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婆婆去改嫁

时间:2022-10-21 08:03:13

他们是一对半路夫妻,58岁的张光明和57岁的郑家义都丧偶,经人介绍,两人于1998年10月相识,并结成夫妻。在共同走过的12年里,这个组合家庭中还有一位特殊的成员――郑家义前夫的母亲明振青,一位即将年满百岁的老人。在这样一个重组家庭中,没有所谓的争吵和矛盾,张光明和郑家义尽心尽力地照顾着老人,一家人过得和和睦睦。将他们紧紧相连的,正是爱和善良。

1996年年初,郑家义的丈夫因病去世,留下了三个孩子和84岁的老母亲。那时日子过得很难,娃娃还没成人,婆婆年龄也大了。

1998年,张光明的前妻因病去世,留下了两个需要抚养的儿子。

1998年10月,张、郑二人经人介绍,相识、相知,并生活到了一起。张光明第一次去郑家义家时,那天早上天下着细雨。张光明来到郑家,看到屋子里面漏雨,而老人还在厨房做饭。“要是把郑家义接走了,没有人照顾婆婆怎么办?”想到这里,张光明决定将老人一块儿接走。

在取得婆婆的同意后,由于行动不便,张光明硬是背着婆婆走了一里路来到了自己家。尔后,他与郑家义就成了家。

因为有着相同的经历,张光明很理解郑家义,也把婆婆当成自家人看待。张光明话不多,但是他的细心时时感动着郑家义。每年冬天,张光明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厨房生火。生火不是做饭,而是给婆婆准备“烘儿”,等婆婆起床以后,让她取暖用。

前几年,婆婆身体还很好,还能帮忙做家务。婆婆还能活动时,每天都会帮家里切猪草、喂猪。婆婆还是个热心肠的人。家门前院坝里种着一棵橘子树,每到橘子成熟时,她就会爬到树上摘橘子,但橘子不是给自己吃。婆婆摘好橘子坐在门前的公路边,看到有邻居路过,就把橘子给邻居吃。

2008年10月,又到橘子成熟时,婆婆独自一人爬树摘橘子,突然张光明在屋内听见了砰的一声闷响。他跑出门一看,婆婆从树上摔了下来,左手掌鲜血直冒。张光明赶紧背着婆婆跑去乡卫生院。经检查,婆婆身体无大碍,但左手掌缝了9针。婆婆伤势好了以后,张光明再也不让她爬树摘橘子了。

不仅是张光明对婆婆好,他的孩子对婆婆也好。张光明的大儿子和大儿媳妇都在沿滩城区打工,每天干完活就回家,家里的菜都是他们买。考虑到老人牙不好,儿子和儿媳还常给老人买蛋糕和香蕉等软食。

张光明的小儿子在浙江打工,每次回家时都会给婆婆50元零花钱,去年小儿子忙工作没有回家过年,就叫一起打工的同乡给婆婆带了钱回来。

郑家义说,生活在这样一个相互关爱的大家庭里,她感到很幸福。

婆婆原本有五个女儿,两个儿子。但因家境贫寒,大儿子在小时候就送到了别人家,只剩下了郑家义的前夫。郑家义前夫去世后,郑家义本来想把婆婆送到小姑子家,但婆婆不愿意,一定要和她生活在一起。前夫在世时,有次郑家义因为忘记做饭,被前夫说了几句,没想到婆婆出来给她撑腰,这让她十分感动,这也成了她要孝敬婆婆的理由之一。

提起张光明和郑家义的孝心,丰收村人尽皆知。张光明家的隔壁是村民王林开的药店,“只要老人一有点不舒服,张光明就会来店里买药。”王林说,张光明对老人好,邻居们都知道,都打心眼里佩服这位有孝心的“女婿”。

张光明自言,他们是一个组合家庭。但在这个家中,没有看到拼凑的痕迹。婆婆住的那间屋子,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床上叠着整齐的红色凉被,挂着蚊帐。虽然婆婆行动不便,但她很喜欢热闹。考虑到婆婆年事已高,行动不方便,郑家义就想把饭做好后给她送到屋里吃,但婆婆就是不同意,要到饭桌上和大家一起吃饭。其实,婆婆的心思郑家义懂,就是想一家人团团圆圆。

不仅是郑家义看出了婆婆的心思,张光明心里也十分明白。9年前,婆婆过90岁生日那天,张光明特地为婆婆做起了坝坝寿宴,请了20多桌亲朋好友来为婆婆祝寿。看到那么多人来为自己祝寿,婆婆乐得合不拢嘴。

“明年,婆婆就100岁了,等她过生日时,我再给她办一下。”张光明的话简单明了,人能活到100岁不容易,婆婆喜欢热闹就应该尽量满足她,让婆婆的晚年过得幸福。

(无明摘自《自贡晚报》2011年8月17日)

上一篇:爱的十万个是什么 下一篇:婴儿有不出生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