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安静女人花

时间:2022-10-21 08:28:27

当年十二少对如花说:“你有很多样子。”她问:“什么样子?”他答:“男装、女装、化妆、不化妆。”正是梅艳芳百变形象的写照。其实万变不离其宗,她的爱人只有一个――她将满腔热爱与青春都献给了这个舞台。

《胭脂扣》里的如花与十二少

“老地方等你。”梅艳芳在她最负盛名的电影《胭脂扣》里,饰演上天入地找寻情郎的女鬼如花。在关锦鹏的调教下,姿色平常的梅艳芳脱胎换骨一般,将这位上世纪30年代塘西红牌阿姑的妩媚婉转、颓靡憔悴表现殆尽,一举拿下金马金像奖双料影后,跃上她演艺生涯的峰巅。“如梦如幻月,若即若离花”。她眼波流转,将一段《客途秋恨》唱得缠绵低徊,满室生春。再后来,她只身立于摧枯拉朽的旧时地,抚今仰昔:不夜城移山填海,石塘咀烟花凋零,再无她这遗老遗少一席之地。她仿佛把人世风景看透,幽幽转过身子,一如嘉宝在《瑞典女王》的结尾处,面无表情,无声胜有声。

这女鬼在华语影史上屈指可数。小说家黄碧云曾说,梅艳芳的魅力,属于不安与惶惑的世纪末,给人的感觉永远是:神经质、摇摇欲坠、末日将至。所以,这女鬼如同量身定制,非她莫属。梅艳芳自幼便登台,弱肩担风雨,早早尝遍世间冷暖,所以,满面尘灰烟火色。她演如花那时刚二十出头,扮相却已显出倦态,仿佛她的人生是倒过来活的,年纪轻轻就已阅尽沧桑,跟如花如出一辙。比较起来,影坛那么多女子扮过狐仙蛇妖,大多珠圆玉润。即使张牙舞爪也是假鬼。只有这个梅艳芳,生来劳苦命,风霜留面上,演如花即是演自己。这股哀怨鬼气,演技堆不起来,只能靠尘世烟熏火燎。看上去形容单薄,其实身上压过生计重担,背后藏有百年道行,满肚子话欲语还休,悉堆眼角:是一个有故事的鬼。

因此,如花之于梅艳芳,好比程蝶衣之于张国荣,有些不疯魔不成活的意思,让人恍惚:不知戏里戏外到底谁成全了谁。后来她又在《半生缘》里顾曼璐身上,借尸还魂一样带了森森鬼气。有了如花做底子,这角色于她而言是杀鸡用牛刀。口红印在包子皮上.还当是生肉上的血仿佛她真是噬血的鬼。丈夫错把旧时相片上的自己认作妹子,她恼怒:“我有那么老吗?”扑到镜子上,果然是张沟壑纵横的脸。风月场上红颜易老,梅艳芳在戏里端坐,眉尖若蹙,瘦骨伶仃,活生生一具浓妆艳抹的木乃伊。

最终,她还是跟电影里演十二少那位死在同一年。是不幸里头的万幸。所谓戏梦人生,不过如此。

霸气胜过杨紫琼与林青霞

梅艳芳在电影里扮过太多豪气干云的女英雄。香港电影里的女英雄比比皆是,梅艳芳敌不过杨紫琼身手利落,比不过林青霞顾盼神飞,但她胜在有霸气。当年在红馆连开28场演唱会,夜夜笙歌,假若没有一呼百应的能耐,单人匹马实难罩住场面。这霸气是胭脂帝国里的女王气质,君临天下,莫敢不从。因此,在梅艳芳参演的江湖片里,女子可以跟男人出生入死,分庭抗礼。甚而至于在她的气焰下,男人也会扭捏起来。即便温婉凄艳如《胭脂扣》,她出场时也是一身男妆,不让张国荣专美。落魄的十二少藏在她羽翼底下,孱弱无能,她却母鸡护雏一样万般慈爱。

