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礼仪方式对佛教建筑的影响

时间:2022-10-21 10:22:55

佛教礼仪方式对佛教建筑的影响

【摘要】佛教礼仪是佛教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其中还包含了一些特定的佛教场景与情境,这些环境反映出的宇宙崇拜内涵对建筑设计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并在与建筑相关的礼仪方式中历代保留了下来,形成纪念与联想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佛教礼仪 佛教建筑 宇宙思想

在佛教的宇宙理论中,一小世界以须弥山为中心,形成最基本的宇宙结构,故须弥山成为佛教圣山,为人所崇拜,并在佛教流传的过程中产生出向圣山崇拜的中心性构图特点,而佛教礼仪中也充分表现出对须弥山的崇拜与对圣山之上释迦牟尼佛的崇拜,例如念佛中的手印礼、绕塔礼、转等。这些礼仪方式与构图特点对佛教的建筑设计产生了直接且不可忽视的影响,使佛教建筑成为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

1.手印

在佛事活动中,僧侣和信徒常常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手势来表达愿念及对佛的礼敬,这被称为“手印”。佛教手印,最初是从印度教的宗教舞蹈动作“慕朵拉”,即舞蹈中手的各种姿势发展而来。在佛教发展过程中,手印逐渐被系统的“符号化”,成为了佛教仪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众多的佛教手印中,坛城印是代表“须弥山世界”的符号。在这个复杂的手势中,并靠伸直的无名指代表了世界的中心―――须弥山,交叠的中指与小指代表了四大部洲,而拇指和食指在代表了广袤的咸海,缠绕在无名指上的念珠代表者七金山与七香海。僧侣和信徒们在佛事活动中结出这个手印,代表着将整个世界供奉给佛的愿念。

2.绕塔礼

绕塔礼仪最早出现在印度@堵坡周围的甬道上,朝拜者由东门进入、按顺时针方向绕塔巡礼,这与太阳运行的轨道是一致的,象征着太阳崇拜与天体的运行。这种中心环绕的形式也被理解为对中心佛陀的礼拜,绕行的礼拜者在这一过程中积累了善行,《菩萨本行经》说:“若人旋佛塔所生之处得福无量也。”印度人在石窟里凿塔,也就是支提窟,塔周围的通道也供回行之用。

此后,虽已产生佛教造像,但对塔的尊崇习惯仍然保留了下来,并随同佛教传入中国。据记载,东汉明帝时的洛阳白马寺,就是因白马负经而来的传说得名,《弘明集》记载此寺中绘有“千乘万骑,绕塔三匝”的壁画,以此来表明尊崇佛塔的重要性,说明这种礼仪很早就已传入中国。绕塔礼曾对于中国早期佛寺布局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形成塔为中心布局的佛寺,以廊庑和院墙形成院落,院中空地正好供僧徒绕塔回行。

3.转

佛教常说“常转”,寓意佛发传承与发扬,这也就是佛教礼仪中的转。印度有个传说,谁能统治全印度,自然会有“轮宝”出现,它能无坚不摧,无敌不克,这也是经文中对宇宙空间描写的“轮”的神化。经文典籍的宇宙思想中一小世界建立是在金地轮之上,金地轮下有水轮、风轮,风轮转动引起水轮转动,水转转动引起金地轮的转动,进而一小世界产生。这也是转的来源,其转法也与“轮”的转法相同,即为顺时针方向转动,也叫做右旋,用符号表示就是d。

转与绕塔礼的旋转方式相同,同样能够体现佛教宇宙思想的影响。《华严经》有云:“尔时,普贤菩萨复告大众言:“诸佛子!一一香水海,各有四天下微尘数香水河,右旋围绕,一切皆以金刚为岸,净光摩尼以为严饰,常现诸佛宝色光云,及诸众生所有言音。”转不仅指佛宣说佛法,也与宇宙回旋形态相吻合,也有使转轮者消灾之用。转作为宇宙的微缩图景,转法上均采用俯视时顺时针的方式转动,同时与佛教五大本原(地,水,火,风,空)相结合,分为水转佛经轮、风转佛经轮、火转佛经轮、地转佛经轮、手转佛经轮五种不同形式,产生出不同的佛教教义与内涵,佛教风轮“d”右旋万字形成符号象征。

