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城联动促发展

时间:2022-10-21 09:46:53

产城联动促发展

滑县产业集聚区是河南省首批产业集聚区之一,近几年通过创新“以城带产、以产促城、三化互动”发展模式,探索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产城联动发展新路子。

以城带产

为提高承载能力,促进产业集聚,滑县产业集聚区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模式,先后投资20多亿元,大力实施水、电、路、桥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总里程106公里“十四纵十横”的交通路网,铺设雨污水管网377公里、天然气管网35公里,绿化亮化15万平方米。依托县城新区,建设了现代化住宅小区、教育、医疗、文体娱乐、餐饮购物等配套服务设施。还紧邻产业集聚区高标准规划建设了2.19平方公里的中心商务功能区,为产业集聚区提供综合商务服务。这些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完善,加快了城镇化进程,为项目落地、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同时为客商、企业员工和从事第三产业的经商服务人员打造了适宜人居的自然环境、方便快捷的交通服务和均衡优质的教育文化资源;还培养、吸引、造就了一批懂经营、会管理的优秀企业家和各类人才。实现了产城资源共享,达到了“筑巢引凤”的预期效果。目前建成区面积13.9平方公里,吸引了一大批招商引资企业落户。

以产促城

为给城市建设发展提供动力支撑,产业集聚区始终坚持以对外开放和项目建设为主战略,通过创新招商措施,承接产业转移,增强产业集聚区发展后劲。立足滑县自身优势,围绕农副产品深加工、电子新能源两大主导产业,高标准规划建设了农副产品加工园、电子新能源高科园等特色产业园区。滑县县委、县政府举全县之力,以优惠的政策、优质的服务和优良的环境,全力实施招商引资攻坚战,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的大项目、好项目相继落户。截至目前,累计引进各类招商引资项目261个,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70个,33个项目已建成投入运营,初步形成了农副产品深加工、电子新能源等产业集群。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凤凰光伏、香港上市企业德信电子、全国种业五十强滑丰种业等知名品牌企业已达产见效;上市公司上海盈德气体集团投资32亿元的合成气项目、投资29.6亿元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永达食品和万泰电子、格瑞光电、锡坤电子、华鑫照明、银河通讯等项目正在加速建设;慧炬光电、泳捷电子等项目已签约落户;投资56亿元的牧原食品、投资4亿元的福润牧业等两家长链条的肉品加工企业已签订投资协议;投资20亿元的美的工业园已确定入驻。以园区为载体的产业经济已成规模,产业集群发展创造的雄厚财力,大部分又投入到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中,从而有力推动了城市建设快速发展。

三区互动

滑县产业集聚区在探索产城联动协调发展的过程中,规划建设了工业园区、农业园区、农村社区,并突出把新型农村社区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对代管毗邻县城的33个行政村,采用“双整合”(整合村庄、整体搬迁)模式,统一规划,集中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锦和新城,目前一期工程已基本完成,入住率达到80%。二期工程正在紧张有序建设,预计2013年7月建成投用。全部建成后可容纳5.4万人居住。锦和新城社区也成为滑县新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加快城镇化的突出亮点。产业集聚区通过村庄合并搬迁,节约土地5575亩,为产业集聚、城市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破解了制约瓶颈。同时,流转2.5万亩土地,规划建设了由核心区、粮食改革试验区、花木产业带、养殖区四个主体园区构成的现代农业园区,实行规模化经营,提高了产出效益。农业园区与农产品加工园相互衔接,形成完整的生产、加工产业链条,为加快农业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滑县产业集聚区兴建的“三区”已初具规模,并实现了良性互动,促进了“三化”协调发展。建设工业园区,为离地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增收条件,工业园区创造的财富能够有效支援农业园区和农村社区建设,反哺农业和农村。建设农业园区,既可为种养大户提供发展空间,实行规模经营,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又可为工业园区提供丰富优质、绿色环保的农产品,进而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让农民改善了居住环境,改变了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过上了梦寐以求的城市生活,还能促其更好地从事各种产业,从而促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的快速发展。

上一篇:互联网巨头的投资棋盘 下一篇:正风立德精医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