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羟基苯乙酸对酪氨酸酶作用机理研究

时间:2022-10-21 08:20:06

4―羟基苯乙酸对酪氨酸酶作用机理研究

摘 要:本实验研究了4-羟基苯乙酸对酪氨酸酶的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低浓度条件下,4-羟基苯乙酸对酪氨酸酶具有激活抑制作用;在高浓度条件下,4-羟基苯乙酸对酪氨酸酶具有抑制作用。

关键词:酪氨酸酶 4-羟基苯乙酸 激活作用

中图分类号:Q3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1(a)-00-01

酪氨酸酶(Tyrosinase),又称多酚氧化酶,是一种含铜金属酶,广泛存在于细菌、真菌、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哺乳动物等生物中,并存在于生物界系统发育阶段的各个水平。一般认为,羽毛,毛发,眼睛,昆虫表皮,种子等呈现出黑色、褐色、浅黄色等色素,都是酪氨酸酶作用的结果。酪氨酸酶的产物黑色素具有抗紫外线、清除自由基、抗病毒等重要功能。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可利用黑色素制备相应的抗体来治疗与酪氨酸酶表达相关的疾病。因此,国内外很多学者都致力于寻找具有特异的、高效的酪氨酸酶作用物,研究其抑制或激活的作用机理和动力学。该文以4-羟基苯乙酸作为效应物,研究其对酪氨酸酶催化反应的影响及作用动力学,得到有关动力学参数,为酪氨酸酶抑制剂和激活剂的分子设计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实验方法

1.1 材料及仪器

蘑菇酪氨酸酶(Mushroom tyrosinase)购于Sigma公司,总活力为50 KU。L-3,4-二羟基苯丙氨酸(L-DOPA)购于上海斯高勒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对羟基苯乙酸、磷酸氢二钠(Na2HPO4)和磷酸二氢钠(NaH2PO4)等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仪器为上海UNICO公司UV-2102PC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1.2 酪氨酸酶酶活测定

以1.0 mM L-DOPA为底物。先将0.6 mL 5 mM的L-酪氨酸(溶于pH 6.8的Na2HPO4-NaH2PO4缓冲液)溶液置于石英比色皿中,加入2.28 mL pH 6.8的Na2HPO4- NaH2PO4缓冲液,置于30 ℃恒温水浴中恒温10 min,加入90 μL含不同浓度的4-羟基苯乙酸溶液和0.8 mg/mL酪氨酸酶水溶液,测定OD475。此测活体系中,酶的终质量浓度为1.0 μg/mL。

2 结果与讨论

2.1 4-羟基苯乙酸对酪氨酸酶的影响

如图1所示,固定酪氨酸酶催化反应体系中的终质量浓度为0.55 μg/mL,底物L-DOPA的浓度为1.0 mmol/L。结果表明,在4-羟基苯乙酸浓度在10.0 mmol/L以内,对酪氨酸酶催化氧化L-DOPA起激活作用,并且激活作用随4-羟基苯乙酸浓度的激活程度是先增加后下降,在2.0 mmol/L浓度左右,酶催化活力变为原来的2.4倍。当酶催化反应体系中4-羟基苯乙酸的浓度超过10 mmol/L,4-羟基苯乙酸对酪氨酸酶起抑制作用,当4-羟基苯乙酸浓度为15.0 mmol/L时,酶催化活力变为原来的20%。

2.2 4-羟基苯乙酸对酪氨酸酶作用机理分析

黑色素的合成途径一般被分为两个阶段:远端步骤和近端步骤。近端步骤包括单酚和/或邻-二酚的酶氧化,由含铜酪氨酸酶催化形成邻醌;远端步骤包括化学反应和酶反应,最终合成黑色素。(见图2)

在双酚酶催化循环中,还原态酶(Emet)与双酚(D)非共价结合,双酚上的羟基被亲核试剂进攻释放出2个H+,生成的复合物Emet-D分解释放出醌(Q)、水和脱氧态酶(Edeoxy)。

Edeoxy结合氧气生成氧化态酶(Eoxy),Eoxy可结合单酚也可以结合双酚,结合双酚后继续进行双酚循环,双酚与氧化态酶非共价结合,双酚上的羟基被亲核攻击,释放出2个H+,同时双酚与铜离子形成分子轨道共面,研究已表明,分子轨道共面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是必需的,生成复合物Emet-D并分解释放出酪、水和还原态酶,完成循环双酚在此循环中不断被氧化成为醌,如图所示。

3 结语

通过酶动力学手段,筛选酪氨酸酶高效的激活剂4-羟基苯乙酸,并总结出相关的构效关系,为进一步设计和改造得到新型高效的酪氨酸酶作用物奠定了基础。

上一篇:导向管连接螺栓开孔后的控制棒落棒缓冲计算 下一篇:浅谈农村初中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