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语文教学的灵魂

时间:2022-10-21 03:48:52

创造性――语文教学的灵魂

语文教学常常被人们称为艺术,因为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完善学生的人格,丰富学生的情感。然而在应试教育的严重干扰下,很多时候,语文教学采用了条分缕析的所谓“科学化”的方法,以求达到所谓的“高效”。讲练习,做练习,专题训练,似乎成了当前语文教学的主旋律,特别是在初中语文教学上表现得特别明显。很多的语文课堂失去了自己的特色,使学生产生了厌烦的情绪。这样的语文教学背离了初衷,失去了语文教学的灵魂――创造性。那么,怎样才能突出创造性,彰显语文教学的灵魂,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首先,知识结构要“牢”

知识繁杂、零散无序是语文学科的一大特点。如果不对它们做科学的整合,学生将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严重影响能力的发展。为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帮助学生建立新的知识结构。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衔接起来,帮助学生有效地同化新知识,迅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接纳新知识,所学的知识也容易转化为能力,创造的基础才有可能具备。

其次,文本解读要“新”

文本本身就是作家对生活的感悟,语文教学中文本的解读应当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正如人们常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让创造性思维蓄势而发。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倡导多元解读,其用意是要学生突破“唯一”框架,展开思想飞翔之翼,与文本进行交流对话,形成思想的碰撞,从而提高学生个性的思维能力、对话能力。如果我们的学生能让思考成为习惯,那么这种多元解读将闪现更多充满智慧的美丽火花。鲁迅先生在谈到对《红楼梦》的解读时说:“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又如:同样是《卖炭翁》里的一句话“系向牛头充炭直”却引起了学生的解读之争:有学生说这句话显示出宫吏的蛮横无理;还有学生说这句话反映了卖炭翁的伤心与愤怒。双方在争论中训练了思维广阔性,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变通性,长期坚持就能突破思维定势,让创造性思维不断加以辐射。

再次,教学方法要“活”

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接受教学法”,但并不妨碍教者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发现教学法”。以“发现教学法”为主设计教学结构,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如何实施“发现教学法”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维空间,切莫把学生变成思维的懒汉。教学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维空间,让学生的思维“飞翔”起来,在发现、分析、探究的过程中自己寻求答案,这样才能激发其求知欲和阅读兴趣,真正锻炼阅读的能力。

如在教学泰格特的小说《窗》时,设计问题:小说结尾说,“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联系前文,你认为可信吗?为什么?让学生在深入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感受作者的用意:美只存在于美好的心灵中。这种发现,远比教师唾沫横飞的讲授要深刻得多。

最后,课堂语言要“妙”

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其语言必定或如长河激浪,奔腾千里;或如高山瀑布,飞流直下。要么是淋漓尽致的挥洒,要么是绘声绘色的描摹,要么是鞭辟入里的揭示,要么是妙趣横生的演绎。

杨万扣教研员在教学诗歌《水调歌头》这首词时有这样的几段话,我认为就很能激发学生的思维:

1、“语言,是情感的外壳。欣赏古代诗词,应该经过语言这条通道,走进作者的内心,领会词人的情感,这就是与作者对话。这里,老师提供一个参考话题,同学们可以据此展开想象:假如你通过时间隧道来到东坡大师的面前,和他谈起这首词,你将对他说些什么?(出示参考话题;“读你的词,其实是在读你,对你的情感,我能理解的是……对你的人格,我最欣赏的是……”)

2、“让我们从古人笔下的优美意境中,回到自己生活的现实环境中来。当你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失落与苦闷的时候,你是怎样面对的,或你将怎样面对?”

3、“同学们的发言,让老师深受启发。读东坡的词,我总能想到李白。李白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东坡则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醉之后,东坡‘欲乘风归去’,李白则‘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两位大诗人的浪漫是何其相似!李白还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里,老师斗胆将这两句窜改为:‘人生失意仍须欢,莫使年华付水流!’大家同意老师的观点吗?”

试想,如此精妙的语言,怎能不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当然,语文教学不止于学校,更不囿于小小的课堂。课外语文教学活动是一块大有作为的天地。我们可以开展如“文艺沙龙”“格言赠送”“化装朗诵”“专题辩论”“知识竞赛”“调查采访”等多种活动。在课外自由的时间与空间中,学生的个性可以得到充分的展现,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也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方法与途径很多,只要我们做语文教学的有心人,就能培养出一大批敢想、敢说、敢做的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新世纪的接班人。

上一篇:荷塘夜色 第4期 下一篇:读书――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