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日落划出的优美弧线

时间:2022-09-30 06:28:29

日出日落划出的优美弧线

日出之前

夏日黎明时分,一列疾驰的火车,行驶在欧洲大陆的原野。日出之前的原野辽阔广袤。山川秀丽,河流舒缓。赛琳娜在布达佩斯上了这辆欧洲联运的火车。她走进车厢,找到空位,放好随身行李,坐在座位上。拿出一本书,随意翻看起来。可是,还没有等她看进去,通道对面的一对中年德国夫妻却不停在争吵。显然,他们的争吵,影响了赛琳娜。她又拿起行李,走到车厢最后面的座位,可以离争吵的夫妻远一些,以求清静。坐下后,她又拿起手中书读了起来。通道对面,是一位也在读书的青年。杰西在赛琳娜到来之前,一直在浏览着窗外的风景,似乎那对争吵的夫妻并不能影响到他的心情。看见赛琳娜为了躲避噪音而坐到了他的对面,他很是友好的向美丽的金发女子打了招呼。赛琳娜并不喜欢来自陌生人的问候。但出于礼貌,她也还是回礼了。她感觉对面这个清瘦高个子的青年很是善意。便顺其自然地微笑着与他交谈起来。话题自是从那对夫妻的争吵开始的。随后,他们为了更好地交谈,也不至影响到他人,他们到了休息车厢。要了两份早餐,一路漫无边际地交流起来。在此,赛琳娜知道杰西是美国人。从马德里坐上欧洲联运火车,到这里已经走了多天。而杰西也了解了赛琳娜还在上学,利用假期到布达佩斯看望过老祖母后,正在赶回巴黎。无疑,他们的交流冲走了来自争吵的不快。笑声不断从他们之间产生、扩散。

车外的风景在急速地后退,由山林原野变换成了更多的机车。火车渐行渐缓,维也纳车站到了。杰西回到原来的车厢拿了行李,走到仍然坐在休息车厢的赛琳娜面前。赛琳娜正沉浸在刚才的交谈中,有意犹未尽的感觉。无奈地等待着这段偶遇的结束,友好的道别。杰西对赛琳娜说:自己有个比较疯狂的想法,想让赛琳娜一起与他在这里下车。两个人可以在这里玩儿一天,到明天早上,赛琳娜可以在这里,继续乘坐这班火车到达巴黎。而他,可以直接去机场,乘坐定好的直飞美国的飞机。赛琳娜听着杰西急速的表达,先是惊愕其想法,然后是颇感兴趣,再是欣然接受。就这样,两个偶遇初识的年轻人各自拿了行李,走下了火车。

离开将要继续前行的列车,他们才正式的做了自我介绍,互相知道了彼此的姓名。出了车站,寄存了行李,他们坐到了双层巴士上。维也纳,一个宁和平缓的城市,充满了艺术的气息。他们本是想去看看哪里有什么展览的。然而,在车上,他们不停的说话,互相充满了好奇。赛琳娜是个敏感的姑娘,而杰西身上充满了美国青年的洒脱和开朗。他们以轻松玩笑的语气,讲了各自曾经情窦初开之时的窘事。却并没有涉及现在是否有深刻的恋情。他们似乎都在回避这个话题。汽车在他们愉悦的气氛中行进。到了一个车站,杰西拉着赛琳娜下了车。走进街上一个音像店中。赛琳娜更钟情于古老的黑胶木唱片,挑选了自己喜欢的美国女歌手一张唱片后,到试听间试听。播放的音乐,正是一首爱情歌曲。绵长的音乐,在试听间狭小的空间弥漫。两个初次走近的年轻人有点窘迫,有点紧张,有点激动。此时,没有了他们从见面开始一直不停说话的声音,只有音乐在回旋。

离开音像店,赛琳娜带着杰西坐车来到了郊外。夏季的维也纳郊外,安宁清爽。走到一座墓地前,更显幽静。赛琳娜告诉杰西,这是无名墓地,此处墓地埋葬着从多瑙河里打捞上来的遇难者。赛琳娜说自己十年前曾经跟随祖父来到过这里。找到了一座墓碑,赛琳娜停了下来。对杰西说:这是个13岁小女孩的墓。经过了十年,她还是和我初次来时一样的13岁。赛琳娜和杰西离开墓地的时候,话题从父母给自己的困扰开始,使杰西感觉到了赛琳娜生活在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而赛琳娜也知道了杰西曾经有个不愉快的童年和已经分离的父母。他们开始了解彼此,有缘相知。

