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呼啸山庄》之色彩

时间:2022-10-21 11:11:04

论《呼啸山庄》之色彩

摘要:《呼啸山庄》是艾米丽・勃朗特的作品,其独特而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以及离奇而紧凑的故事情节无一不让人称道。艾米丽用倒叙的方式将一个凄婉却浓烈的爱情故事娓娓道来,而主人公的一生,他们的相遇相知相离则是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有野性的红,荒芜的灰,释然的蓝。

关键词:色彩;呼啸山庄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9-0095-01

色彩是对情感最好的诠释之一,本文以色彩为代表浅析《呼啸山庄》中的矛盾与冲突,爱情与仇恨,复仇与释然。而人物之间的爱恨交织,故事的扑朔迷离则使《呼啸山庄》成为一本经久不衰的作品。

一、野性的红――浓烈的爱恨情仇

红色无疑是《呼啸山庄》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不仅代表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至死不渝的爱,也代表了希斯克利夫身上挥之不去的野性。可以说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最快乐的时光就是他们小时候,他们整天在草原上奔跑玩耍,旁人的责备与惩罚在他们眼中都是笑话。他们那么自由自在,充满野性就像是初升的太阳是炽热的红色。他们毫不畏惧,他们放肆欢笑就像一把熊熊燃烧的火,在充斥着条条框框的世界是如此不同,如此叛逆,但他们不在乎,他们心中只有彼此。这是野性的叛逆也是最纯真最动人的爱。

希斯克利夫的爱从未消亡,从未减少,他的离去是因为背叛,他的报复是因为爱。面对从画眉山庄归来突然变得仪态万方的凯瑟琳,他没有选择只能竖起尖利的刺保护自己的爱与纯真,他怒吼“我爱怎么脏,就怎么脏”也只是对自身尊严的本能维护。面对已为人妇的凯瑟琳,他仍然控制不住自己的爱,只有用报复来克制,他对凯瑟琳说“我可以爱害了我的人,可是害了你的人,我又怎么能够饶恕他呢?”这句话体现了他内心如岩浆般翻滚的热烈的爱,鲜红而炙热。

凯瑟琳虽然与埃德加结婚,但她内心深处只有希斯克利夫。她对埃德加的爱只是会对着时光流逝而枯萎的树叶,而她对希斯克利夫的爱则是永恒不变的磐石。对凯瑟琳来说最大的痛苦便是希斯克利夫的痛苦,由此可见凯瑟琳的爱是火热的,永恒的就如体内涌动的血液般鲜红,不死不休。

二、荒芜的灰――永恒的失落与悔恨

失去彼此,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的生活便从热烈的红变为荒芜的灰。凯瑟琳得到了梦寐以求的贵妇生活,但她并不开心,她仍心系于远方的希斯克利夫。没有和欢闹,有的只是日复一日拘束的生活,凯瑟琳的内心一派苍凉,世界只剩一成不变的灰色,压抑而无趣。失去希斯克利夫,对凯瑟琳来说就像失去了她自己,她处于不断的自我悔恨与痛苦中。也正是这种不断的自我折磨让她在生下孩子后便去世了,独留下希斯克利夫一人。

在得知凯瑟琳要嫁给埃德加后,希斯克利夫便愤然出走了。在功成名就后,他回到凯瑟琳身边,他说“我为了你奋斗”。此刻他的生活是红灰参半,因为只要凯瑟琳活着他的爱就不会停止。而凯瑟琳死后,希斯克利夫的人生就只剩下空荡荡的复仇。失去凯瑟琳他便如在地狱里受烈火煎熬,他呼喊“没了我的命根子,我要怎么独活”。从此他没有快乐,没有复仇的,一切都是空荡荡的灰色。

三、释然的蓝――最终的解放

凯瑟琳的死亡带走了希斯克利夫的灵魂,他的生活毫无希望也无生机。他折磨着凯瑟琳的女儿却同时在她身上寻找凯瑟琳的影子,对他来说人死了上天堂,而活着却是人间地狱。渐渐地仇恨不再是他的重心,他要的只是再见凯瑟琳一面,他要的只是与凯瑟琳重聚,因为凯瑟琳才是他的一切。同时小凯瑟琳与哈里顿的爱也让他一次一次回想起小时候与凯瑟琳那段热情如火,纵情恣意的日子。最后他终于放下了仇恨,选择通过死亡与凯瑟琳团圆。正如书里所说“惩罚恶人是上帝的事,我们应该学会饶恕人”。最终希斯克利夫是平静的,宛如一片蓝色的海洋,因为他和最爱的凯瑟琳经历了种种坎坷终于在一起。

四、结语

《呼啸山庄》中充斥着各种色彩,他们彼此独立,却又其妙的相互融合,铸就了一本旷世奇作。火热的红,荒芜的灰,释然的蓝,是生命的历程,也是情感的路线,让人不得不唏嘘感叹。

上一篇:浅述托马斯.阿奎那的“类比论―类比性宾词理论... 下一篇:论西部油画艺术的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