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势后酝酿再攻

时间:2022-10-21 09:27:35

值得庆幸的是,四月以来A股的整体表,远强于欧美股市和绝大多数亚太股市。对投资者而言,这几乎称得上是一种幸福,因为很久以来,A股已经沦为“你牛我不牛,你熊我比你更熊”的弱势市场。近阶段表确实在全球可用不同凡响来形容,虽然幸福不可能是永恒的,但我们需要体会市场走强的内在逻辑。

我们注意到,相比3月末开放式基金平均仓位下降4.97%。截至4月13日,开放式基金平均仓位为72.48%;其中,开放式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下降4.44%,从81.15%下降到76.71%;开放式平衡型基金平均仓位下降5.84%,从71.25%下降到65.42%。机构整体仓位已经很低了。换言之,四月以来的市场是顶着股市以及场内最大的机构投资者投资基金不断减仓的双重压力,顽强逼近2400点的!这种有点“异常”的坚强,肯定是有理由的,就像我们在暴跌中很容易选强势股一样,这种该跌不跌的表,说明市场中期趋势将继续向上。

有人可能认为既然基金一直在减仓,说明股市中线趋势堪忧,对此我们并不认同。我们说过,自基金98年正式成立以来,除了03年主导了“五朵金花”行情,其他没有任何一波行情是由基金主导的,06、07年制度性大牛市中,基金大部分踏空,“5・30”大跌之后才开始进场发动行情,并创造了著名的历史大顶6124点。从基金的历史上看,大多数情况,基金所扮演的角色是后知后觉,而随着基金业的高速发展,很多基金经理是06、07年才进入基金的,使得基金管理人队伍年轻化,缺乏应变市场的经验,很多时候不是能力问题,更是经验问题。

有数据显示,今年基金13次仓位变动中,仅四次踏准节奏,正确的比例仅为三成,剩下七成很显然就是反向指标的作用了。因此,不能把基金仓位的变动,作为判断大盘趋势“正向指标”,因为不管历史还是在,基金大多数情况充当的是反向指标!

对于市场中期趋势,最大的动力是来自于政策,我们反复说过,这波行情并不是炒经济复苏,也不是炒业绩增长,这些都不是市场的直接推动力。因为几乎所有投资者对今年的业绩面和经济面都不看好,不然1600点论、1800点论就没市场了,但我们注意到,研究机构所预期的GDP8.1已经兑,但指数仍在2300点上方,至少在还没有看出跌到1800点的迹象。这是因为,市场对此有充分的预期和消化,公布不利的数据的市场打击力度已经开始弱化了。

中国是典型的政策市,这波行情其实就是炒政策预期,不论是股市政策还是经济政策,相当一部分先知先觉的机构资金是相对乐观的,尤其今年是换届的一年,大家对政策的寄望比往年更高。政策面一旦发生变化,市场对经济面、业绩面的预期自然会改善。我们重点分析过,A股市场在二级市场投资者没有取得定价权之前,无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价值投资,如果我们的基金经理们单纯从价值投资角度去理解市场,跑输市场的概率很高。可能熊市更适合他们,熊市中找一些消费股抱团取暖这也许是基金所擅长的。

4月以来市场最大的亮点,莫过于以浙江东日为代表的金融改革概念的炒作,该股在十几个交易日迅速实超过150%的涨幅,可谓牛气冲天,这是场内游资机构的的杰作,基金绝不会有这样的创造力,反观所有基金重仓的金融改革概念股,基本上还是一副熊样子。有人会说这样的炒作是投机,我们会反问:成熟市场就没有投机吗?如果没有投机,股市就会死水一潭,如果都按照PE和PB炒,新兴市场的生命力又在哪里?在我们的认识中,只要是符合管理层制定的交易规则,都是合理的交易。

当然,金融改革概念的炒作从一个阶段角度看,确实已经达到了一个顶峰,短线风险已经开始显,投资者不可盲目追高。对于金融改革概念板块可能出的分化或者调整,是我们短期看大盘调整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该板块是4月以来的主流热点,一旦出退潮,对市场人气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后市板块趋势的变化是值得关注的,特别是新龙头品种的出,可能会减缓板块老龙头品种出震荡,对人气的影响程度。

下周是五一节前最后一周,也是年报、季报风险消化的最后一周,很多绩差年报、季报可能集中公布,对市场的影响依然存在,这会造成短期市场的波动。但与此同时,从五一节后开始,市场基本上就没有业绩压力的困扰了,所以,下周是业绩利空释放的最后一周,节后市场将迎来利空出尽的轻松感。

我们分析过,三浪很可能是“逼”出来的,其中最重要的逻辑是,经济危局逼经济、货币政策放松,经济、货币政策放松加上股市政策扶持,很可能把三浪“逼出来”,所以,市场对于未来经济、货币政策以及股市政策有很高的预期。比如说货币政策,在3月新增信贷超万亿之后,本周央行有关负责人再度表示适时采取下调存款准备金等多重手段释放流动性,该负责人称下一步将灵活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综合考虑外汇占款流入、市场资金需求变动、短期特殊因素平滑等情况,合理采取有针对性的流动性管理操作。如通过适时加大逆回购操作力度、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央票到期释放流动性等多种方式,稳步增加流动性供应。这种表态与我们的预期是相符的。4月是二季度的第一个月,下周为4月的最后一周,市场对于降准的预期依然在起作用,所以,有这样的预期可以有效封堵市场的调整空间。

同样是金砖四国的印度,其央行本周宣布,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将该国基准利率大幅下调50个基点,为三年首次降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目前虽然看不到国内降息的理由,但我们可以联想到很多刺激经济软着陆的措施,很可能会陆续出台,比如说,降税、适当加大水利、高铁等领域的建设、更大范围的金融创新改革等等,如果市场达成这样的预期,加上股市政策扶持,三浪的机会依然存在,所以我们对中期趋势依然看好,预计在5月中下旬之前,市场不会有太大的调整风险。

我们在肯定趋势的同时,也不能完全漠视短线可能存在的调整风险,尽管预期指数调整空间有限,但对于那些涨幅较大的题材股,可能会造成明显的影响。

对于可能发生短调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理解,其一,主流热点金融改革概念板块的龙头品种短期涨幅过大,有调整的要求,板块内部分化即将显。其二,下周是年报、季报的最后披露阶段,可能会出绩差公司集中披露的局面,加上五一长假在即,市场谨慎情绪观望情绪有所抬头。其三,技术角度看,2400点也有一定压力,我们分析过本轮上涨如果从反弹角度看,大概幅度是100点-150点,2400点就是反弹的上限,即使2400点不是顶,也需要一个技术休整的过程,毕竟目前日线指标已经进入到超买区。其四,这轮始自2240点的上涨,到本周四已经是13个交易日,周期上看也有短期震荡蓄势的要求。

总之,下周市场存在一定调整压力,预计空间相对有限,但个股风险将会出差异化,换句话说,指数可能跌幅不大,但个股风险可能会大得多。操作上宜采取避高就低的策略,那些已经涨幅较大的题材品种应该采取卖出动作,那些低位优质的成长股则可逢低吸纳。基于对五月行情的乐观预期,建议大家持股过节,下周是调整持股结构的关键一周。

(作者系深圳芙浪特首席策略师)

上一篇:短炒题材 长握地产 下一篇:稳中求进找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