梅艳芳江湖片的代表作有《九一神雕侠侣》、《英雄本色Ⅲ夕阳之歌》、《东方三侠》。这些影片里的她,造型鲜明统一:头发多为大波浪,浓眉大眼,烈焰红唇,常披一袭黑衣,或者白色挺阔西装,在乱世里九死一生。低沉沧桑的声线,将她与其他东方女性区别开来,也把一阙阙主题曲唱得苍凉如血。这些女性坚毅果敢,冷面热心,时常与心上人并肩作战,笑看风云。一生里头最安静的时刻,大多是临死前或重伤时,倒在爱人怀里,才可作小鸟依人状。《夕阳之歌》中,与发仔劫后重逢一场戏,她坐在车内,披头散发,隔着车窗看发仔,泪眼婆娑,堪称经典。其实她演的女英雄大多如此,放下钢枪时形容枯槁,依然是等爱的女人。

电影《川岛芳子》是梅艳芳大女人格集大成者,虽然这回演的是一名集汉奸、美色间谍、复辟者、杀人魔王等诸多恶名于一身的坏女人。她在戏里时而马褂,时而和服,时而曳地晚装;变为满洲国金司令时,穿的又是戎装、马裤、革履,正应了“百变天后”的美称。她说要做个轰轰烈烈的女人,镇定地穿越人山人海,将一个又一个男子踩在脚下。看“美猴王”演戏时,目光肆意在他身子上溜转――竟是她嫖了男人。为达目的,她甚至皇后婉容,赤炼蛇一样在对方脸上吐着信,叫人不寒而栗。梅艳芳将一位冷酷阴毒、性格扭曲的人物刻画得丝丝入扣。艳若桃李,心如蛇蝎,就是这样子。

这些电影人物的大女人作风,与现实中梅艳芳豪爽硬朗的性格可谓相互映照,里应外合。说不清谁影响了谁,甚至也可算作人戏不分。刘嘉玲风波中,她臂上缠着“天地不容”的布条,疼惜又忿怒地搀护着刘嘉玲,作家张曼娟就感叹她“分明是个男人,是个大侠”。是不是也正因为如此,她的一段段情史才都黯然收场?

山中红辣椒

很多时候梅艳芳看上去弱不禁风,周身却有一股桀骜气息,“不是路边闲花草,而是山中红辣椒”。据说生活中她非常自我,很情绪化。因为晚睡晚起,她拍戏时常迟到。可到了镜头前又光彩照人,与她合作的人因此又爱又恨。有人形容她像古代侠女,其实这气息大半来自民间市井,是野草一样的生气。

后期电影里的梅艳芳偶尔也呈现出内敛沉静的一面。胡兰成说,桃花难画,因要画得它静。梅艳芳其实就有类似的家常安静的美,只是通常被遮盖在华丽包装底下。当她在电影里放下如麦当娜一样女权式的性感后,也常流露出家常女儿情态。也许这时候的梅艳芳,更接近最真实的她。高处不胜寒,也只有在电影里,她才能实现一个平凡女人的相夫教子梦。

这其中最具代表意义的影片要数《男人四十》。梅艳芳在这电影里挽着发髻,垂下几缕头发,时而鞠着身子操持家务,时而变为白头宫女,给孩子讲那过去的事情。洗褪铅华的她,以其出色的生活化表演,夺得长春电影节影后。应该说,这位平凡的家庭主妇,为梅艳芳绚烂的电影生涯作了一个完满的总结。假如当年的小歌女早早嫁为人妇,应当也是这样素面朝天。这朵民间野花,最终在舞台上开成了茂盛的牡丹,但散场谢幕之时,她渴求的,也只是温暖灯火下的一个家。她之所以一直拒绝开刀,全因为害怕割除子宫肿瘤导致不育,最终病情恶化。

当年十二少对如花说:“你有很多样子。”她问:“什么样子?”他答:“男装、女装、化妆、不化妆。”正是梅艳芳百变形象的写照。其实万变不离其宗,她的爱人只有一个――她将满腔热爱与青春都献给了这个舞台。

【责编/九月】

上一篇:米高梅破产能警醒中国的影视产业吗 下一篇:年轻人不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