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TV的技术特点及其应用

时间:2022-10-21 11:05:27

IPTV的技术特点及其应用

正当广电部门在全国轰轰烈烈地拉开数字电视“整体平移”的帷幕时,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却先后吹响了进军IPTV的号角。

目前,中国电信有关方面正在与终端厂商联合开发PC(个人电脑)之外的“电视机+IP机顶盒” IPTV的接入技术。中国电信的“互联星空”与中国网通的“天天在线”虽然在体制、经营思路等方面有诸多不同,但都在向着运营IPTV内容的目标挺进,“天天在线”已经明确提出了IPTV的发展定位。

所谓IPTV,是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的英文缩写,其意是互联网协议电视,简称网络电视。

IPTV是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日益与消费家电产品密切结合的产物,是各类数字信息内容依托宽带平台共同发展的结果。如今,IPTV正以全新的服务模式向人们展示其独特的风采,它将成为又一个最极具前景的全球性产业。

IPTV的传输方式及其特点

IPTV是数字电视的一种表现形式,是集互联网、多媒体、通信等多种数字技术于一体,利用Web技术通过宽带IP网络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互动式数字媒体的一种信息服务业务。支撑其运行的是一个综合服务平台(包括多媒体内容平台、宽带网络平台和数字电视平台),就目前世界范围内的相关技术而言,IPTV已经不存在底层的技术障碍。

1、IPTV的传输方式

IPTV是利用流媒体技术进行传输的,从系统前端到用户终端,其流媒体视频流有广播和点播两种传输方式。

(1)广播传输方式对用户来讲是单向的,具有被动性,用户对内容选择的余地只限于所提供的频道,是非交互型。

(2)点播传输方式对用户来讲是双向的,可以实现个性化,接收的内容和时间取决于用户喜好,是实时交互型。

2、两种传输方式的视频流在IP网上传送又属于不同的技术范畴

就IPTV视频流传输的有效性来讲,点播方式要比广播方式技术复杂得多,实现的难度也较大,两种传输方式的视频流在IP网上的传送又属于不同的技术范畴。

(1)广播方式的视频流要求IP网络具有“组播”技术功能,这有点类似有线数字电视的传输,所不同的是IPTV属流式媒体技术播放/接收,这与数字电视技术的直接播放/接收在传输方式上有着本质的不同。

(2)点播方式的视频流要求IP网络能有效地实现视频流的“推送”技术,将流式视频流“推送”到用户的接入网中。

若想实现IPTV的“组播”/“推送”技术,就必须在宽带网络的边缘建立内容分配服务节点,配置流媒体服务器及存储设备(如图1中的TPTV网点链接服务器和边缘媒体服务器1~ n),才能把直播电视、按需视频(如VOD等)、个人录像等服务项目“组播”/“推送”给用户,保证用户在家中可以通过“电视机+IP机顶盒”或“PC+ADSL(Asymmetrical Digital Subscriber Line:非对称数字用户线)”,以遥控器为输入设备,从宽带IP网上接收IPTV系统服务平台的多媒体信息服务。

2、IPTV的特点

IPTV最大的特点是使电视图像业务在高速互联网上的应用成为现实,即IPTV给宽带业务注入了电视服务内容。IPTV可以充分利用宽带资源,用宽带平台整合有线电视资源,为用户提供更多多媒体信息服务的选择。

(1)频道多且真正实现了互动

首先,IPTV不同于传统的模拟电视和正在兴起的数字电视。因为模拟电视和数字电视都具有频分、定时、单向广播等特点。尽管数字电视相对于模拟电视有许多技术革新,但这只是信号形式的改变,并没有触及到媒体内容的传输方式。IPTV侧重于网络,数字电视侧重于电视,前者的最终目标是以电视为终端,用宽带网络将家庭和因特网联在一起,提供互动性的内容。后者则是将现有的电视节目数字化,通过CATV的HFC(Hybrid Fiber Coaxial:混合光纤同轴电缆),将HDTV(High Definition Television:高清晰度电视)信号传输到用户的电视机中。两者在频道资源方面也有不同:CATV的HFC系统传输不过近100个频道(550MHz系统传送HDTV),仍然是传统电视的广播模式,不能实现点播服务。IPTV不但在理论上可以承载无限的频道数量,而且还提供类似网页的互动,使用户可以互动点播自己喜欢的内容,从而拥有更灵活的消费模式。

