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片“失恋”何以干掉大片“丁丁”

时间:2022-08-26 11:17:32

11月15日,事先曾在不少媒体上做重点报道的好莱坞大片《丁丁历险记》首映遭到冷遇,据说有影院经理们高呼“上当”。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边《丁丁历险记》日场、晚场均是门可罗雀,在所排场次并不高的情况下,上座率也并不高;而那边已经上映数日的《失恋33天》却依然保持着高上座率和高排场次。国产小片《失恋33天》干掉好莱坞大片《丁丁历险记》,这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事在中国就这么成为了现实!

《失恋33天》的票房已经超过两亿,甚至有人已经对“奇迹”二字大开血盆之口,称黑马不是奇迹,连续干掉好莱坞大片也不算奇迹,真正的奇迹是它还将一路走下去、它还要干掉接下来的《金陵十三钗》、《龙门飞甲》……哈哈,张伟平口中的十亿票房打底,其实说的是《失恋33天》……越荒诞,越奇迹;越奇迹,越壮观!

跟在比利时留学多年的朋友说起这件事,他不但不敢相信,还对国产影片的质量产生高度好奇,难道它如今不再是国足的难兄难弟而是一路杀了出来,与刚刚痛失世界杯出线权的国足比起来难道国产电影的春天来了?

结论当然不是,即便你再客观细致地分析《失恋33天》的成功,也难以再在下次同样复制一次成功,也就是说这部国产小片的成功既非质量上的爆炸式的提升,也非有规律可循的商业化运作,所有巧妙、机智、天时地利加一起都不如“偶然”这两个字的作用大。在高度文明的欧洲国家,那里的观众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和欣赏文艺作品的品位,看什么不看什么他们心中有数,而我们的大多数观众还处于盲从阶段,大家都热议的那自己也要关注,都说好的那我也一定要看看,而自己到底喜欢什么、需要什么其实还都是一片白茫茫的荒野。至于我们容易被轻浮廉价打动,那就更要归结于文艺欣赏能力和见识的问题了。

没有固定的审美和欣赏口味,你让那些制作电影的人再聪明也摸不到头脑,所以一切只能交给我们统称为“宣传”的人去负责,所谓吆喝,东西放在那了,就看你怎么吆喝了――这难道不也是针对我们残缺的观众而必然产生的一种运作方程式吗?

假如《丁丁历险记》在欧美的票房失败了,那可能是片子质量的问题,但是在我们这失败了,那只能是他们的宣传出了问题。因为我们不在乎情结、不在乎趣味、不在乎个人喜好、不在乎人文历史、不在乎个人成长印记,或者说这些跟起哄、随大流的大众审美比起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正在做一件大家都在做的事!

上一篇:高晓松是有幽默感的达人 下一篇:陈浩民 息事宁人陈嘉桓被逼闭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