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增液法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功能性便秘26例

时间:2022-10-21 01:37:53

补肾增液法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功能性便秘26例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 功能性便秘 补肾增液法

功能性便秘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常见的症状。便秘不愈,不仅影响高血压的有效控制和治疗,而且也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原因之一。笔者采用补肾增液法治疗本病2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共52例,均来自2008年2月至2009年2月本院门诊。诊断为老年高血压伴功能性便秘。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6例:男15例,女11例;年龄最小60岁,最大85岁,平均67.57岁;病程最短2年,最长36年,平均27.25年。对照组26例:男12例,女14例;年龄最小60岁,最大84岁,平均66.86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35年,平均26.57年。2组间性别、年龄、病程呈正态分布,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基础治疗: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继续原高血压治疗,口服降压药。

2.2 治疗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补肾增液法治疗。药物组成:熟地、枸杞子、山茱萸、山药、茯苓各15g,生白术30g,玄参、麦冬、生地、生首乌、火麻仁各20g。为了控制汤剂质量,保证其稳定性、可重复性,由我院药剂科统一制成汤剂。口服,每日2次,每次200ml,疗程为4周。

2.3 对照组:采用聚乙二醇(商品名:福松),口服,每次10g,每日2次,疗程同上。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治愈:大便正常,或恢复至病前水平,其他症状全部消失;显效:便秘明显改善,间隔时间及便质接近正常,或大便稍干而排便间隔时间在72小时以内,其他症状大部分消失;有效:排便间隔时间缩短1天,或便质干结改善,其他症状均有好转;无效:便秘及其他症状均无改善。

3.2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4 体会

现代医学认为,老年人功能性便秘是由于身体器官功能减退,活动量明显减少,食物在肠内停留时间过久,大肠对水分过度吸收,而引起的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困难。高血压与便秘两者的因果关系,虽然目前医学上还缺少充分的论证,但是长期服用利尿降压剂,通过减少尿潴留达到利尿降压的同时,也会使体内水分不足而引起便秘。老年高血压患者,本身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管硬化,当排便过分用力时,会诱发脑缺血发作、晕厥、心肌梗死及脑卒中等不同情况的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中医学把高血压归属为“眩晕”等范畴,与便秘存在着肾阴亏虚的相似病机。肾主五液而司二便,年老肾阴不足,津液枯乏,肠失濡润,则大便干燥秘结。另外,久病迁延,可致气血两虚,气虚则传输无力,血虚则大肠失荣;且阳亢日久,阴液被耗,肠道失润,更加重大便秘结和排便艰难。因此,笔者认为治疗上应以补益肾阴,增液润肠为大法,所用补肾增液法组方由左归饮加增液汤加减而成,用熟地、枸杞子、山茱萸滋补肾阴而涵肝木;山药、茯苓、白术益气健脾养胃,使气血生化有源,且大剂量白术可促进胃肠推进运动,利于排便;玄参、麦冬、生地取增液汤之意,使肠道滋润,粪便得下,正如吴鞠通所谓“妙在寓泻于补,以补药之体,作泻药之用”,同时还可制约白术温燥,以免生热;生首乌、火麻仁润肠通便以治标。诸药合用,共奏补肾增液、润肠通便之功,可有效治疗老年高血压功能性便秘。

收稿日期 2009-06-29

上一篇: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血管性头痛35例 下一篇:舒血宁合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慢性精神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