其次,IPTV又不同于数据广播。数据广播是通过设置一定的菜单供用户挑选,以实现用户与播控中心的简单互动,但并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多种交互式服务。

再次,IPTV技术体系简单,业务的开展主要基于宽带IP网络,IP网络的先天特性是点对点,即交互。不但实现了广播电视信号的接收,也实现了用户与相关SI(Service Information:业务信息)的真正互动。

(2)信息丰富、技术成熟

IPTV的技术发展和业务应用,都借助并依赖于互联网的信息资源和技术支撑这两大优势,其信息来源面广量大,异常丰富;技术、标准更早已日渐成熟,实现成本很低。

(3)潜在用户数量大

目前,我国电信行业宽带用户数达数千万,其中ADSL用户占据了宽带市场的80%,已成为宽带接入的主流。这表明借助宽带接入,特别是ADSL技术的升级改造,IPTV业务将有拥有巨大的潜在用户群。

(4)节省了网络带宽

MPEG-4、H.264、WMV9等视频压缩编码标准/技术的发展,特别是H.264的应用,使IPTV技术的视频编码效率大大提高,从而迅速提升了现有带宽条件下的视频质量,有效地节省了网络带宽。

(5)将广电业、电信业和计算机业三个领域融合在一起

IPTV系统主要包括流媒体服务、节目采编、存储及认证计费等子系统,主要存储及传送的内容是以MPEG-4、H.264、WMV9等视频技术为编码核心的流媒体文件,基于IP网络传输,用户终端可以是“电视机+IP机顶盒”,也可以是“PC+ADSL”。

由于IPTV的技术传输遵循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IP协议,这就决定了IPTV能够非常容易地将数字电视节目、可视IP电话、DVD/VCD播放、互联网游览、电子邮件以及多种在线信息咨询、娱乐、教育及商务功能结合在一起,实际上已有效地将广电业、电信业和计算机业三个领域融合在一起,充分体现出IPTV在未来竞争中的优势。

全球IPTV的应用情况

上世纪90年代初,人类就开始着手研究IPTV技术及其相关应用,直到1999年英国Video Networks公司首先推出IPTV业务后(首选的业务是直播电视和点播电视),市场的需要使得美国SBC、加拿大MTS(曼尼托巴电信)、我国香港PCCW(电讯盈科)等电信运营商分别在2001、2002、2003年进入IPTV服务市场。

目前,国外IPTV电信运营商推出了多种多样的增值业务,较为流行的是一种名为Triple-play(三组播送)的捆绑服务模式(即将语音、高速互联网接入和互动电视捆绑在一起),不仅满足了用户对话音业务的需求,同时也满足了用户对高端业务的需求,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用户能够享受到Triple-play业务带来的资费优惠。

从全球的发展情况来看,IPTV业务主要集中在欧美和亚太部分国家及地区,大部分都采用高速DSL或FTTB(Fiber To The Building:光纤到大楼)传输技术,为用户提供IPTV业务。到2004年底,全球已有数十家电信运营商进入了IPTV服务市场,用户数已超过100万户。其中用户数最多的是意大利的Fast Web和我国香港的PCCW公司。

1、北美

北美加拿大的MTS和Sask Tel(萨斯喀萨温电信)公司已经在VDSL(Very high bitrate Digital Subscriber Line:超高速数字用户线)和ADSL网络中开通了IPTV业务。加拿大Telus和贝尔电信也计划在2005年进入这一市场。从2004年9月统计的用户发展情况看,加拿大电信运营商的IPTV用户数为5万多,占全部电视用户总数的2%左右。预计到2006年底,将达到25万用户,其市场份额将稳步提高,将占到17%。

