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与不似之间

时间:2022-10-21 09:26:16

他的画展被安排在象征着中国美术最高殿堂的中国美术馆底楼圆形大厅举办,当代绘画大师吴冠中与他对谈艺术,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为他的画展撰写前言,画展举办前由上海飞往北京的一架飞机上,有半数乘客是为一睹这次画展的艺术家……他就是现代海派绘画的代表人物――陈家泠。

缘起

“姆妈,给我画一匹马。” “姆妈,给我画一只小狗。”每当小家泠这么说的时候,母亲都会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满足儿子的愿望。身为小学老师的母亲当时没有想到,正是这些画,为陈家泠打开了通往艺术的大门。

正是受到母亲的影响,陈家泠从小就喜爱绘画。考高中时,他希望进入浙江美院附中学习,可由于家庭成分问题,他失去了这次机会。上了高中以后,两项不同的选择摆在陈家泠面前:要么继续走艺术之路,要么选择上普通大学。此时,陈家泠天性中的活泼好动也显现出来。他参加了美术兴趣小组,同时也是篮球队和乒乓球队的队员。下课之后,他经常在操场活动。每次玩的时间一长,重视他的美术老师就会去操场把他“抓”回来。

50余年后的今天,说起自己中学时的美术老师,陈家泠依然充满感激。正是由于这位老师的督促与关爱,陈家泠终于没有放弃美术,并最终考入了浙江美术学院(即现在的中国美术学院)的国画人物系。

浙江美术学院是蔡元培、林风眠于1928年创建的我国第一所综合性国立高等艺术学府,濒临西子湖。潘天寿、黄宾虹、李苦禅、李可染、艾青等名家都曾在此任教。该校学生也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精英。有的学生曾长期跟随沪上名家学习,有的学生曾接受过系统的苏式美术训练。同学间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在艺术之路上共同探索的伙伴。在这种环境下,陈家泠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前进的动力,他彻底收敛了爱玩的天性,“生活像兵营,学习像修道”。他白天和同学一起上课,晚上钻进画室练习。万籁俱寂的晚上,周围越是安静,陈家泠的思维越是活跃,艺术的灵感如同潮水一般呼啸。

在校时期,陈家泠临摹了大量古代名家绘画,比如《天王送子图》《八十七神仙卷》……其中《八十七神仙卷》长达292厘米,是一幅白描手卷。画面描绘道教两帝君(东华、南极)带领真人、仙官、玉女、神将等八十余人和仪仗去朝谒元始天尊的宏大场面。陈家泠一笔一画地临摹这繁复的长卷。正是学生时期的刻苦练习,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师恩

从浙江美院毕业之后,由于陈家泠成绩优秀,技法全面,人又开朗热情,他被调往上海美专任教,这一教就是30多年。30多年中,他经历了上海美专的辉煌时期,陈逸飞、夏葆元、魏景山……这些响彻中国画坛的名字都曾是他的学生。但谈起他的执教生涯,他却深情地谈起自己的老师陆俨少,并深感师恩。

陈家泠早在浙江美院学习的时候,就与陆俨少先生有师生之缘。当时陈家泠是国画人物系的学生,陆先生是山水系的老师。陈家泠一直对这位著名的“”老师很好奇,他明白院长潘天寿能够破格将一个“”请到学校任教,一定是因为陆先生有着别人无法比拟的才华。一天,他特意跑到陆先生的办公室,向他请教风景画法。陆先生丝毫不介意他不是自己的学生,反而从风景基础给他讲起。一来二去,两人就熟识了。

到上海美专任教之后,陈家泠听说陆俨少先生来沪上定居,就带了自己的写生作品去拜访。从那时开始,陈家泠一有空就跑到陆先生家,看他如何作画。

与“夜猫子”型的陈家泠不同,陆先生作画都是早晨,于是陈家泠就起大早去陆先生家,等着看陆先生落笔。这一看就是七八年。陆先生作画时而从容不迫,云烟落纸,随意点染;时而揎拳卷袖,狂呼惊叫,顷刻而就。用笔“四面出锋,八面玲珑”,将毛笔的笔尖、笔肚甚至笔根全部用到。这使陈家泠大开眼界,这种灵动的用笔技法与他的天性不谋而合。从此,他将山水画的线条用在了自己的人物画中。1979年,他的一幅水墨作品《鲁迅像》参加了华东六省一市美术作品展,获得众多美术界同仁的好评,这是对陈家泠笔墨探索的肯定。

