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钱俗”等

时间:2022-10-21 03:03:07

细说“钱俗”

在中国民俗中,有关“钱”的习俗众多,下面为您介绍几则:

二月二,引钱龙。在山西、河北等地,家家户户要在这天早晨到水边汲水。按照这年几龙治水的推算,在壶内放几枚铜钱,然后,随走随洒一条水迹回家,将余下的水与钱全部倒入水缸,钱龙就引回家了。

四月初八,置钱摸孙。俗传四月初八是释迦牟尼的生日。这天,佛教寺院多举行传经之会,并在庙中设铜盘,置释迦太子小铜像于盘中,众妇女向盘中投钱还愿。老媪则可以在城隍庙的“城隍奶奶床”褥下摸钱,名曰“摸孙”,据说得字下者为孙男,字上者为孙女。

五月初五,戴铜钱避邪。在先秦时期,民间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则是恶日。为此,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是在五月初五出生的,当时他的父亲要其母不要生下他。宋徽宗赵佶也是五月初五生,从小被寄养在宫外。而自先秦起,人们要在这天插菖蒲、艾叶以驱鬼,不少地方的人要用彩绒裹铜钱,作五色符,戴在襟间以避邪。(文/阎泽川)

双休日从何时开始

1995年3月25日,时任国务院总理的签署了国务院第174号令,《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决定》,决定自1995年5月1日起实行双休日,即“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统一的工作时间,星期六和星期日为周休息日。”

其实,国家对于工时制的改革在1994年就已经开始试行了。1994年3月,我国对职工休息日进行了调整:在原先每周休息一个星期天的基础上,每两周再休息一个星期六,老百姓将其形象地称作“大礼拜”(每周休息两天)和“小礼拜”(每周休息一天)。

1995年3月25日,国务院重新修改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将每周工作时间44小时改为40小时,即实行双休日工时制,从5月1日起实施。新工时制使人们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增多,同时也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星期五成了周末,电视台也纷纷调整节目编排,每逢周末,安排许多综艺娱乐、文艺晚会之类的节目。社会上增加了花样繁多的双休日活动,人们的生活质量在双休日制度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改善和提高, 给商家也带来了不小的财富。

“三更半夜”出自两个人

如今的“三更半夜”一词,是夜已经很深了或者时间已经很晚了的意思。这一词源于宋太宗时的两个名人:陈象舆和董俨。《宋史・赵昌言传》:“四人者(陈象舆、胡旦、董俨、梁灏)日夕会昌言第。京师为之语曰:‘陈三更,董半夜。’”这是说,陈、胡、董、梁等人常聚在赵昌言的家里谈至深夜,人们戏称陈象舆为“陈三更”、董俨为“董半夜”。“三更半夜”一词由此而来。

日本天皇无姓氏

日本历史上,有藤原氏、平氏、源氏、北条氏、足利氏。此外,织田、丰臣、德川等都有姓氏。但是日本的天皇却没有姓氏。这是为什么?因为天皇不属于任何的氏族。反过来说,没有姓氏,反倒是为加入任何的姓氏提供了可能。这样,不管什么氏族夺取了政权,都没有必要与天皇家对抗。

天皇没有姓氏,它的另一层面的隐含之意就是,天皇家血统门第也是模糊不清的。这就具有从人间社会脱离的意思,即天上人。是人又非人,是神又非神。人性和神性,在一个点上集合。这是相当日本化的一个设定,和《日本书纪》的神话相连。

最早的学位制

学位,是根据专业学术水平而授予的一种称号,是对某一位学者在其学术水平上的评价。我国现行的学位制,是世界上一般通行的“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而在古代,博士是个官名;学士最初指在学校读书的贵族子弟,以后也成了官职的名称;而硕士只不过是对德高望重、博学广闻的人的一种敬称而已。另外,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中虽然有秀才、举人、进士等级,但这些等级只是被充作当官任职的阶梯,与学位制并没有关系。

我国最早的学位制是清朝末年的“附生、贡生、举人、进士”四级学位制。后,清王朝开始兴办学校。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规定:“小学卒业(毕业),奖给附生;大学分科卒业,奖给进士。”即以奖励的形式,对不同程度、不同水平的知识分子授予相应的称号,可以说,这就是我国最早的学位制。(文/阎泽川)

“丈人”不仅指岳父

在阅读古籍时,经常会遇到“丈人”一词。我们知道现在“丈人”就是指“岳父”。但在古代,“丈人”除了指岳父外,还有几层含义:

其一是对老者和长辈的尊称。如《论语・微子》里有“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这里的“丈人”就是老者的意思。

其二指家长或主人。如《史记・刺客列传》里的“家丈人召使前击筑(筑,在这里指瓦罐)”。

其三是女子对丈夫的称呼。如古汉乐府民歌《妇病行》里的“妇病连年累岁,传呼丈人前一言”。这里的“丈人”就是指丈夫。

医生称大夫的由来

大夫在古代是一种官名,如谏议大夫、御史大夫等,多系中央要职和顾问,但都不是医官。到了宋代,我国的医务制度和医学管理都有了相当的发展。当时负责管理医疗行政的官职很多,翰林医官院医官就分为七级,官职有22种之多,官阶如大夫、郎中、医效、祗侯等,就大夫而言,就有和安大夫、成和大夫、成安大夫、成全大夫、保安大夫等等。后来,人们就以大夫是医官中最崇高的职位,把大夫作为医生的尊称。又因为医官中有郎中一职,因而也有人把医生称为郎中。

不过,在习惯上,不论在笔记里还是在小说中,大夫和郎中都略有区别。一般设馆医人的医生,称为大夫;草药店或流动行医的医生,称为郎中。所以以后人们称呼医院的医生,多数叫大夫,而不叫郎中,就是这个缘故。(文/阎泽川)

(电子邮箱:)

上一篇:保姆为何这么不值钱 下一篇:试论义务教育阶段的研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