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浙江家族制民营企业中管理的转型

时间:2022-10-21 08:45:57

浅论浙江家族制民营企业中管理的转型

[摘 要]浙江省民营企业在本省经济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管理绝大多数为家族制管理,其管理的提升转型已经提到日程上来。本文从浙江省民营企业依赖于“家族制”管理存在的历史、现实根源入手,揭示了在我省民营企业创业中的有利作用,并分析了在持续发展阶段家族制管理的弊端,提出了可借鉴的管理转型的几种方式,需开展的管理形式创新,从而实现管理转型提出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浙江民营企业 家族制管理 管理转型

自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已成为民营经济最发达的省份。来自于工商部门的数据表明,“2001年浙江省国民生产总值达到6700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全省人均GDP达到14850元,继续保持了全国省区第一的位置。尤其是外贸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广东,位居全国省区第一”。当年民营企业创造了4097多亿元的国民生产总值。占浙江省创造国民生产总值的61.13%。

浙江民营企业在全省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民营企业目前广泛存在的家族制、一元产权制度与实现规模经济、提升企业素质、建立现代化企业之间的矛盾日益凸现。而本文选取了管理形式转型这个角度来看待浙江民营企业的发展,从浙江民营企业创立期“家族制”管理的深层根源,用历史唯物辩证的方法,正确看待“家族制”在民营企业中创业中的有利作用及发展过程中的弊端,实现管理转型。

一、浙江民营企业依赖于“家族制”的深层历史、现实根源

从我国的现实出发,民营经济概念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民营经济,就是指私有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私人持股的股份合作经济和股份制经济,因为在我国当前的实践中,只有这部分经济是最具有民营经济的特征的,是纯粹的民营经济。广义的民营经济,就是指非国有经济,即除了狭义的民营经济外,还包括集体经济、外资经济及国有经济持股在49%以下的混合经济。本文所提及的民营经济即指狭义范围内的民营经济。

而“家族制企业”,指一个家族或数个具有紧密联盟关系的家族拥有企业全部或部分所有权,并直接或间接掌握企业的经营权时,这个企业即为家族企业。根据家族关系渗入企业的程度,把家族制企业分为三种类型:所有权与经营权全部为一个家族所掌握;掌握着不完全的所有权,却仍掌握主要经营权;掌握部分所有权而基本不掌握经营权。在我省民营企业的成长过程中由于种种主观或客观的原因,大多民营企业的创立摆脱不了“家族企业”的影子。

1.儒家思想及“家本位”的思想植树根于浙江历史文化、山水人文中,与近代实用主义相结合,创造了独有的“浙商”精神

一方面,中国传统社会的家是一个最小的社会细胞,并以此为单位担负起中国传统社会精耕细作高度集约化的传统农业。并形成了一套完备的伦理道德思想;另一方面,浙江人文史发达,历来人才辈出,从宋代的永嘉事功学派,明代的王阳明心学,到清代浙东实学派,重商思想一再提及。如“经世致用”、“义利兼容”、“工商皆本”等重商而不耻言利的思想。浙江历来有经商的传统,尤其至南宋以来,商业更是发达。早期经商通常是家族的行为,如湖州的“湖笔”,东阳的“竹编”等。由于技术含量较小,易于家庭操作,进行传、帮、带,产生了不少作坊作业。两者相结合,形成家族制浙江民营企业思想的沃土,形成富有特色的各专业市场及地域化产业群。

2.生存的压力,促使民营企业的产生需要依靠家族的力量进行创业

浙江历来是农业省份,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只有全国平均的40%,生存竞争激烈,自然资源匮乏,工业基础薄弱。加之地处沿海地区,国家出于国防安全的考虑很少进行项目投资。在一无资源,二无政策的前提下。因此,浙江人只能凭自己的本事养活自己,走南闯北做生意,不论生意大小,只要能够糊口。事无巨细,都力求做好。由于刚开始创业时,风险不可预测,无法与他人合作,因此只能依靠家族内部筹资、招募人员,同心协力创业。从创业所选择领域,优先选择国有经济所不屑一顾的领域,即典型的“配角经济”。“学有对门,比有同行”的集聚效应,浙江区域性经济的优势形成了,产生了各富有特色的地域化产业群,并集聚成区。加之,浙江地处沿海地区,改革开放后,海外投资也大多选择与其有血缘或地缘关系的地区,因此加速推动大批优秀的民营企业的产生。