2、美国

2001年初美国SBC和Quest两家大型电信公司都选择了以转售卫星广播电视业务的形式来提供IPTV业务。2002年又积极地在本地开展DSL网络和光纤网络上的IPTV业务,美国众多独立的本地运营商也随之紧紧跟上。目前,几乎所有的美国电话公司都在致力开发IPTV服务。美国最大的本地电话服务提供商Verizon通信公司透露,到2005年年底,它将向超过300万户的美国家庭提供IPTV服务。

3、欧洲

欧洲的许多电信运营商对IPTV业务的态度很积极,特别是意大利Fast Web公司,在IPTV业务上取得了相当的成功。截至2004年6月,该公司的41.7万宽带用户中,有15万为IPTV用户。自从推出电视服务后,该公司的年ARPU(Average Revenue Per User:每用户平均收入。是指一个时间段内运营商从每个用户所得到的利润)值猛然上升到911欧元,居行业之首,同时也改变了许多运营商原先的观望态度。

法国电信的态度最为积极,先后在里昂、巴黎开通IPTV业务。英国HomeChoice等公司也提供了IPTV服务。比利时、荷兰、奥地利和挪威电信都在进行IPTV的商用实验。

4、我国IPTV的发展情况

我国IPTV服务市场的情况与国外并不完全相同,国营电信业与广电业在强力的监管因素下,维持着长久的和平局面。电信运营商进入与开拓IPTV服务市场的步伐相对谨慎,而且态度比较温和,采取了与广电广泛合作的模式。

(1)广电方面

中央电视台、上海文广等传统的电视节目提供商一直都在尝试网络平台、手机平台等方面的开发利用。

2005年元月,经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批准,由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共同出资创办的中视网络发展有限公司(简称:“中视网络”)向新闻界整体公布了其IPTV业务模型和发展战略,使IPTV这一崭新行业终于在我国正式浮出水面。

通过“中视网络”的IPTV平台,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将实现所持有的各类电视节目内容的采集、编辑、制作、编排、审查、测试、存储、分发、等管理流程,并实现用户的管理、认证、授权、计费等功能。

目前,“中视网络”的IPTV节目已经在北京、上海和江苏三地部分地区落地,收费方式是与北京通信ADSL宽带用户实行“捆绑收费”;而今年下半年还将通过与中国电信的“互联星空”合作,实现在上海、江苏、广东部分地区落地,目前上海、江苏等部分地区的收费服务已经推出。在利益方面,“中视网络”与北京通信、上海电信等运营商通过比例进行分成。

辽宁、广东、云南等省的广电部门在这方面的行动并不慢,它们的IPTV业务推广多数是采用同当地的电信运营商合作的方式进行。

虽然IPTV的前景被广泛地看好,但是在具体的运营方面,仍存在节目源等关键瓶颈。目前“中视网络”有6000~7000小时的节目(包括体育节目、影视剧在内),而且还正在以每天50小时的速度更新,但是仍然无法满足观众的需求。

(2)电信方面

尽管电信运营商认为IPTV适合未来发展的需求,并纷纷开始部署这一业务,但目前所为并非为利,而是为了“圈地”。但是,由于电信运营商缺乏足够的开展IPTV的运营经验,运营市场尚未成熟,用户市场仍需要培育,并且这一业务形式还受到来自传统的CATV的竞争,因此总的来说,IPTV的发展还处于起步摸索阶段。

对IPTV前景影响最大的还是在内容提供商同运营商的合作方面。目前,IPTV的推进链条上存在着多个环节,有节目提供和推广商(如:中视网络),还有宽带运营商(如:中国网通、中国电信)。合作的双方分别来自广电、电信两个背景相差非常大的领域,虽然合作意向强烈,但是各自的利益需求存在明显的分化。

日前上海贝尔阿尔卡特与SMG(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盛大网络等内容提供商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开拓宽带市场。大连网通、宜春网通、四川电信、上海电信以及上海移动等运营商都开始小规模、试验性地的与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进行合作,如今已经能够开始提供BTV(广播电视)、PPV(付费频道)、VOD(视频点播)和NVOD(准视频点播)业务。这些业务开展以来广受欢迎,每月都能吸引数千新增用户。

