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城市园林建设中汉水文化的应用价值

时间:2022-10-21 08:13:46

汉中城市园林建设中汉水文化的应用价值

摘要:城市园林是城市文化传播的载体,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汉水文化是汉中悠久历史的积淀,对城市和城市园林建设具有重要价值。在汉中城市园林建设中,重视汉水文化的应用价值,塑造出具有汉水文化特色的“个性化”城市。

关键词:汉中;城市园林;汉水文化;价值

城市园林是城市文化传播的载体,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旅游城市的旅游点之一,为市民的日常交往、娱乐、休闲活动提供场所。随着汉中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汉中城市园林建设也面临着千城一面、彰显地域特色的问题,将独具特色的汉水文化应用在城市园林建设中尤为重要。

1汉水文化

1.1汉中市概况

汉中市位于陕西省南部的秦岭巴山之间,北倚秦岭,南临汉江,属汉江上游区,中国古代称为“江淮河汉”四大河流之一的汉江,流经汉中大地,不仅养育着汉中儿女,也孕育着城市和城市文化。有着“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之美誉的汉中市,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最佳历史文化魅力城市,文化积淀厚重,灿烂的汉水文化,是汉中市地域文化的特色。

1.2汉水文化的概念及内容

汉水文化是指汉水流域人民有史以来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汉水文化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逐步孕育和形成。汉中处在几个文化区域的交汇地带,兼有东部的荆楚文化、南部的巴蜀文化、西部的氐羌文化、北部的关陇文化的特点,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汉水文化。

具有2300多年历史的汉中市,积淀了灿烂多姿的汉水文化。汉文化的发祥地是汉江流域,三国文化的源头是汉文化。刘邦以汉中为基地建立汉室基业,韩信、张良、刘备、诸葛亮等在此金戈铁马,留下了拜将台、古汉台、饮马池、张良庙、武侯墓等历史遗迹。石门褒斜栈道修建于西汉,成语“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就源于此。城固县是“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的故里,洋县龙亭镇有造纸术发明家蔡伦的墓地,杜甫、李白等诗人在此留下瑰丽的诗篇。战争年代,从这里走出了何挺颖等革命英烈,爱国将领杨虎城等政治军事人物曾在此驻足。民间戏剧汉调桄桄、镇巴民歌、羌藏风情民居、藤编竹器等民间工艺、高跷社火等民间艺术,带有浓厚的楚、蜀、秦文化烙印。汉中被誉为“地球同一纬度生态环境最好的区域”,具有植物南北共生的特点,一年一度的樱桃节、茶叶节、油菜花节等,吸引了八方游客。

2汉水文化对城市的价值

2.1汉水文化诉说城市历史

著名学者易中天曾评价汉中:“自古就是风水宝地,天府之国,最早说的就是汉中!”。璀璨的汉水文化以实体化或符号化的形式呈现给现代人,以此诉说城市的历史,人们可以凭借历史遗迹或符号化的城市景观回忆城市历史,审视城市的现在,展望城市的未来。“拜将台”、“武侯祠”等历史遗迹的开发,将历史人物与城市景观相结合,使历史与现实、景观与人文和谐统一,突显汉水文化的独特魅力。

2.2汉水文化传递历史信息

城市历史文化景观是人类文明的积淀,不仅仅是利用雕塑、建筑等形式诉说着历史,教育现代的人们学习历史、牢记历史。更是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启迪现实,告诉人们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忠、什么是奸,哪些是精华应该传承,哪些是糟粕应当摒弃。

2.3汉水文化彰显城市特色

以汉水文化为代表的汉中文化,彰显汉中地域特色。汉台区的石门文化、栈道文化,集中展现了汉中科技、人文、军事历史特色,周边的勉县三国文化、镇巴的苗族文化、宁强的羌族文化等无不彰显地域特色。在城市建设中,镇巴县提出的建设“民歌之乡,山水镇巴”、西乡县提出的“魅力茶乡,秦巴水城”等无不打上汉水文化的烙印。

2.4汉水文化促进城市产业

汉水文化带动汉中旅游业的发展。以勉县武侯墓、宁强青木川、留坝张良庙紫柏山、洋县朱鹦梨园等国家级4A级景区为龙头的旅游景区建设已初见成效。西乡樱桃沟、佛坪大熊猫保护区等生态旅游景区建设日益完善。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城市其他产业的发展,汉中茶叶、干果、蜂蜜、中草药等产业随着汉中知名度的提高而不断发展,为县市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2.5汉水文化提升城市品位

汉水文化建设提升了汉中城市品位。一江两岸、一河两岸建设改变着城市风貌,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城市棚户区改造促进城市现代化建设,也逐步提高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融入汉水文化的休闲场所日益增多,人们闲暇之余锻炼、健身、郊游,品味城市文化。

3汉水文化的园林应用价值

城市园林是城市文化表达的载体,凸显了城市的特色。汉中城市的气质必须由其独特的汉水文化内涵体现出来,汉中城市园林的设计,应以汉水文化为基础,充分利用汉中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先进的现代文化来提升城市的品位。

3.1汉水文化是汉中城市园林的生命源泉

汉江是汉中人民的母亲河,是汉中城市文明的发祥地,城市的滨水区又是最具活力的城市空间,是最具人气的聚集地。在滨水区塑造具有汉水文化特色的园林景观,才能使城市园林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生命力。汉水文化是经过数千年的人类生活实践经验、历史事件等积淀而成,这种城市文化精神一旦沁入人们生活中,被人们接受,就会在人们心中留下烙印并历代传承。“景观十年,风景百年,风土千年”,是我国城市园林发展的大方向,也是地域文化使城市园林具有生命力的最有力说明。在建设汉中城市园林时,将这种思想融入园林景观设计,城市园林因而具有“个性”优势,生命随之经久不衰。

3.2汉水文化为城市园林建设提供素材

汉水文化是汉中城市的根与源,为一代又一代城市文化建设者们提供宝贵的人文资源,汉中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给城市园林建设提供创造的素材,激发了设计师的设计灵感。

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可以在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民俗文化、历史资源等要素中挖掘可利用的素材。如汉中市城市建设以汉江生态景观为主轴,结合沿江景观特征,以汉文化为背景,打造“一江两岸、十里画廊”的景观主题;以三国历史文化为背景的勉县定军山遗址公园,营造仰天洼、督军坛、烽火台等重要节点。

3.3汉水文化使城市园林具有可识别性

城市园林的可识别特性,即城市园林的“个性”,能被人们直接或间接地认知或感受,给人与其他同一类型园林景观的差异感。从城市社会学的范畴来分析,城市园林景观的可识别性既包括各城市问的差异特征,也包括城市内不同区域文化差异特征。在进行汉中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时,充分挖掘汉水文化的精髓,对汉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做出全方位分析,用具体的表现形式、设计实体使之再生,才能塑造城市园林景观的“个性”。

4结语

汉中城市园林在美化、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过程中迅速发展,它们不仅仅是汉中生态环境优劣的标志,而且是市民休闲娱乐场所,更是一个城市地域文化的体现。

汉水文化是汉中悠久历史的积淀,城市园林是汉水文化的载体和容器,融合着汉水文化的意义和实体。在汉中城市园林建设中,只有重视汉水文化的应用价值,才能塑造出独具特色的“个性化”城市。

上一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筹建背景、性质定... 下一篇:流产后关爱对人工流产女性心理和术后避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