然而,对陈家泠而言,陆俨少先生对他影响最大的是精神上。陆先生在治学上刻苦,严谨,曾提出“要成为艺术的殉道者”。在处世上,陆先生随和、宽厚、心胸博大。他经常说:“一个成功的艺术家不仅要有天分,还必须有开通和宽容的心态。”“”中,陆俨少先生由于身为,吃尽苦头。后来,一个曾整过他的人为了走关系向他求画。陆先生不记前嫌,送画给他。

这件事对陈家泠触动很大,他一方面为陆先生的宽容而感动,一方面悟出身教大于言教的道理。陈家泠说:“陆老师的画风和他的老师不像,我的画风和陆老师也不像,可相似的是绘画的精髓。陆老师说过,‘画者要灵变’,灵是思想,变是技法。这个思想是陆老师的老师传给他的,我也必将传给我的学生。”

陈家泠自己教学也是以身作则,在写生时鼓励学生多跑多画。早上要求学生7点到校,他自己早在校门口等着。

灵变

1987年,美国ABRAMA出版了柯珠恩夫人所著的《新中国绘画》(1949~1986)。该书相当于介绍中国绘画的艺术辞典。其中专文介绍了陈家泠的绘画,认为他的作品是现代海派的代表,并以他的《荷花》作为该书封面。此时的陈家泠,画风已日臻成熟,他独特的“走、守、漏、透”的技法与宣纸的绝妙结合,在似与不似之间、有意无意之中,展开一幅幅神奇的画卷。陈家泠画风的形成正来源于“灵变”二字。

《鲁迅像》的成功,使陈家泠坚定了在笔墨上的探索之路。他一心打破线条对绘画的束缚, 寻找更随意、生动的绘画语言。对于他的创新,有的大师不理解,连陆俨少先生也为他放弃传统笔墨而惋惜。可陈家泠认为自己应该寻找一条适合自己性格、与别人不同的道路。用山水线条画人物,是一种创新,但他还要再有突破。当年陈家泠每天去陆先生家学习,求“似”。正是为了以后的“不似”。

灵感来自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1985年,陈家泠从云南瑞丽写生归来,凭着大量的写生素材,他创作了一幅大画,画面由4幅6尺整张的条幅组成,背景是抽象的荷花,主题是一位正在洗头的傣族少女。不久,一位美国的艺术评论家来上海买画,他一眼相中了这幅画,但他提出了一个陈家泠从来没想到过的要求:只要有荷花的两幅条屏,而不要有人物的两幅。从传统绘画来讲,人物才是这幅画的主体,可对于美国艺术评论家来说,主体的人物依然是传统水墨的窠臼,作为背景的荷花倒是陈家泠的独创。这件事情让陈家泠大受启发,如同从一扇窗中窥到了外面的世界――原来还可以这样作画。

从此,陈家泠的绘画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为了更好地表现晕染效果。他曾尝试各种作画材料,从各种纸张到丝、绢、皮纸,甚至是当时纤维厂刚发明的绝缘材料。不过,最后他发现只有宣纸,而且是放了20年以上的宣纸,才能更好地表达他的绘画语言。

东方文化的博大精深、神秘莫测,在水墨的渗透、晕染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通过一次次尝试,陈家泠的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张力。在作画过程中,他原本的构思会生发、溢泻、超越,直至到达天人合一的境界。为此,他特意刻了一方印曰:“我与上帝合作”。

养性

如今陈家泠已到了“随心所欲”的年龄,但是他旺盛的精力和“爱玩”的天性不改当年。在艺术圈内,陈家泠爱搓麻将是出了名的。他经常会邀上三五知己搓个通宵达旦。第二天早晨,当别的牌友满脸倦意地回家补觉时,陈先生依然精神抖擞,扎入画室开始创作。

熟悉陈家泠的人都知道,他对新生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当数码相机刚开始流行时,他早先于别人买了一台。如果和陈家泠侃一侃市面上最in(流行)的事物,会发现没有什么是他不晓得的。

功成名就后的陈家泠本可以继续画他的荷花,因为他的作品无论在学术上还是在市场上都得到了肯定。但是他却迷恋起了烧窑,而且还成立了自己的泠窑。“我觉得瓷器是真正代表中国文化的精髓,你看china就是China。当一堆平常的泥土烧制成艺术品时,你自然会惊奇于这个过程。”现在,陈家泠认为人生最大的享受莫过于用自己烧的茶具喝上一杯清茶。

从工笔人物到写意花鸟再到烧窑画瓷,陈家泠在艺术之路上越走越远,却依然保持着他独有的空灵高雅之气。许多年来,他一直强调“灵变”这个始终贯穿他艺术生命的主题。“似与不似之间,有意无意之中”正是最能概括他艺术追求、他的有意与自然的无意交相辉映,而他在艺术上的探索依然在继续。

上一篇:自我和谐 朗润老人 下一篇:一个人串联起来的满语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