IPTV的运营发展阶段

推广IPTV和推广其它有极强生命力的技术一样,既需要该技术本身的产业化,也需要有效的推广运营模式,这个过程需要掌握节奏。根据国外电信运营商推广IPTV的情况看,IPTV的运营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始(渗透)阶段,具体的定位是IPTV用户占宽带用户总数的比例小于5%。这是IPTV业务经受考验的一个阶段,此阶段对IPTV运营商来讲,压力较大,主要任务是如何将原来的宽带消费的用户引向IPTV消费,提高用户对IPTV业务的认知度(如进行大量的概念引入、技术定型以及市场培育、宣传发动等)。

第二阶段―――可盈利阶段。具体的定位是IPTV用户占宽带用户总数的比例在5%~10%之间,此阶段的IPTV运营商必须迅速对网络进一步优化,快速形成可盈利的业务模式,以扩大业务范围,适应市场的需要。

第三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具体的定位是IPTV用户数突破宽带用户总数的10%以上,此阶段的IPTV业务已经有了成熟的产业链可以借鉴,处于大发展阶段。

另外,IPTV的终端将直接影响其业务的推广,内容也是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这一业务的发展,在内容上,如果能够有序地进行组织,内容建设也会从粗放经营转变为细化经营。因为用户对画面的要求更加细致,从而使IPTV对宽带的要求更高,所以就需要更先进的传输设备及技术支撑。

目前,全球(包括我国)IPTV市场尚处于初始(渗透)阶段。国际咨询公司Norson认为,这个阶段将持续到2006年,从2007年开始,随着用户的逐渐成熟、应用的日益丰富以及运营商市场推广力度的不断加强,IPTV业务将出现高速的增长。理由是:电信运营商开展IPTV业务,需要建设或升级视频业务系统、IP/ATM城域网、宽带接入网和家庭网络等等,这些都需要时间。IPTV的发展必然给设备供应商带来巨大的市场机会。眼下华为、中兴通讯、上海贝尔阿尔卡特、UT斯达康、思科、港湾、朗讯等企业都在积极推广自己的IPTV解决方案。

IPTV的视频编解码技术

目前IPTV的主要技术包括:视频编解码、流媒体、数字版权管理、CDN、组播、电子节目单和中间件等,这些技术目前仍处于不断地发展更新之中。而视频编解码技术是IPTV的最关键技术之一,目前适用于IPTV的视频编码技术标准有MPEG-4、H.264和WMV9等几种,其特点各不相同。

1、MPEG-4

MPEG-4由MPEG制订,于2000年经ITU和ISO批准为国际视频压缩标准。在数字电视技术中,MPEG-4是MPEG系列中发展潜力最大的一个。在IPTV中应用的是MPEG-4 Part 2(MPEG-4的第二部分),其特点如下:

(1)MPEG-4是集合并支持不同性质的对象和不同来源的素材(如:自然视频、图形、文字等)用于不同应用(如:Internet、视觉编辑、消费视频、专业视频、2D/3D计算机图形、移动通信等)的、考虑了各类网络性能很大差异性的、允许多媒体信息"通用接入"的、第一个使用户视听方式由被动转为主动(不再只是观看,而是允许用户加入其中的交互观看)的动态图像标准。

(2)MPEG-4在较低的数据率下,还有着相当高的视频图像质量,提供了比 MPEG-1和MPEG-2编码更好更强的“算法”,实现了低比特率下的多媒体交互应用中“AV对象”的综合。

(3)MPEG-4与MPEG-1和MPEG-2相比之下在三个方面更具有优势:

第一,由于在一开始MPEG-4就作为一个国际化的标准来研究制定,所以在支持交互应用的同时,能与原格式(如:JPEG、MPEG-1、MPEG-2、H.261和H.263)反向兼容,具有很强的兼容性。

第二,MPEG-4算法压缩出的数据量仅为MPEG-2的十一分之一,比其它数字视频编码技术提供的压缩比更高。

第三,更重要的是,MPEG-4在提供高压缩比的同时,数据损失很小。如:利用目前较先进的计算机,在Flask MPEG程序下,选择每秒110kB的数据率,近1∶1的实时播放,将MPEG-2转换成MPEG-4格式后的图像质量非常出色。

