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控面积法在计算剩余储量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21 06:49:18

井控面积法在计算剩余储量中的应用

摘要:在油田开发中期,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是油田开发调整及挖潜的关键。本文以大庆榆树林油田升382井区为例,介绍了一种研究周期短、易实现、精确程度高的、定量化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的方法,为开发调整建议的正确制定打牢基础。

Abstract: In the mid-term of oilfield development, it is key to research the remaining oil distribution for oilfield development, adjustment and top potential. This paper takes the 382 wells in Daqing Yushulin Oilfield as an example, introduces a study method of remaining oil distribution with short period, easy achievement, a high degree of precision,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djusting advice.

关键词:井控面积法;单井地质储量;剩余油

Key words: area method of well control;single well reserves;remaining oil

中图分类号:TE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3-0070-01

0 引言

目前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方法主要有定性和定量两大方面。其中定性研究主要是从微构造、沉积微相及储层非均质性研究入手确定剩余油的控制因素,并结合油田开发效果评价、井网条件、油水连通关系等定性分析剩余油分布规律,该方法优点是研究相对简单,缺点是不能定量的计算剩余储量。定量研究主要是先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再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该方法优点是可以做到定量计算剩余储量,缺点是研究周期较长、工作难度较大。因此,本文以大庆榆树林油田升382井区为例,充分考虑两类方法的优点,应用井控面积法计算单井控制的地质储量,并对注水井控制地质储量进行劈分,再通过油井储采关系定量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

1 影响单井控制地质储量计算精度的要素

应用容积法计算地质储量时,如果单井控制面积内的有效厚度按井点实际钻遇的有效厚度取值,原油密度、体积系数取定值,那么影响单井控制地质储量计算精度的要素就只有单井控制的含油面积、单井层段有效孔隙度和含油饱和度。升382井区为300×300m反九点注水方式的正方形井网,主产层位为扶杨油层。在钻井的过程中,为避免主力油层钻遇断层或地面因素无法达到钻井条件,往往将设计的规则井位进行微调,移动距离大多在20-60m之间,因而形成相对不规则井网。在利用井控面积法确定各单井控制面积之前,首先需要确定沉积单元含油边界。升382井区扶杨油层共划分51个沉积单元,含油边界在应用实钻井校正后的沉积单元构造图上圈定。具体原则为:遇断层则以断层为储量计算边界;当边界与已提交储量区相接时,将已提交过储量区边界线作为储量计算边界线。在已开发井区,边界以开发井外推半个开发井距作为储量计算边界。在此基础上劈分单井控制面积,即将单井至邻井距离的1/2范围内的面积做为单井控制面积,各井所能控制的面积大小随井距而异。具体方法如下:①将最邻近的井点依次连接成三角网,作每个三角形的中垂线。②取中垂线划分单井控制面积。若中垂线之交点落在三角形之外,则以三角形之中点连线,把某一口井为中心的最邻近的三角形的中垂线之交点或三角形的中线(对钝角三角形情况)之交点,连接起来就构成了这口单井的控制面积。

单井所控制面积内储层的有效孔隙度和含油饱和度则由参数拟合公式计算得来。利用升382井区内取芯分析数据,确定出参数拟合公式:Por=-43.922+0.20?鄢t(1)

So=1-10^(-0.795-1.142Log(Por)-0.477Log(Rt))(2)

式中:t为声波时差;Por为有效孔隙度;Rt为地层电阻率;So为含油饱和度。

在上述参数时,首先进行曲线校正,校正后只保留有效厚度对应部分曲线值,其它的曲线数据按沉没处理。从而消除了泥质及钙质的对拟合结果影响,保证了参数计算的精度。另外,若单元内发育两套油层,有效孔隙度按有效厚度加权来确定。含油饱和度按有效厚度、有效孔隙度加权来确定。

利用上述方法确定储量参数后,沉积单元内钻遇油层的每口井对应的控制地质储量就可以利用容积法计算出来。单井控制地质储量等于该井各沉积单元控制地质储量之和,总储量等于井区内所有井地质储量之和。利用此种方法计算升382井区总地质储量为646.40×104t,这与传统方法的计算结果相比增加了36.81×104t。

2 油井控制地质储量的确定

求出单井地质储量的目的是研究单井剩余油的分布规律,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挖潜调整措施。在计算单井剩余油之前,需要将水井所控制的含油面积内的地质储量劈分到采油井上,因为水井这部分储量会随着水井的注水开发流动到油井中采出。地层系数是指油层有效厚度与有效渗透率的乘积。其值越大,油层物性越好,出油能力和吸水能力越强。单元内井组具体储量权衡劈分系数公式如下:

式中:Mi为油井单元储层地层系数;Ri为油井与中心水井的距离;n为沉积单元内水井周围连通的油井数;i为与水井连通的某口油井;Ci为油井劈分系数。则沉积单元内油井累加的地质储量就等于水井控制的地质储量乘以油井的劈分系数。从公式(3)中可以看出,油井地层系数越大或距水井越近,其累加的地质储量就越多。

3 油井剩余储量的确定

水井储量劈分后,用累加油井地质储量减去油井截止目前累计产油量得到剩余地质储量,即剩余油。对升382井区所有油井剩余油进行分级统计,可以看出随着剩余油的增加,平均单井有效厚度、有效孔隙度、含油饱和度也在相应增加,说明剩余油富集区储层的发育状况及物性参数也是相对较好。升382井区剩余油以条带状分布,主要富集于油井排及油井列。部分水井也存在一定量的剩余油,主要是水井未射孔或储层发育较孤立。建议该区措施工作量向油井剩余油较富集的井倾斜,以保证措施效果。对剩余油比较富集这部分水井进行补孔,增加井区水驱控制程度。

4 结论与认识

①应用井控面积法计算单井控制储量,再通过储采关系分析剩余油分布规律的方法充分考虑到储层平面、层间的非均质性、开发井网井距等因素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定量分析剩余油精度高,有利于进行油田开发调整。②利用井控面积法较传统容积法计算总地质储量更为准确。

参考文献:

[1]裘怿楠,陈子琪.油藏描述[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

[2]陈永生.油田非均质对策论[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

上一篇:我国高校国防教育现状浅析 下一篇:LED广告信息更新系统的设计及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