二、家族制管理在浙江民营企业创业过程中发挥的有利作用

浙江民营企业的创业期大致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先后经历了三种企业制度的变迁:

首先是以家族作坊式企业普遍形式的初始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浙江民营企业开始摸索成长之路,进行艰难的资金原始积累阶段。而其中有一个中国特色的现象,挂着“乡镇企业”、“集体企业”帽子,但企业实质却是私营企业。

其次是“股份合作制”为典型形式的过度阶段。90年代,浙江民营企业经过初期的摸索,实现了快速增长的阶段,已形成富有特色的浙江民营企业地域性经济,在特定的地区内的某个产业,在国内或国际市场占有较大市场占有率。此阶段中的民营企业绝大多数采取集中持股的形式,即公司的创办人或某家族持有所在公司绝多数股份,牢牢掌控经营权。

再次是以公司制为代表形式的新阶段。90年代末至今,部分民营企业与国际接轨,为适应外部激烈的竞争,对家族制管理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良,打破家族的垄断,对股份进行分散处理,聘用外来人员担任公司管理层职务。但其所有权还是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家族制管理在浙江民营企业的创业初期,主要依赖于家族制管理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并为未走完创业路的浙江民营企业继续发挥作用。

1.浙商精神的形成

由于浙江民营企业发展初期的社会资源很少,因此只能借助家族的力量,在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的条件下,依靠成员之间的信任和认同,对企业的发展形成共识,这种基于血缘 、亲缘关系基础上所形成的亲和力,是家族企业坚实的伦理道德,构成家族制管理精神的一部分,体现了浙江民营企业的共同群体精神――“浙商精神”,即实业兴国精神,开拓进取、自强不息、矢志不渝的敬业精神,这些精神又反向推动浙江民营企业的发展。宁波的“方太”、温州的“德力西”、“正泰”的发展史,都可以看到“浙商”精神的具体体现。

2.对外产权边界明晰,利益直接

从产权角度来讲是,家族制企业对外界环境而言具有清晰的产权界定。其所有者为家族成员或与家族关系密切的人员。由于产权明晰、权责明确、利益直接可见、经营灵活内在特点,有着强烈的应急机制和硬性的约束机制,与市场经济有着天然的适应性,因此经营权与所有权二者合而为一的企业主创办者,以市场为中心进行运作,把企业发展与投资者利益紧密事例为一体,所以得到了快速发展。

3.超强的凝聚力,心理契约成本低

由于先期资本普遍较少,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企业主文化普遍不高。从管理成本角度来说,家族制不仅满足了企业经营初期所需要的决策统一性和行为一致性,而且家庭成员之间天然存在自我约束、自我牺牲精神,家族制不依靠法律约束的资本“民主制”,更能给企业带来合作博弈的利益。这尤其适合浙江民营企业创业阶段。

4.集权式的组织模式,组织结构简单,使企业的应变能力增加

当市场不完善、规则不健全、管理信息不充分时,以家族血缘关系为基础所建立的企业组织,组织结构较为简单、管理层级较少、成员间具有高度的信任感与合作力。集权式的组织结构,使浙江民营企业具有较强的经营灵活性和较高的风险抵御度,一旦决议做出,企业内部同心协力完成。在国际贸易中,国内民营企业的这种管理模式就充分展示了应变能力强的优点。

5.经营文化的同质性和继承性

传统家族制度中的等级制度和“遵上”“忠信”“服从”观念,使家族成员彼此有高度的认同感和一体感,在民营企业中形成了家长制权威,最初创业者作为“家长”,有长久的企业发展观,在家族制民营企业交权过程,经营政策的同质性、一致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转型期间的风险,使经营政策能一贯持续下去。

三、浙江民营企业在持续发展阶段家族制管理的弊端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浙江民营企业创业阶段中家族制管理虽发挥了巨大的推动力,但事物总是一体两面,不可忽视家族制管理对民营企业的转型造成的阻碍。

