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恋33 天》后遗症光环之下,谁该哭泣?

时间:2022-10-21 05:48:03

《失恋33 天》后遗症光环之下,谁该哭泣?

低劣跟风效应

关键点:《失恋33天》作为一部小成本的爱情影片,并没有高深的叙事技巧以及扣人心弦的核心价值观,它的成功在于依靠“神棍节”档期,以及当下社会围攻失恋话题的欲求。《失恋33天》,真的那么好么?它会成为不靠谱的楷模进而变成误导后续的电影市场么?

业内人士:资深电影宣传小周

首先,这部片也不是烂片,所谓烂片是导演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的片子。这部片子明显是在走文艺小清新路线。它的成功肯定会影响到网络小说版权的销售,网络小说版权会炒得比较厉害,因为网络小说有群众基础嘛,就像《喜羊羊》一样,《喜羊羊》多烂一部片啊。《失恋33天》的作者也许也会接着写第二部片,成败论效应嘛。加上这部片把男女主演也提升上来了,是一种相互成就,最重要还是一个液态的流程,从投资到制作是不是理性其实是决定了影片是否会成功的一个很大因素,《失恋33天》只是个例。

媒体人士:《安邸AD》资深编辑S

《失恋33天》就是个电视剧,这种电视剧题材在电影银幕上的成功,可见中国观众对电视剧的爱有多深厚,深到很多电影都羞于面对这种厚爱。我觉得是当下剩男剩女太多了 情感危机的空虚造就了这种观影心理,况且电影工业化生产以来真的不是一个多么神圣的东西,对待电影取决于我们自己的态度,电影在我心目中,是一种定位比较模糊的东西,既是很大众化的艺术,也是很艺术的消费品。

电影不重要,宣传是王道

关键点:《失恋33天》带出了电影营销的一个重要方面―新媒体营销。在影片没上映前就已有噱头在微博上被不断地转发,而依靠口碑效应已是后话。这匹突然杀出的黑马,会在电影营销方面出现“红旗屹立不倒,带动彩旗飘飘”的形式大于内容的电影运作方式吗?

业内人士:资深电影宣传总监阿Ken

微博营销肯定是电影营销以后的一个重要方面,《失恋33天》的宣传团队已经把网络媒体变成传统媒体在用了,他们在微博投入很高,用了很大一笔钱,有百万粉丝。网络营销带来最明显的一点就是水军的出现,现在片方来找电影宣传公司通常第一句话都会问:“你有水军吗?”天啊,如果靠水军能成就一部电影的话,太悲哀了。去时光网、豆瓣网刷分都是太常见的事,都不知道是骗谁。这其实反映的是一个心态浮躁的问题,想走捷径,作品弄好才是王道。

媒体人士:某电影刊物记者大花

现在的电影市场都是看什么赚钱就一窝蜂地做这个,宣传、发行、营销环节复制和模仿都不可避免,甚至会影响到媒体,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负面影响就是盲目跟风把个性当共性,正面影响是小成本电影有新的发展方向,传统媒体会得到弱化,把资金投入到新媒体运作是一种可取方式,没有大明星大导演的电影是很难推的,但新媒体有各种方式,微博不需要出现大咖,一个好的创意就能得到很多人的转发。

对技术的漠视,停留在初级阶段的尴尬

关键点:遥看好莱坞电影,无论是3D设计还是银幕上的表情捕捉,在玩的已经是对技术的追求,而中国电影还在追求迷离的小清新小文艺,可以说是技术上的倒退,但中国电影也出现过技术性的大烂片,这种种现象对于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电影来说,都是两极分化的一种表现?

业内人士:电影发行公司工作人员阿星

这个问题在客观主观上都有,是大的分歧的问题,好莱坞有3D,但国产电影连2D都没做好,最早时候徐克的《蜀山传》,从技术上来说是很棒的,但这个片被骂得不行,是因为故事没讲好,内容不好形势好也白搭。

媒体人士:某报电影线记者喵喵

中国式大片现在也只有第五代的一些导演在玩,但是玩得很失败,电影的技术革命在中国并没有发生,这是一种悲哀的现象。《失恋33天》这部小成本影片创造了3亿票房,是很多投资几个亿的电影都达不到的一个盈利状况,这确实对年轻导演是一种激励,但绝对不是万全之策。电影要进步,中国电影现在连电影的情感、叙事进步都没有达到,更别说去追求科技进步,如果认为《失恋33天》是国产片新出路,那么不是丢了西瓜捡芝麻,就是西瓜丢了芝麻也没捡着。

同步大片是否会有采取不同期上映策划的倾向

关键点:中国式小片《失恋33天》在排片上打败了《铁甲钢拳》和《丁丁历险记》,就国外大片来说,推迟上映和同期上映区别不大,甚至在中国同步上映有时还有危险,这次《失恋33天》扰乱了秩序,这会不会导致以后进口大片不同步上映的问题?

业内人士:院线宣传人员阿栋

《铁甲钢拳》的宣传做得不给力,同步大片,像派拉蒙、哥伦比亚、迪斯尼这些公司并不是很注重在内地的宣传,客观上人手不够,主观上并不care内地市场,只是占住,如果真的在内地有票房需求,以这些公司的能力,宣传做出来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它没有宣传压力,市场份额任务也会有,只是面子上好不好看的问题,一部外国的分账大片,在国内也就是几百上千万美金的收入,如果在内地有一亿的票房,换成美金也就不到两千万,再分一个三分之一,才几百万美金,这个比不上北美一周的票房,所以不存在进口大片在中国不同步上映的问题。

媒体人士:某网站电影频道编辑小武

国外的片方或者发行方会在意到中国百年不遇的这次“神棍节”现象吗?想必是不会的,在意的也许是院线,因为有分账制度嘛,国内院线的损失比国外的严重。同时看了《铁甲钢拳》、《丁丁历险记》和《失恋33天》的人一定都觉得前两部比后一部好,只是《铁甲钢拳》这片子的中文译名太不讨喜,会让人误解为是一部俗片,不像《失恋33天》那么标题党对中国观众胃口。

上一篇:新世代唱作人五虎将 下一篇:零门槛的复制比跟风更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