MPEG-4除了具备惊人的数据压缩比之外,还兼具一些新特点,如:适合游戏机使用的交互式访问以及适合无线网络传输的可调式视频访问。如今,在互联网上已经出现许许多多的高清晰数字电影,它们的压缩格式一般为MPEG-4的Simple Profile(简易版)或Advanced Simple Profile(高级简易版),再配上MP3(MPEG-1的音频压缩方式)的音效,深受网络用户的欢迎。因此,MPEG-4的快速兴起应该归功于电脑爱好者,他们以MPEG-4的视频压缩方式配上MP3,所生成的视频的图像质量接近DVD,声音质量接近CD,而且还有着更高的压缩比,因而迅速在多媒体领域掀起狂澜。

(4)MPEG-4复杂而昂贵的技术授权以及其标准兼容性问题至今依然是IPTV发展中的心头大患。

目前MPEG-4标准派生出的各种规格(如DivX、XviD等),分别代表着不同商业集团和一些支持免费共享资源的技术团体各自的利益。标准山头的林立导致各种MPEG-4规格的兼容性很差,对计算机操作比较熟悉的用户能够下载各种规格的MPEG-4编解码器,而普通用户很可能面临下载的视频不能观看,或是拍摄的视频不能分享等问题。

2002年初,MPEG-LA(一家代表18家电子消费品公司的许可证组织,其对MPEG-4拥有多项专利权)宣布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每个使用MPEG-4编解码器的电子产品将收取专利授权费25美分,每年每项授权收费以100万美元封顶。”

压缩技术虽不是一项新技术,但是它早与人们的网络生活息息相关。如此昂贵的收费标准不仅让生产厂商望而却步,同时也间接提高了相关电子产品和网络服务的价格。

在过去的很长时间内,业内都认为MPEG-4是MPEG-2理所当然的继承者,并预料其在未来将长期处于支配地位。然而,H.264的横空出世,对MPEG-4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专家预测,视频压缩领域很可能跨越MPEG-4时代,而由MPEG-2直接跨入H.264时代。目前很多厂商都处于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不知道该试图从基于MPEG-4的新产品盈利,还是直接升级到H.264以应对未来的竞争压力。有些厂商选择“抛弃MPEG-4”的理由似乎更加充分,如2004年3月底,日本最大的六家电视广播公司决定采纳H.264标准,用于向移动终端发送数字电视广播等。

2、H.264

H.264是2003年7月经ITU批准通过的国际视频压缩标准。它由ITU-T的VCEG和ISO/IEC的MPEG联合视频组JVT开发,既是ITU-T的H.264;也是ISO/IEC的MPEG-4 Part10(MPEG-4的第十部分);同时还是一些行业协会所称的MPEG-4 AVC标准,其特点如下:

(1)H.264最大的特点或最具价值的部分无疑是更高的数据压缩比。在同等的图像质量条件下,H.264的数据压缩比比当前DVD系统中使用的MPEG-2高2~3倍,比MPEG-4高1.5~2倍,总体节省码率在50%以上。因此,经过H.264压缩的视频数据,在网络传输过程中所需要的带宽更少,也更加经济。在MPEG-2需要6Mbps的传输速率匹配时,H.264只需要1Mbps~2Mbps的传输速率。H.264将是MPEG-4的强有力竞争者,更有专家认为,H.264是MPEG-4以及WMV9的掘墓人。

(2)H.264“算法”的复杂程度比MPEG-2高出两倍以上,因此不断提高的硬件处理能力和不断优化的软件算法是H.264得以风行的生存基础。展望其未来,H.264最有可能成为IPTV和流媒体业务的主流格式标准。虽然不同媒体格式发展的前景并不相同,但面对纷杂的网络,H.264兼容全格式还是非常必要的。