傍晚时分,他们站在了摩天轮的最高点。落日余晖映照着他们青春的脸庞。一个白天的相处,新奇而愉悦。两颗年轻的心,都有些迷幻。他们凝视着对方,却不像在试听间中那样回避。无语中,他们拥吻在一起.....在街边进行了简单的晚餐后,他们漫步在夜晚的多瑙河边。时不时的有一些情侣走过,而他们俨然已经是情侣之一。走过河边小径,离开喧闹酒吧,在咖啡馆里,他们以电话游戏的方式,互相表达了喜爱;在停泊的船上咖啡座,一曲悠扬的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伴随着他们相惜的话题。他们都感觉到了双方的倾慕,双方的不舍。然而他们也知道,离分别不过只有几个小时了。他们相约,不要不切实际的承诺,要愉快的道再见。似乎看见了赛琳娜眼中有泪如莹。也似乎看见了杰西心中隐隐的痛。然而,他们是青春的,瞬间互相鼓励似的摇摇头。不要让这样的气氛弥漫在这剩下不多的浪漫今宵。杰西出了主意,他们去夜酒吧去找红酒和酒杯。赛琳娜知道杰西身上已经没有钱了,却想看看他如何弄来价格不菲的红酒。杰西坦诚的对酒吧老板说自己是和那座位上美丽的金发女郎最后一聚,希望可以可以买到一瓶红酒,而回到美国后再把钱寄给他。浪漫的维也纳人欣然应允。杰西快乐如孩童,而此时的赛琳娜也拿到了酒杯。

浩瀚夜空深邃,人们都已入梦。两个年轻人躺在公园的草地上,一轮明月,两杯红酒,令他们这个浪漫之旅充满温情。赛琳娜的内心,知道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和杰西在一起,很珍惜这样的时刻。并不想发生未来会后悔的事情,而杰西自然也是尊重赛琳娜的心里。然而,两个青年人,在这样月圆的夜晚,经过这一天的守候,理智在爱情面前显得是那样的无力。他们相拥,他们相爱了......

第二天的清晨,他们手牵手走在去火车站的街道上。他们不忍离别,然离别却在眼前。有迷茫、有痛苦、有无奈.....站在站台上,看着已经进站的列车,杰西终于说:虽然这违背我们曾经不再相见的诺言,但我现在想说,我们一定要再见。赛琳娜似乎正在等着这句话,立刻表示了赞成。看着时间的流逝,听着广播的提醒,他们相约六个月后再见。杰西一定会飞过重洋来到这个站台等待赛琳娜。而赛琳娜也会继续乘坐火车来到这里,来到他们一起下车的这个地方。在火车启动的一刻,赛琳娜依依不舍的告别了杰西。

还是走进休息车厢,还是坐在那个位置,只是对面没有了杰西。赛琳娜在回忆这24小时与杰西的相处......通往机场的客车上,坐着如赛琳娜一样沉浸在回忆里的杰西。看着掠过的一处处风景,似乎还在和赛琳娜一起享受快乐。他们在回忆的最后,嘴角都露出了笑容。他们知道,他们彼此都会信守承诺,都会在六个月后来到这里再见。他们在不同的地点,同时回忆着,同时品味着昨天晚上多瑙河边那个诗人的诗词:

“漫入白日梦中的幻觉/眨动了密长的睫毛/哦,亲爱的/滑过你美丽的脸庞/在我的酒杯里坠入一滴清泪/凝至你纯净的双眸/了然了你是我生命的意义/仿佛奶昔在蛋糕的甜美中交融/我想那恍惚中浮现的天使/在梦幻中游弋飘荡/怎忍再看你芳心的百转/却如何才能两情相悦/不知晓我来自何方/更不知哪里才是我们的归宿/只管拥抱生活/就像溪流终要流入江河/迤逦而下,随波逐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本该如此/可知我心/终知我心”

