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时间:2022-10-21 02:42:01

浅议如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学生是很聪明的、学习也很有天份,但学习成绩却不理想。究其原因就是对学习没有热情、缺乏兴趣、意志不坚定等。这一事实证明,智力高的未必一定能成才,人的成才除了一定的智力因素和社会条件外,还取决于一些非智力因素。

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与认识没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信念等方面。这些非智力因素,在人才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首先是动力作用,它是引起智力与能力发展的内驱力。如学习中的废寝忘食即是鲜明的体现。其次是定型作用,它使智力与能力的发展具有稳定性,如治学严谨就是一种稳定、良好的学习习惯。再次是补偿作用,就是非智力因素能够弥补智力与能力在某些方面的缺陷和不足,如勤能补拙。可见,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目的在于推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属内因性质。一个人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发展不但有助于智力因素的充分发展,还可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反之,如果人缺乏意志、贪图安逸,势必影响其智力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尤为重要!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据心理学家分析一个人从事他感兴趣的事情时,会投入其精力的80,反之只会投入其精力的20。夸美缪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条件之一。”可见兴趣是推动中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良好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一种轻松的心境中完成学习任务。在教学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时就要充分运用于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因材施教,借助于多媒体、投影、录音等辅助教具,设置巧妙的悬念,组织竞赛,动手实践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创设情景,采取自主探究的方式,行之有效地发挥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被动学变为主动学,达到快乐学的境界,课堂教学设计的每个环节,都要注意激发和保护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对知识感到新奇、有趣,让知识保鲜,学生学起来才更有趣味。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

积极的情感增强了中学生的活动能力,促使信息的接收;而消极的情感会减弱中学生的活动能力,抑制信息的接受。情感总是产生于认识之后,要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喜爱之情,需要帮助学生认识学习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因此,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思想品德教师应依据教材而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的理解思想品德学习内容,促进其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这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那么知识只能引起一种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劳,甚至最勤奋色学生,尽管他有意识地集中自己的努力去识记教材,他也会很快地”越出轨道“,丧失理解因果联系的能力。”所以,一个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必须提高学生地学习情感。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把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唤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变死学为活学。强调学习对个人本身的价值,使之体会到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享受,用积极的态度去享受学习。如我在讲授《消费者权益》这一内容时,我不断联系身边的具体实例进行讲述,学生为之产生了兴趣学习情绪高涨,明白课本上的东西并不只是空洞说教,而且能提高我们的能力。有了这一认识后,自然就对学习产生了积极的情感,从而对学习充满了热情,既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三、培养学生学习的意志力

意志力是实现学习目标不可缺少的内部条件,它是学生根据一定地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排除内外干扰,自觉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以完成预定任务的心理过程。意志对人来讲,比天资聪明更重要得多。因为,一切创造与发明和事业的成功,绝不是一帆风顺的,要经历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才能实现。许多中学生之所以在学业上不成功,是因为缺乏一种坚强的意志,他们由于意志的薄弱,无法解决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特别由于当前中学生独生子女比较多,家庭环境比较优越,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常常束手无策,表现在课堂中就是遇到难题时,不加思考或乱做一通。面对这种情况,老师就要加以调适。指导学生制定长远的学习目标和具体的学习目标。在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坚持进行经常的检查评价和对目标进行调整,不断抑制与达到目标不相适应的行为,强化有利于达到目标的学习行为。在循序渐进中使学生有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俗话说,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人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的归宿。有些学生因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没有条理,虽然整天都在学,效果却不好。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做到以下三点:(一)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找出重点、难点、疑点,带着问题上课,更能提高学习效果。(二)探究式上课;课堂上除认真听课、记笔记外,还应主动参与问题讨论,变“被动学”为“主动学”。(三)总结式复习;课后作业是巩固新课的重要环节,每天认真完成课后作业并作总结式复习是良好学习习惯的不可缺少的内容。

上一篇:“优化”教研活动 促进“教”“研”和谐 下一篇:教师要学会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