1.最优秀的人才难以立足

首先,在家族制管理企业中,家族成员具有天然的优越感,导致企业外来人员缺乏成就感,为老板打工的心理十分强烈,让家族以外的能人感到前途渺茫、信心失落;其次,企业人才渠道不畅,优秀人才难以进入,难以培植家族以外新的管理主体。再次,在同一家族在难免其管理思维具有同质性,因此看不到管理盲点。长久以往,新的人才进不来,而内部又看不到弊病,企业将逐渐走向衰亡。

2.管理瓶颈难以突破,企业战略无法提升

一方面,浙江民营企业成功最初,往往是选择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对最初成功的产业往往抱有特殊的感情,即使领导者提出要调整公司发展的策略,也容易遭致反对,造成经营危机潜伏;另一方面,企业规模的扩大与日益深入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相伴随,企业管理复杂性上升,具有专业知识的职业经理阶层势必取代不是专业体系培养的家族成员。而与此同时,在家族制民营企业对“外人”的“低信任度”,势必加剧专业化生产与家族管理水平低下之间的矛盾,使企业面临严重的管理瓶颈制约。

3.决策危机,缺乏有效监督制约体制

家族制企业在经营中是家长决策,许多业主仅仅是靠自己的感性认识和传统经验来经营企业,对业务系统缺乏详尽论证和综合分析,然而其经验未必永远是财富,很有可能就是“包袱”,完全凭借个人经验,一旦投资决策失误,整个家族企业就会一蹶不振。家族式集权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反馈和制约,这也是决策容易失误的根源所在。

4.“内耗”效应彰显

在家族制企业中,亲情与事业经常交织在一起,一旦家族成员间关系紧张,感情淡漠,就可能导致企业无法正常经营,甚至走向衰败乃至破产。由于家族成员之间职责含混不清,财务收支很不规范,内部产权混浊模糊,在企业壮大后就容易形成“内耗”,严重影响企业效率。因此家族制企业的家长权威制度、遗产继承制度、亲情或友情规则所形成的“内耗”使企业持续成长。

5.融资渠道狭窄

家族制企业产权封闭,为了肥水不流外人田,股份不向外流,股权流动性差,阻碍了股权的优化组合,但依靠自身积累来发展却相当缓慢,内部不规范的规章制度及财务制度,较难进入资本市场,其扩大规模所需的资本难以保证,在经营困难时就难以分散和化解危机。

值得庆幸的是,有一部分浙江民营企业已经看到了家族制管理的弊端,已经着手创新,例如将股权分散,聘用职业经理人等,使这些矛盾得到了一部分缓解。

四、浙江民营企业可借鉴的管理转型

目前,我省民营企业的发展正处于发展的十字路口,参照世界范围内家族制企业的发展历史,借鉴国外经验及教训,有助于实现浙江民营企业的转型。

在世界范围内,家族企业的发展历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企业家族化。企业在组织管理和利益分配上都服从于家族的利益,企业的兴衰与主持者家族及其个人的人事变动密不可分。在家族企业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就有可能向第二阶段转化。在第二阶段,家族企业化,家族服从和服务于企业,由人治走向法治,血缘关系由首要的人事关系变为次要的人事关系,但企业的组织、经营、管理大权仍牢牢控制在某一个或若干个家族手中。在第三阶段,家族除了掌握企业的股份,已经从经营管理领域退了出来,已经不属于典型的家族企业,或者说已经超越了家族企业阶段,在发达国家,基本上家族企业都处于此阶段。而国内的家族企业还处于第一阶段或正在向第二阶段转化。

在《财富》杂志的前500家大企业中,三分之一由某个家族控制。如法国的美其林公司,瑞典泰特拉帕克公司和宜家家居公司(IKEA),美国的微软公司、福特公司、杜邦公司、通用电气、迪尼斯公司等,都以前或现在经历着家族制的企业管理。泰国5大家族企业其总产值更是达全国GDP的一半。

国外的家族制企业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完整的经历了整个发展历程,呈现出以下几大趋势:

1.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竞争的加剧,家族和家族观念的转变,以及经理阶层的成长,股份较大的家族改变影响企业决策的方式,企业的经营权落到管理专家们手中。

2.泛家族主义管理的盛行

家长式的管理将在家族企业中消失,但企业的家族主义仍然被保存和发扬。西方提倡的是带家族主义的团队精神,而在东方更多提倡的是命运共同体平等主义的经营。

3.家族企业进一步社会化

向内部员工转让股份,向社会公益事业投资,使企业的所有权进一步社会化。企业的社会化在其经营宗旨上表现为:更加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