日落之前

2003年春末夏初的巴黎。温暖明亮的午后阳光,祥和的照耀着这座古老的文化都市。人们从容悠闲的做着自己的事情。一个优雅的书店内,正召开《此时》一书的作者与读者、记者的见面会。一位中年女记者问此书的作者-杰西.华莱士:这本书,是你的自传吗?杰西笑着回答:什么书不是自传式的呢?我们的生命就是由点点滴滴的生活记忆集合而成的。而任何人坐下来,写出来的,都不过是自己生命中的感受和体验。写这本书,也许就是记录下的我见到某人时的感觉。让两个心灵相通的人真正见面。在对着人们说这些话的时候,杰西的脑海里呈现的,是那个美丽的金发女子,是他们一起度过的24小时中的一个个画面。记者们听后,均报以会心一笑。那位女记者又追问一句:那么,你生活中,确实是有这样一位女性,有这样的浪漫一夜了。杰西:这是我十个城市宣传的最后一站,既然你这么说,那么,我就说是的。回答完这一个问题,他突然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因为走进他的视野的一位金发女子,显然让他不知所措。他慌乱的结束了问答,并走到刚刚进到书店里的那位女子面前。“真的是你吗?真是不敢相信!你怎么会在这里?”赛琳娜一笑:我就住在这里啊。杰西马上对接待他此行的书店老板说,我要出去喝杯咖啡。老板告诉他,必须在晚上7:30之前回到这里。或是拿上司机的名片,然后给他电话,告诉他在去机场前,在哪里接你。因为根据行程,杰西晚上必须要乘坐飞回纽约的班机。杰西很快处理完手上的事情,和赛琳娜一起走出书店。

去咖啡馆的路上,杰西告诉赛琳娜,第一眼看见赛琳娜,自己都傻了。赛琳娜对他说,这个书店是她在巴黎最喜欢的书店。一个月前,她就在宣传海报上得知了《此时》的作者要来。而她也看清了海报上作者的照片,就是多年前的杰西。这样的相见,让杰西和赛琳娜都有些紧张。可是,他们的话题还是不少。一路上,赛琳娜告诉他自己曾在96年至99年在纽约读硕士。而杰西也说,他从98年开始,就从洛杉矶搬到纽约定居了。两个人眼神的交流,似乎都是在告诉对方,曾经的过去,他们都很在意,然而,他们谁都没有再说这个话题。赛琳娜目前正在一个绿色的环保组织工作,她依然很阳光,很坚强。杰西有了些内敛,但他们依然很庆幸今天的相遇。就在他们泛泛的说着话的时候,赛琳娜忽然停下问杰西:那年12月,你去了维也纳吗?杰西说:你这样问,说明你没有去了。我也没有去。赛琳娜长出一口气,一点点遗憾的神情瞬间被笑声隐去。幸亏你没有去。因为我祖母刚好在那周去世了。我们相约的16日,正是她下葬的日子。杰西有点释然,眼睛不再掩饰什么。赛琳娜明了了他的眼神透露的信息。他去了维也纳。赛琳娜有些无奈,有些愧悔,又有一丝心安。是的,杰西在那年的冬天,12月的16日,他们分手时相约的日子。飞过重洋,赶到维也纳他们相约见面的站台。可是,他的等待没有结果。到了晚上,在留言板上留下他的旅馆电话,希望也许是误了时间的赛琳娜过来时可以看见而联系他。然而,一夜未眠的杰西并没有听到他期待的电话铃声。此后的岁月,他是多么懊悔当时两个因为年轻而不想流俗都故意不留电话号码的行为。

走进一家古老的咖啡馆,杰西说,你知道吗?我们上次的见面,已经是九年前了。赛琳娜似乎不想太多的纠缠在过去的话题。问杰西,是不是我已经变老了?在杰西眼里,赛琳娜当然没有老。只是比那时候纤瘦了些。赛琳娜说杰西也没有变,却是在额头上增加了一道印记。这就是岁月留下的痕迹。他们不再诉说过去,自然而流畅的交流着更多的话题。社会问题,环保问题。杰西的家庭,四岁的孩子。赛琳娜的摄影男友。他们还是有许多的话说,他们依然如多年前那样善谈,相互理解。虽然也有不同的观点,然而两个人总是能找到他们都感兴趣的话题。

