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语言类方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时间:2022-10-21 09:33:07

探析语言类方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摘要】体育教师的教学语言的多种分类及各种语言类方法的区别运用,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方法与思想,总结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艺术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形成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富有知深力和吸引力的教学气氛,就能改善教学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体育;语言教学法;分类

体育教师因其本身的职业特点,进行教学的途径较为单一,语言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学语言包括声音语言、动作语言和口令哨音等形式,这些语言都必需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准确性、启发性、鼓励性、简洁性、针对性等特性。了解体育教师的教学语言中声音语言方法的多种分类及其区别,有益于帮助体育教师根据教学的具体需要灵活运用语言方法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形成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富有知深力和吸引力的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1 语言的重要性

语言是人们表达感情、沟通思想、传播信息的一种工具。教师讲课的语言艺术、个别谈话艺术、表扬批评艺术以及体态语言艺术对教学效果起着重要作用。语言既是一种工具,也是一门艺术。因此,体育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方法与思想,总结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艺术水平,才能以语言魅力吸引学生,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更好地完成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双边活动。

2 语言教学法

2.1 讲授法

讲授法就是教师运用系统准确的语言向学生传授体育的基本知识、动作技术、技能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运用于理论知识教学,是体育教学方法中最基本的方法,也是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前提。讲授法又可分为讲述法和讲解法两种。前者主要是讲授体育理论,介绍体育项目、动作名称、动作要领等。后者则主要是分析说明动作技术、战术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两者相互结合,密不可分,不存在明显的界限。语言教学法要力求做到语言通俗易懂,生动形象,重点、难点突出,精讲多练,切不可长篇累牍,造成学生逆反心理,失去应有的效果。

2.2 提问法

2.2.1 启发式提问法

对于某些技术动作的讲解,有时学生不能完全领会,这时可以采用启发式提问法,可启发、诱导学生开动脑筋,更新思路。比如:在讲解排球扣球的手臂动作时,可提出在打马鞭时,是鞭杆的力量大还是鞭鞘的力量大,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扣球动作。

2.2.2 对比式提问法

例如,教师在完成挺身式跳远和蹲距跳远的示范后,让学生回答这两种技术动作有什么区别,这样通过学生的视觉感知提高认识,在对比中加深对动作的理解。

2.2.3 反馈式提问法

此方法是利用反馈原理,把课堂中所学的技术、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提问的方法,将反馈信息再传给学生。例如:在进行排球项目的垫球练习时,有些同学反映垫出的弧线太低,这时教师没有必要把垫球的技术动作重新讲一遍,可反问手臂是否插在球下面?垫球的用力是朝什么方向?让学生自己去思考、纠正,加深体会,同时也可以节省教学时间。

2.3 修辞法

用一个贴切生动的比喻,有助于学生对抽象、复杂问题的理解。例如:“快速跑”动作中,小腿充分深处迅速爬地后撩,可以用“像鞭子抽击地面”进行比喻;“小步跑”的动作,可以用快速下楼梯的动作进行比喻。这样比喻,生动形象,简单易懂。

2.4 鼓励法

通过外部力量来推动内在动力,使人们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达到调动积极性目的的一种教育方法。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额,常把尚未满足的需求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形成精神动力,这种精神动力在外界的压力和引力的作用下,能够有效地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效果,推动人的行为朝着目标前进。

2.5 分析法

分析法是体育教师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动作技术、技能所常用的一种语言方法。在课堂练习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分析法对学生的错误动作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找出产生错误的原因,以便改正错误。在安排活动性游戏和比赛活动时,就可以运用分析法,帮助学生发现如何在不违犯游戏或比赛规则的前提下,去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培养学生能力的角度出发,也可以采用找学生示范,然后再请学生分析示范动作正确与否和产生错误的原因。这样可提高学生观察问题的注意力。

2.6 口令教学法

口令是在体育教学中调动队伍、的动作,完成集体、部分或个人练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口令对于体育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口令的技能和运用将直接影响到课堂的组织和学生练习的质量,也是衡量体育教师的自身能力和课堂组织能力的一个标志。在口令的运用过程中,要求准确、声音洪亮、清晰、熟练。同时还要注意,不同的练习内容,对口令的要求也是各有不同。在运用口哨、掌声、语言文字等辅教学法时,要注意应自然、和谐、恰当地把它们融会于口令之中,不可勉强使用,而适当地加入掌声或语言文字作为强调节奏感或动作转换,则会取得良好的练习效果。

2.7 指示法

指示法是不同于口令法的一种选择一定的词语对某一事情下达命令的方法。在运用过程中要求教师的语言要简明、清晰、坚定。如:在做前滚翻练习时,当练习者低头含胸,要做前滚动作瞬间下达“蹬地”的命令,而在练习者两腿蹬直,背部着垫瞬间下达“收腿”的命令。在动作练习的重要环节上采用指示法给练习者以特别的刺激,强化本体感应,对学生学习和掌握所学动作将起很大的作用。

2.8 评价法

评价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动作、行为等以简短的语言,用口头的方式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也就是教师对学生课堂练习中的技术动作及行为表现及时给予评价,以便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常用词语如:“好”、“不错”、“可以”、“不对”等。在课堂练习过程中,教师的评价应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批评,尤其是对理解能力较差、掌握动作慢、动作协调能力差的学生,更应该有耐心,并及时给予帮助和鼓励,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勇气,在帮助他们分析原因的同时,多采用一些鼓励性语言。

3 语言表达的要求

3.1 讲解重点要突出

对于新教材或技术复杂项目的讲解,更需要强调重点突出。对动作重点、难点或重要之处,画龙点睛地加以强调能使学生更容易领会,而适当重复使之突出,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强化记忆。

3.2 语言速度要得当

讲解速度太快,就会使学生毫无思考余地,不利于启发学生。讲解速度过慢,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 因此在教学与训练中,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掌握好说话的节奏。

3.3 讲述语言要生动形象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只有学生处于积极兴奋得状态,有一个轻松愉快的心境,才会积极地开动脑筋,认真思考从而有效地获得知识。为了能使体育教学形成生龙活虎、朝气蓬勃的气氛,体现体育运动的特点,教师需要懂得语言艺术,运用恰当的语言进行教学,讲解要生动活泼,新鲜有趣,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4 结束语

体育教学除课前准备的教案内容必讲外,常常会出现意料不到的各种情况,需要即兴就说,当场就讲,容不得慢慢考虑。因此,要想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必须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学习,多阅读各类文章书籍,以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及语言表达的艺术修养,为课堂教学服务。为了适应新时期体育教育的需要,培养跨世纪的合格人才,体育教师必须孜孜不倦地研究和掌握体育教学中的语言表达方法艺术,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龚竞异.人体语言在思想教育中的意义与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1996,6(1):24~29.

[2]陈浩.大学体育[M].江苏: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2:46~47.

[3]吴志超,刘绍曾,曲宗湖.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8:355~362.

上一篇:整合实验课程,培养应用型人才 下一篇: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及其抑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