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市后药品再评价立法的思考

时间:2022-10-21 07:00:34

关于上市后药品再评价立法的思考

摘 要 目的:促进上市后药品再评价制度的法制化进程。方法:阐述上市后药品再评价立法的必要性,并在比较日本和美国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上市后药品再评价立法提出建议。结果和结论:要建立完善我国上市后药品再评价制度,就需要不断推进其法制化、规范化进程。

关键词 上市后药品 再评价 立法

中图分类号:R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08)03-0116-03

近年来,药害事件的出现使得上市后药品再评价制度备受关注。上市后药品再评价是指依照法定程序,对上市后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进行系统评价并得出再评价结果的过程。上市后药品再评价是政府职能部门开展药品上市后监管的主动行政手段,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对特定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作出客观评价,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采取行政处理措施提供依据。同时,上市后药品再评价的结果还可以为指导和规范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建议,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相关药品政策提供依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建后,充分认识到上市后药品再评价对保证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意义,从实际出发总体设立了上市后药品再评价制度,但因缺少具体实施细则而略显苍白,事实上只有靠法律的强制、引导和规范,才能完善并确保上市后药品再评价职能的实现,才能保证制度得以落实并保持稳定和持久发展。

1 上市后药品再评价立法的必要性

1.1 上市后药品再评价全面性和长期性的需要

上市前的评价是在有限条件下对药品安全性和疗效作出的初步评价, 只是药品进入市场的准入评价。显然,药品上市之后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需要加以管理,并且需要对这些问题从技术上进行分析、评估,找出症结所在。“完整的药品评价应贯穿于整个药品的生命周期” [1],上市后药品再评价工作就是对上市前评价的延续、补充和完善。

根据上市后药品再评价的内涵,不难发现上市后药品再评价主要体现在对上市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再评价,并为药品的研发、经营和使用提供依据。其中,药品安全性评价对上市药品是必不可少的,是上市后药品再评价的主要内容,主要考察经长时期应用药品发生的不良反应,以及停药后发生的不良反应,同时研究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比如机体、剂型、给药方法、药物相互作用等对发生不良反应的影响。而药品有效性的评价,是指对药品上市后在广大患者中应用的有效率、长期效应或新的适应证以及临床应用中存在的可能影响药品疗效的各种因素作出的相应评价,比如治疗方案、患者年龄、生理状况、合并用药或食物等对药品疗效的影响情况。

上市后药品再评价的长期持续性和全面性决定了这项工作势必会涉及多个组织及人员的参与,要保证再评价各环节工作能够流畅地开展,就不得不细化、完善相关规定,用法律手段来保证上市后药品再评价制度的顺利实施。

1.2 保证现有规定发挥效力的需要

《药品管理法》及《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中已经原则规定了上市后药品再评价制度,为上市后药品再评价立法提供了法律依据。《药品管理法》第三十三条提出:“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药学、医学和其他技术人员,对新药进行审评,对已经批准生产的药品进行再评价。”《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一条提出:“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已批准生产、销售的药品进行再评价,根据药品再评价结果,可以采取责令修改药品说明书,暂停生产、销售和使用的措施;对不良反应大或者其他原因危害人体键康的药品,应当撤销该药品批准证明文件。”明确了上市后药品再评价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进行,但至今为止尚无相关法规对上市后药品再评价制度进行具体规定。

上市后药品再评价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不良反应监测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目前的评价工作绝大多数是对出现安全性问题的药品进行独立研究(不良反应监测),目的单一,缺少规范,研究的人力、物力资源分散[2]。近年来,为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我国加强了对上市药品的监测。在《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中规定了对新药给予上市后不得超过5年的监测期,在此期间内对新药的生产工艺、质量、稳定性、疗效及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严密监督。另外,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还通过颁布《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医疗卫生机构具有履行不良反应报告义务。但《办法》仅仅是用来规范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监测制度,监测结果并不能作为判定医疗事故的依据,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办法》对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实施也没有作出刚性规定,还主要是依靠行政推动,制度化管理力度不足,对其上报行为的行政约束力往往要视单位领导的重视程度而定,报与不报、报好与报坏,缺乏衡量的标准,使得某些单位对不良反应监测的报告只有数量的限制而没有质量的约束[3]。要使这一制度切实可行,就需要对上市后药品再评价制度全面推行法律化,靠法律来规范各利益主体的权利和义务,靠法律的强制力来保障制度的实施,客观、综合地评价上市后药品,以提出科学规范的指导建议。

1.3 完善ADR监测促进再评价制度操作性的需要

我国上市后药品再评价工作刚起步,目前主要工作重心集中在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监管。《药品管理法》第七十一条规定,国家实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必须经常考察本单位所生产、经营、使用的药品质量、疗效和反应。发现可能与用药有关的严重不良反应,必须及时向当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办法》还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进行了相对细化的规定,但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性仍然不强,经常会出现一些超出规定的缺口。