4.子承父业模式的巨大转变

家族企业的财产继承人对父辈的“家当”缺乏热情,更热衷的是开创自己的事业。

“以史为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促成我省民营企业管理转型,促进我省民营企业做强、做大、持续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为国民经济做出应有贡献。

五、浙江民营企业转型所需的管理形式创新

由于社会制度不同,市场化程度不同,因此,还需要在制度上有所创新,才能取得更大的发展。

1.融资体系的创新

在创业初期,如前所述,只能通过家族的力量或家族内部筹集。随着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这种融资已经不适应企业的发展。因此增强自身的信用建设,增强财务的透明度,以顺利争取银行贷款,扩大融资体系,从而扩大企业规模,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对此,浙江民营企业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始,据统计,目前仅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浙江民营企业就有5家以上,数十家民营企业已进入上市程序。

2.行业自律制度的创新

由于家族企业的生存目标就是获得利益最大化,加之我省民营企业“小且散”的特点,因此竞争加剧,很容易互相压价,甚至出现了为牟取暴利,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现象,这都是浙江民营企业缺乏行业自律的行为,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需要行业协会的加入,加强自律,维护企业的正当权益,使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3.企业产权制度的创新

家族制管理的弊端决定了民营企业在发展到一定规模后需要实行现代公司制,扩散股权结构,淡化家族作用,改变浙江民营企业中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合一的状态,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4.企业的技术创新

由于浙江民营企业大多选择技术含量较小,能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进入,“拿来主义”盛行。虽有改良,但具有突破性的创新相当少,反映出浙江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某种封闭性,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行为模式都比较封闭,利用企业外资欲望及能力不高,只能跟随别人脚步,没有能力持续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占有优势。因此需要加大企业技术创新的资本输入,建立、鼓励人才进行技术创新的激励保证机制。

另外,还需关注 “独生子女”制度在民营企业管理转型中的影响。2010年左右,这批独生子女,走上企业领导岗位,家族制民营企业将面临一个转变的契机;到第二代独生子女走上领导岗位,也就是在2030年至2040年间,我省民营企业将面临另一次革命性的转变。

实践证明,处于创业阶段的浙江省民营企业采用家族式管理可以有效降低风险,降低各项交易成本,在目前全球经济发展放缓的情况下,抗风险能力好,容许家族企业在中国现阶段的存在都是可能和必要的。但家族企业管理不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发展到一定阶段,由于家族制管理的弊病所限,制约了企业作大作强,某种程度上浪费了社会资源,降低了各项资源的利用率。

企业天职就是创造效益,对于社会,也就做出了相应的贡献,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创作机会”,为更多的人提供了就业机会,从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对于企业主的利润实现也是无庸质疑的。而社会价值的最大化,才是我们应追求的。因此,浙江省的民营企业需要制定出适合于自身所从事行业特点的经营战略,发展核心竞争力,程度不同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公司管理转型,走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杨文轩:审视中国民营企业.中国三峡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2]姚贤涛 王连娟:中国家族企业现状、问题与对策.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

[3]谢健 任柏强:温州民营经济研究.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

[4]张宗各 胡退 解力平等著,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编: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与创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

[5]浙江省统计局:浙江统计年鉴 2002.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

[6]乔迪:军火大王--杜邦发家史.成都出版社,1996年3月第1版

[7]田方萌:浙江人凭什么.台海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

[8]中国统计学会、国家统计局科学研究所主办:统计研究.统计研究杂志社出版社,2003年7月总第141期

[9]《财富人生》节目组:财富人生.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联系发行,2003年1月第1版

[10]浙江民营企业网:民企未必要变成现代企业.2003年7月11日,www.省略

[11]浙江统计局2002年度经济报表.国际在线,online.省略

[12]500世界强企业在浙直接投资经营状况调查报告.2003年6月5日,浙江省统计信息网,www.zj.stats.省略

[13]推动民营经济实现二次飞跃 明确比较优势积极接轨上海.2003年8月29日,浙江在线,www.省略

[14]民营经济:数字看差距 广东要向浙江学什么?.南方网,www.省略/news

上一篇:中日贸易摩擦的危害及我国的应对策略 下一篇:企业营运资金质量管理理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