(3)由于IPTV在国内刚刚启动,大多数厂商对于IPTV还在跟踪研究之中,因此真正能够提出规模应用IPTV解决方案的厂商并不多,基于全格式的应用方案就更为少见。

但是,从用户角度讲,方便易用、安全可靠、大屏幕、高清晰是其对IPTV的要求,因此“电视+IP机顶盒”的方式将是IPTV的发展主流,其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CATV。随着数字电视的发展以及网络带宽的增加,HDTV节目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用户的需求也势必水涨船高,采用高清晰的媒体格式是用户需求增加的必然结果。

其实,要不是H.264出来搅局,整个消费电子领域都将是MPEG-4的天下。 3、WMV9

WMV9是微软开发的视频压缩技术系列中最新版本的独有标准,由于微软在PC操作系统中大力支持WMV系列版本,从而使WMV9在PC领域的桌面系统中得以迅速普及。在性能上,WMV9的数据压缩率与H.264一样,实验数据表明,同样是2小时的HDTV节目,如果使用MPEG-2最多只能压缩至30GB;而使用H.264、WMV9这样的高压缩率编码器,在画质丝毫不降的前提下都可压缩到15GB以下。两者的应用领域也极其相似,因此在新一代主流视频编码标准霸主地位的争夺之中,双方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而斗争的焦点集中在下一代光盘规格"HD-DVD"和微波数字广播电视等领域。

WMV9的优势不仅在于微软的大力支持,同时还具有推出时间更早、实际应用更广这两大先发制人的优势。相比而言,H.264的商用化进程落后一些,不过由于H.264是国际标准,因而得到更多厂商的支持。很多专家认为,采用WMV9的商业风险大大高于H.264,毕竟WMV9只是一家垄断性的企业的私有专利。

目前,美国娱乐界和电影界对微软存有戒心,担心其一旦站稳脚跟,将大幅提高专利授权费,其它厂商也同样担心微软会以此形成垄断局势。微软要想打消大家的担心,唯有公开WMV9技术,将其所有权共享出来。可问题是,微软真的能舍得放弃吗?正是在这一思路指引下,H.264的旗下出现了人气越来越旺的趋势。

4、IPTV的视频编解码技术谁主沉浮

从目前全球视频编解码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看,H.264很可能将纵向战胜MPEG-4,横向击败WMV9,从而主导未来的视频压缩标准。在技术上,H.264加强了对多种信道的适应能力,采用“网络友好”的结构和语法,对于误码和丢包进行了适当的处理,因而同样适合在无线网络中传输。由于H.264可满足不同速率、不同解析度以及不同传输场合和不同存储媒介的需要,因而其应用范围极其广泛。

H.264要实现成功的商业应用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兼容性和专利费的两大问题是横亘在H.264面前的最大阻碍。假如这两大问题处理不慎,H.264的命运就会像MPEG-4一样,迟早将被洗牌出局。

MPEG-4没能快速形成规模应用的原因之一就是其专利使用分类和收费规则太复杂,而即将出台的H.264专利授权方案会在某种程度上改变这一现状。业界一直有传言称,开发者将免费提供H.264的Baseline Profile(基本规范),但一直未得到证实。由于厂商要求降低授权费的呼声很高,预计H.264的专利收费要比MPEG-2和MPEG-4低很多,这对国内外厂商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

IPTV解决方案及技术平台

H.264允许流媒体在更低的带宽上传输,涵盖了从电话应用到高端广播和存储应用的各种类型;其较强的容错能力,在质量不稳定的网络环境中,可以得到较好的质量。这些无可比拟的性能优势,使其在IPTV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IPTV的解决方案体系结构

图1是目前比较典型的IPTV解决方案及体系结构方框图,是一种基于H.264标准端到端方案,使得运营商可以迅速搭建整个IPTV系统,在有限的带宽下实现最好的视觉效果,极大地降低了运营成本。特别是其IPTV机顶盒采用CPU+DSP架构,在性能价格比、易用性和扩展性之间找到了最佳平衡。

(1)IPTV节目制作中心部分

编码系统:基于H.264的编码器,可以嵌入多种编辑转码软件,实现制作和转码。

节目生产管理:对节目生产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和监控,保证节目制作的质量。同时进行版权管理,实现与内容提供商的合同管理。