比如,医疗机构对已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不报告或者不及时报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无权查处,须移交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处理,使得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难以及时掌握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信息。另如,《办法》第十五条、第十六条对于监测期内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了规定,但药品是否在监测期内,从药品批号上无法看出,评价者难以确定该可疑不良反应是否应该上报。再如,《办法》对药品不良反应评价主体的任职规定是笼统的,虽然在第十条中对评价主体的资格有要求,但并不是针对基层单位上报人员的主体资格。目前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的上报主要由医疗机构承担,但对最易发现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医疗机构的约束力却不大[3]这些立法上的纰漏使得《办法》的操作性大打折扣,因此要完善不良反应监测等上市后药品再评价制度,就必须强化制度的操作性,在立法中对各方的职责作出明确规定,为制度的实施提供法律依据。

2 发达国家的启示

日本1967年成立了全国性药物监测系统(NDMS),开始实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制度,在加入WHO国际药物监测和推行普通药房监测制度后,1979年首次以立法的手段确立了“药品上市后监测制度(PMS)”,并将该制度正式列入《药事法》,成为第一个以法规形式要求制药企业开展药品上市后监测的国家。PMS具体包括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再审查制度和再评价制度三个方面。其中再评价制度是以确保药物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目的,根据医药学的最新学术水平对已经批准上市的全部药品进行重新评价的制度。任何一个药品只要还在生产、销售、使用,就必须不断进行再评价,对评价结果不合格的药品,政府将撤销其生产、销售和使用的权利。1991年日本公布了药品上市后监测实施标准(GPMSP,Good Post-Marketing Surveillance Practice),作为厚生省药物局通知的行政指导,GPMSP为保证药品上市后监测制度的实施提供了可具操作性的规范。1997年3月伴随《药事法》的修订,厚生省了《关于药品上市后监测的省令》(第10号令),同年4月开始实行新的GPMSP。新GPMSP是以政府法令的形式颁布的,根据法令规定,违法者将受到刑事处罚[4],开始彰显了法律威慑力对药品再评价制度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美国有关上市后药品再评价制度的规定被纳入到《美国联邦法典》(CFR,Code of Federal Regulations)中。《美国联邦法典》是一部综合性的法律汇编,汇集了联邦政府的所有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由被授权部门组织制定并定期进行修正。各部门立法大多采用“开放式”立法的模式,被授权机关在制定这些法规和规章时,要首先拟定草案,然后在《联邦公报》(Federal Register)上向全社会征求意见进行修改,最终收录到《美国联邦法典》中。法典的章目按照规范的内容体系不同分成50编(title),第21编汇总了有关食品与药品方面的规定,其中第314章详细规定了药品上市后报告程序和报告要求,报告内容包括新药申请的警戒报告和年度报告。年度报告要求申请者每年应在规定时间内,向FDA报告上一年度可能影响药品安全性、有效性的有关信息或摘要 [5]。FDA 将根据年度报告决定是否要采取一定措施,以保证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 建议

3.1 通过立法不断细化规则

纵观日本上市后药品再评价制度创立发展的过程,不难发现,日本上市后药品再评价制度的法制化进程正是开始于制度框架的大致搭建,经过不断细化、完善,明确评价内容和具体操作规范。 上市后药品再评价立法不单单是一部法律而是一个体系。我国政府部门不妨借鉴日本这一经验,一方面,通过制定《上市后药品再评价管理办法》或《上市后药品再评价管理条例》来发挥统领全局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颁布配套的政策规定和实施办法;另一方面,通过理顺与现有规定的关系,对存在矛盾或不协调的地方,及时修改、查缺补漏。

3.2 立法中明确违法责任

法制建设是保障上市后药品再评价制度实施的内在要求,完善相关立法有利于保证安全用药,促进合理用药。法律责任的明确规定是保证义务主体履行义务的必要前提,缺少罚则的法律对义务主体缺乏约束力。因此要保证药品上市后再评价制度的顺利实施,就要像美、日等发达国家那样用刚性的规定来制定规则,明确义务主体的法律责任,发挥法律的效力。

3.3 采用“开放式”立法程序

在立法过程中,为了确保法律的公平性和可操作性,政府部门可以借鉴美国“开放式”立法的先进经验,广泛征求意见,争取在实现上市后药品再评价制度的目标的同时,又能兼顾各方利益,进一步明确各级药监部门、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卫生机构的法律责任,对违反上市后药品再评价管理规定的行为给予严厉惩治,以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 曹立亚,张承绪,郭晓昕,等.关于我国药品上市后评价技术工作的思考[J].中国药物警戒,2006, 3(1): 1-5.

2 刘佳,吴晔,程冬榕.制定我国《药品再评价管理办法》的法律依据及有关问题分析[J].中国卫生法制,2005, 13(6): 10-11.

3 杜广清.药品不良反应评价体系相关问题及对策初探[J].中国药事,2007, 21(1): 31-32.

4 吴晔,颜敏,李少丽.日本药品上市后监测的立法过程及对相关行业的要求[J]. 中国新药杂志,2000, 9(2): 78-80.

5 陈永法,刘平羽,张成绪.建立与完善我国药品再评价体系的研究[J].西北药学杂志,2005, 20(3): 131-133.

(收稿日期:2008-02-22)

上一篇:上海市药包材质量现状和监管对策 下一篇:我国实施药品召回制度面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