转现在保留下来常见的形式是藏传佛教中的转经筒,而在汉地则是转轮藏中的藏经轮。转经筒作为藏传佛教一种重要的修行方式被充分运用,信徒人人持有,转动等同于念诵经文,求得转世解脱。转经筒的意义已经逐渐从象形的宇宙模式中脱离出来,有了更为现实的含义与目的,并更为大众所接受。藏经轮作为佛教寺院中的藏经之处更多的保留了其原始功能与作用,并在功能上加之宇宙绕行的教义,有了更为丰富的佛教内涵。

4.对佛教建筑的影响及结论

佛教礼仪对建筑影响是自古以来就已经出现的。宗教又是脱胎于原始的自然崇拜和神化信仰,是特定观念的叠加,对建筑、园林环境、绘画、雕塑与音乐等艺术表达形式更是附加了特殊的含义。在这些特殊含义之中,最为明显的便是须弥山的宇宙形象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你盼附我在你的圣山上建造一座圣殿,在你择居的耶路撒冷城里建造一座圣坛。这座圣殿乃是天堂圣殿的模型,你从太初便做了准备。”《圣经后典・所罗门智训》如是说。宗教建筑一开始就被赋予了极为重要的象征含义,一方面它代表着诸神在凡间的住所,因此必须具有源自天国的样式,另一方面它既然继承了上苍恩赐的神圣性,同时也就可以作为一个宇宙的典范存在,例如,印第安土著的圣屋,其“空间的仪式性结构通过一个三重的象征意义强调:四扇门、四个窗户和四种彩色表示着四个基本方位。因为那座房子代表着世界,那座圣屋的结构因此重复着宇宙的生成。” 自其起源时期即被赋予的天国与宇宙象征开始,宗教建筑这种宗教观念的载体,便在漫长的岁月里不断精进,从空间感、结构、材质、构造、装饰等方面都构思和采用了各种手法来烘托和营造神圣的宗教气氛,承载与表达玄妙的宗教义理。

由于人类思维方式的相近,我们可以发现原始的宇宙形象有着惊人的一致性,无论是基督教的十字架,还是佛教的曼荼罗,它们所代表的宇宙模型都具有相同或相通的特性。但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并分化的同时,宇宙观影响下的建筑形态却展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如古埃及的金字塔,基督教的拉丁十字式教堂,古印尼所建的婆罗浮屠等等。这些建筑同样作为宇宙的象征,却呈现出不同的文化差异性,正如印度宇宙巨树的不同分枝一样。

佛教建筑作为最早形成的佛教艺术中的一类,从生成之始就有着作为宇宙观象征的作用。佛教创立之后,僧众集于一处修行讲法,便有了建筑与园林的需求,受人供养的园林,或是修建的茅棚是“寺院”的雏形。释迦牟尼去世后,@堵坡作为埋葬佛祖舍利的建筑形式出现,具有神圣性、纪念性,被赋予佛国世界的象征并成为僧众崇拜的象征物,之后传至中国、巴基斯坦、尼泊尔等地。

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在原本已有的一套仪式和宇宙崇拜体系中又融入了更多的内容,而建筑形式也更为丰富多样。@堵坡与中国楼阁式建筑结合,由半球形演变为中国“塔”的新类型。“塔”这种音意形得兼的名称,最早见于晋代葛洪所撰《字苑》一书。“塔”字,蕴涵了梵文Stupa和巴利文thupo的音义,又从“土”旁,表明原为埋葬佛骨的土冢之意,保留了原有的宇宙观象征内含。中国最早的寺院形制也是承接了印度佛寺以“塔”为中心的制度,以其原有的宇宙象征意义留在下来。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佛教宇宙思想内容的不断丰富,建筑形象也在向中国化迈进,并成为两条佛教发展的脉络,彼此充实并相互融合与影响。从魏晋时期殿堂式佛寺的涌现,到隋唐五代,佛寺对称式布局的形成,直至宋元时期,佛教建筑成定制。

在这一过程中,建筑与园林环境的发展变化彰显了中国古代特有的对称、秩序、等级、和谐的理念,佛教礼仪中的宇宙思想也在这一过程中与中国原有的道教与后来的儒家宇宙思想交融,并对建筑与园林环境等产生更大的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 巫鸿,礼仪中的美术[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2]冯博,中国佛教建筑中的象征文化研究. [J]湖南大学.2012,05.

[3] 潘桂明,中国佛教思想史稿[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上一篇:浅谈索结构施工技术应用 下一篇:论建筑项目施工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