杰西对能和赛琳娜的相逢,是那样的开心。提出离开咖啡馆去外面走走。赛琳娜提醒他时间,他说可以安排好的。走过公园,走到塞纳河边,正好看见一条游船,杰西拉着赛琳娜疾步走了上去。然后用赛琳娜的手机给司机打了电话,告诉他在下一站,也就是亨利四世码头接他。打完了这个电话,他们没有走进船中的座位处,而是安然的坐在了船尾。在这样临近黄昏的时刻,他们并肩望着远处的巴黎圣母院,任河上徐徐的清风拂煦,他们的话题不再和什么社会问题、环保问题有关。都在想着,如果没有错过,如果赛琳娜的祖母不是那个时间过世。他们在相约的地方见面了,那么他们的生活一定不一样。虽然他们之前的谈话都在努力回避更多感情深处的问题,而此时,他们都从对方这几年的生活描述中,感觉到了彼此是那样的在意彼此,是那样渴望九年前他们从偶遇开始而能此生相伴......时间如河水一样潺潺流过。到了码头,他们回到现实,走上岸边。杰西的司机已经等在那里了。赛琳娜要道别。可是,杰西并不想在这样的时刻,早早与其分别。拉着赛琳娜的手走上汽车,让司机送赛琳娜回家,然后再去机场。司机善解人意,欣然应允。

坐在车里,也许是就要分别;也许是再也不能延续梦想;也许是前面太过理智。此时的赛琳娜再也抑制不住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她对着杰西发作起来。她的神经质,她的善感的一面,她的对细节的在意,都让她无法控制。她到了32岁还没有把自己嫁出去,都是因为她的内心无法忘记杰西。她觉得自己很没用,不像外表那样坚强,因为她从来不能洒脱的忘掉和杰西一起的那24小时.....杰西哄着赛琳娜安静下来,告诉她,自己从没有忘记和赛琳娜在一起的点点滴滴。他写这本书,潜意识里似乎就是为了能找到赛琳娜。而自己的生活,也并非如书里看见的那样如意。他的婚姻,如病患一样的折磨着他的内心。他不知道他为什么要活下去,也许仅仅就是为了孩子。他已经没有了任何欲望。没有欲望的生活,如行尸走肉。他的妻子,是位好母亲,好老师。然而,对他是什么呢?这也许不是她的错,而是他无时无刻不在想着赛琳娜。以至于在结婚那天去教堂的路上,走过百老汇和十三街的交汇处,他都以为自己看见她走进了一个商店。安静下来的赛琳娜听到这里,忽然惊呼:天哪,你结婚那年,我就是住在那里。

两个人终于把九年来机杼内心的情愫都告知了对方。双方都平静下来。此时,汽车也停到了赛琳娜居住所的附近。杰西走下车,送赛琳娜到门口。此刻,倾诉过的赛琳娜面对就在眼前的离别,已经很是安静。这样的一刻,终于到来了。那么,再见吧。祝你好运!杰西却并没有道别的意思。让我送你上去,听听你用你的吉他唱你写的歌。赛琳娜没有再说什么。走进赛琳娜的家门,一个与西方气息决然不同的中国红灯笼显眼的挂在那里,却并没有破坏居室整体古朴幽雅的氛围。杰西知道赛琳娜在公园里说的,最想做的事情是每天可以画画、弹吉他、学中文、写歌,那是她真的很理想的生活。坐在沙发上,看着对面的赛琳娜抱着吉他,边弹边唱《华尔兹》。音乐轻轻响起,随着前奏曲,赛琳娜陶醉在了自我的音乐中......

让我唱首华尔兹/从我的心底/让我唱首华尔兹/唱那次一遇的缠绵/那晚,你是我的/你是我生命中全部的梦想.../但你现在已经不在我身边/你去了一个地方离我很远/你那雨中的小岛/对你来说,那只是/对我来说却并非这样/我想让你知道/我不管别人怎么想/我知道你对我的意义/我只想再来一次/我只想再来一夜/即使这看来毫无意义/但你对我来讲/要比任何人都重要/和你共度的短暂时光/抵过与他人多少个日夜/即使明天我成为他人的新娘/我的心还会随你而去/直到生命的尽头/让我唱首华尔兹/无从讲起/从我的心底/让我唱首华尔兹/唱那难忘的过去时光。

吉他声停了,赛琳娜略有些羞涩地一笑,去拿给杰西煮的茶,并不理杰西再让她唱的要求,对他说,你可以喝完茶走。室外暮色降临,屋内温情弥漫。杰西从沙发上起身,拿起一张碟片放进CD。那个九年前他们一起在维也纳音像店听过的妮娜・西蒙的缠绵情歌在空间里回旋......【责编/九月】

上一篇:蒋雯丽的成功在事业之外 下一篇:何必要得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