见证。本课文还配有动画或视频剪辑的朗读,通过对这些视频的播放,不但能使学生正确地理解课文,还能解决学生在朗读能力训练中遇到的问题。

二、延迟课堂评价,拓展师生阅读交流空间

课程改革以来,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十分注重对学生的及时评价。各级教育专家们往往也都在强调及时评价,其实,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适合即时评价的,有时延时评价更有效。

传统教学模式中,延时评价指课堂上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时间后,完成思考过程的一种课堂评价方式。而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与人的交流,不再象以往那般单一了。这里讲的延迟评价指的是在课堂阅读教学后借助网络方式,如学生博客,bbs,班级qq群等信息媒体,教师与学生通过这些平台对学生在课堂阅读活动上的一些表现进行延迟反馈的一种评价方式。课堂仅短短40分钟,教师不可能对每一个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那么教师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交流,特别是对于那些在课堂上看不到老师对自己阅读表现进行反馈的同学,教师就可以借助qq、bbs等信息平台针对学生在课堂上对于文本阅读的一些独特见解进行评价,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优缺。这样他们以后的努力方向就会更加明确了。

如在教学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后,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良好表现,我不可能一一点评。因此,课后我和学生利用QQ交流时,我便对在课堂上有良好表现的同学进行肯定和表扬,鼓励他继续这么做,利用网络搜集更多有关鲁迅的资料,开一个鲁迅专讲。这样学生听了我的"迟到"的表扬后,居然兴奋不已,后来这个学生还真得搜集了一大堆有关鲁迅的资料,并让他的父母帮忙打印出来,带到学校和大家一起"分享"。

三、实行"联机评价",拓宽学生阅读交流平台

学生的阅读交流思维与思维的碰撞,单单仅靠课堂上短短40分钟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课堂外的交流。随着时展,网络不仅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且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人们可以不受限制地索取共享网上资源,也可以方便地把自己的信息到网上供大家交流。

课堂教学活动后,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无声无息"的联机讨论。借助网络,学生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体验诉诸于网,老师组织学生交流阅读感受,这既是满足学生的表达欲望,也是给其他学生以启迪的需要。在网络课堂中,同一时间单位内,我们可以组织学生面对面的口头交流,其他学生有意见,即时发表看法,从而产生一种"短兵相接"的讨论氛围,体现传统课堂讨论的优势。全班学生可以针对对方阅读的理解,同时互相各自的评价,极大地缩短了传统课堂中讨论的等待时间。正是在这样的互动、交流、争辩的过程中,发现他人的理解、思维的独特之处,寻找自身不足的原因,并获得修正认识的启示,取长补短,凸显个性。

总之,信息技术直接作用于语文阅读教学,给传统的语文教学注入了盎然的生机,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老师教得生动活泼。达到激情引趣,以情促思,寓教于乐的目的。在语文学科课程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我们完全相信,在轰轰烈烈的语文教学改革中,信息技术将以其它教学手段无可比拟的优势,逐步走进课堂,势必会让语文课堂活起来,学生脑子动起来,语文阅读教学精彩起来。

【参考文献】

1、赵呈领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湖北科技出版社 2006

2、屠 力 《信息技术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浙江现代教育技术 2008

3、汪小刚 《网络课程学习的生态缺失探悉》 中小学电教 2006

4、王晓芜 《中小学教育信息技术发展与实践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5、张丽丽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科学教育 2008

6、江海瑶 《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之关系》 语文学刊 2008

7、李新建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的作用与原则》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8

8、周振程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 中小学电教 2008

9、刘 峰 《浅谈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语文教学》 中小学电教 2008

上一篇:如何提高九年级作文训练的有效性 下一篇:从阅读入手,提高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