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三焦穴位埋线法治疗高脂血症临床对比研究

时间:2022-10-21 09:11:56

调三焦穴位埋线法治疗高脂血症临床对比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调三焦穴位埋线法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80例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1.67%,大于埋线对照组的78.33%,,也大于药物对照组的76.67%,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

关键词:穴位埋线法;高脂血症;调三焦;疗效

高脂血症是一种代谢障碍性疾病,患者的血脂含量较高,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黄色瘤和动脉硬化。该病的发病率很高,我国患患者数约为9000万。它可严重损害心脑肾等脏器,引起冠心病等疾病,从而危及患者的健康和生命[1]。本文探讨以调三焦理论指导穴位埋线对高脂血症的干预作用,为穴位埋线做初步的穴位筛选研究,并为高脂血症发生的机理做进一步的探索,对提高穴位埋线、针灸等方法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具有发展前景,对弘扬中医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将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高脂血症患者采用调三焦穴位埋线法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高脂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时符合我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以及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的血脂异常患者180例,对所有患者在治疗前进行血脂检验。采用随机方案,当筛选到合格病例后,以初诊顺序随机分配将其随机分为三组。实验组60例(即调三焦穴位埋线组),其中男患者38例,女患者22例;年龄30~70岁,平均(53.85±4.93)岁。埋线对照组60例(即常规穴位埋线组),其中男患者42例,女患者18例;年龄35~68岁,平均(52.17±5.66)岁。药物对照组60例(即血脂康组),其中男患者35例,女患者25例;年龄37~57岁,平均(54.68±3.58)岁。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埋线操作均一样,只是取穴不一样。

1.2方法 实验组采用调三焦穴位组进行穴位埋线治疗,应用调三焦穴位埋线法:取穴:方组一为:心俞、脾俞、三焦俞、中脘、天枢、气海、丰隆、曲池;方组二为:肺腧、肝俞、肾俞、建里、关元、水道、支沟、三阴交,每次取一组穴位,两组方穴交替使用,行穴位埋线,间隔1 w/次,5 w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 w,治疗2个疗程。穴位埋线采用套管针埋线法,器材:羊肠线(3/0)、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针(7#)及适配的无菌磨平针尖的针灸针(0.3 mm×40 mm),患者取平卧位,暴露穴位处皮肤并用2.5%碘酒消毒以及75%的酒精脱碘。以一次性的8号注射针头为套管,以剪去针尖的30号毫针为针芯,于针管前端置入3/0号羊肠线,进针皮下约1寸后边退针管边推针芯,在穴内置放羊肠线,用消毒纱布覆盖,并用胶布固定,禁沐浴12 h。埋线对照组用常规穴位组行穴位埋线治疗。取穴:中脘、天枢、脾俞、丰隆、三阴交、曲池,行穴位埋线,间隔1 w/次,5 w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 w,治疗2个疗程。取穴及穴位埋线方法等同实验组。药物对照组采用口服血脂康胶囊治疗,口服血脂康胶囊,0.3 g×12粒/盒(国药准字:Z10950029,北京北大维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2粒/次,2次/d,治疗时间为12 w。三组患者治疗期间,均要求适量的运动、合理控制饮食。治疗12 w后,复查血脂,疗程结束后1个月随访1次,详细记录其症状、体征,对愿意复查血脂的行二次血脂复查。三组患者复查后比较三组疗效,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变化,包括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观察指标。

1.3疗效评价 疗效评价分为3个级别:当TG减少2/5,TC减少1/5,HDL-c增加0.26 mmol/L,LDL-c减少1/5时为显效;当TG减少1/5~2/5,TC减少1/10~1/5,HDL-c增加0.18~0.26 mmol/L,LDL-c减少1/10~1/5时为有效;当治疗后患者的各项指标无变化时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的方式进行统计描述表示,其间差异比较利用T检验,计数资料利用χ2检验或非参数检验,P

2结果

2.1三组治疗后的疗效比较 治疗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埋线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χ2=4.183,P

2.2三组治疗前后的血脂指标比较 血脂(TC、TG、LDL-C、HDL-C)测定,所用仪器为OLYMPUS-AU400, 试剂为北京利德曼生化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治疗后,三组的血清TG、TC和LDL-c含量均低于治疗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2.3不良反应 三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血肿、晕针以及神经损伤等不良反应。

3讨论

高脂血症可分为2类:原发性和继发性。前者与遗传背景和先天性因素有关,是由相关基因发生变异引起与脂蛋白功能有关的酶、受体或载脂蛋白结构或功能发生变化而导致。后者多由糖尿病、肥胖等代谢性疾病或吸烟、喝酒等不良饮食习惯所引起[2-4]。目前,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案为控制体重、坚持运动和锻炼、戒除烟酒等不良习惯、服用降胆固醇的药物和以降血清三酰甘油的药 物[5]。

本研究探讨分析了调三焦穴位埋线法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三焦为元气之别使,通行原气,贯通人体内外上下,输布由脾胃而来的水谷精微,维持人体水液代谢的平衡,总司人体气化活动[6]。利用调理三焦的理论为指导,同调上、中、下三焦,能够整体治理,综合调节;还可以调节脏腑之气,对脏腑之功能活动有更为直接和显著的影响[7]。并且该疗法避免了药物的毒副作用和针灸治疗的就诊次数多等问题,通过长效刺激穴位,可改善血脂代谢及其结构,并将减少异常血脂含量,恢复血脂的正常水平,从而防止肾脏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发展[8-9]。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大于埋线对照组,也大于药物对照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

综上所述,本研究探讨了以三焦理论指导穴位埋线对高脂血症的干预作用,为穴位埋线治疗高脂血症做初步的穴位筛选,分析了高脂血症的发生机制,为高脂血症发生的机理做进一步的探索,同时有助于增加针灸、穴位埋线等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提高穴位埋线法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并且本研究着重于的是中医现代外法之一,其发展前景良好,值得于世界范围内弘扬中医。

参考文献:

[1]王建珠,顾一煌,柳丽.灸法治疗高脂血症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2):35-37.

[2]夏建国,储浩然.针灸治疗高脂血症研究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23(1):86-87.

[3]袁筱岩,陆建晓,单杰,等.针灸对高血脂患者血脂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1,18(3):116.

[4]何俊敏.针灸治疗高脂血症的42例临床疗效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2,3:36.

[5]张苹.针灸治疗高血脂症的临床资料分析[J].中外医疗,2008,14(11):5.

[6]王凌云,毛红蓉,罗飞.穴位埋线疗法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J].湖北中医杂志,2008,30(9):27.

[7]李艳芬,庄礼兴,朱晓平.穴位埋线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 [J].辽宁中医杂志,2011,38(1):142-143.

[8]毛红蓉,王凌云,张红星,等.比较穴位埋线与药物治疗高脂血症的作用[J].中国康复,2009,24(4):257-258.

[9]贾泽坤,曹奕.针灸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研究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10):1018-1019.编辑/张燕

上一篇:糖尿病低血糖临床规范治疗效果观察 下一篇:糖尿病及高血压病患者检测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