实时直播系统:支持H.264节目的实时压缩。

(2)IPTV运营中心

网点链接服务器:将制作完成的节目(包括节目内容、节目信息相关图片)分别传送到节目管理系统和流媒体服务器,同时支持运营节点将视频流分发到边缘流媒体服务器。

IPTV接入门户(流媒体服务器插件):完成IPTV机顶盒的访问认证,为IPTV机顶盒提供检索节目内容和访问媒体内容链接的支持,同时完成计费数据的采集等功能。

(3)运营支撑系统

IPTV节目管理:对直播和点播的节目进行管理,同时对节目的配置、播放服务器的当前状态进行监控管理。

IPTV计费系统:对用户进行管理,对采集的计费数据进行转换和商务逻辑的处理,完成出帐,并根据帐单计算与内容提供商的结算信息。

(4)用户部分

IPTV机顶盒: IPTV的用户终端,用户可以通过IPTV机顶盒浏览频道的EPG(电子节目指南),点播基于H.264的视频节目, 收看直播电视频道节目。高档的IPTV机顶盒还支持下载(可容纳200~1000小时的DVD质量的数字节目)后再播放。

2、IPTV技术播出平台网络结构方案

图2是由北京传视数码开发的基于H.264技术平台IPTV解决方案,该方案于2004年11月底在美国(麒麟电视台)开播,在650kbps左右的视频流下的图像质量可以与传统DVD媲美。

方案使利用低成本的互联网传输方式成为可能,同时避开了传统的卫视网络之间、CATV网络之间、卫星网络与有线网络之间、各国电视网络之间电视信号不能自由"越界传输"的政策障碍和各网络之间电视信号互相转播的协议限制。

此方案以宽带网络为载体,以音视频节目为内容,为宽带用户在电视上收看多个频道电视节目为业务。频道的组成可以是实时采集播出的直播频道,也可以是各具特色的自组频道。

方案支持直播频道,通过对外来的视频源的实时采集、录制并实时向所有用户进行直播来实现;同时支持自组频道,这种频道的实现方式是对已录制的节目进行转码和制作,并在相应的时段向用户播出;对已播出的节目,用户还可通过点播方式收看节目。目前提供数百部电影、电视剧和其它专题节目的点播,并实现了对多个电视节目频道和其它视频节目的实时直播--Live Cast(多频道节目直播)。目前已进行6个频道的节目直播,其收费模式为按次付费。

结语

IPTV成功的关键是找到了一个很好的业务模式:在线娱乐、图像业务是宽带网很重要的业务。国内这方面的内容是严重不足的,但随着IPTV市场的成长,运营商所提供的应用将更加丰富多彩。用户通过电视即可获得电视购物、游戏等增值服务以及语音、即时消息、电视短信等通信类的服务。

综观全球,IPTV在我国要取得成功,不仅需要诞生一大批专业从事内容开发、制作和传播的企业(而不能只依靠广电),而且需要建立一条完善的产业链。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困难的。产业链中的领导者,必须创造一种合理的盈利模式,让包括内容开发商和提供商在内的产业链各方都有利可图,以鼓励他们开发出更丰富、更精彩的内容来。

IPTV业务的出现将通信为导向的电信业务和内容为导向的广电业务紧密联系在一起,而这两类业务的结合需要电信市场和广电媒体市场的深入合作,只有在具备了丰富的内容和强大的网络支撑后,IPTV业务才能实现快速的发展。各运营商应本着如何做大市场这块蛋糕的积极心态互相合作,实现不同业务资源的共享。电信运营商和广电部门的焦点问题在于双方的利益关系,“三网融合”必须找到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利益平衡点,IPTV才能真正应运而生。

在未来两三年的时间里,全球的IPTV业务将进入可盈利(IPTV发展的第二阶段)的规模发展阶段,用户数将持续增长。据In-Stat/MDR公司预测:到2008年,全球将有7500多万户家庭可使用IPTV业务,实际用户数将达到1400万。

上一篇:独树一帜的BOLT2005共享机 下一篇:秋日的私――《怀旧经典》频道的开播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