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知觉对心理功能的影响

时间:2022-10-21 06:40:53

颜色知觉对心理功能的影响

摘要: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彩的世界中,日常生活中我们更多从美学角度感知颜色。本文侧重探讨颜色知觉对个体心理功能的影响,概括总结颜色在成就作业、人际接纳/吸引、消费预期及消费行为三方面对个体知觉、认知、行为等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以往研究的不足并对未来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关键词:颜色;心理功能;成就作业;人际;消费

颜色,是光波作用于人眼所引起的视觉经验,包括色调、明度、饱和度三个基本特性。据估计,正常视力者可区分230多万种纯色,无数种混合色。

最早对颜色与心理功能之间的关系展开论述的是歌德的“色彩论”。歌德就颜色对情绪的影响给出了最直观的理解,他将颜色分类为“加色(plus colors)”和“减色(minus colors)”。典型“加色”如黄色,易使知觉者充满生机,备感温暖和鼓舞;典型“减色”如蓝色,易使知觉者感到寒冷、疲倦或焦虑。精神病理学家库尔特・戈尔德斯坦(Kurt Goldstein)继承了歌德对颜色的思考,结合临床观察,他认为颜色知觉会对个体的认知、情绪、行为动机产生生理和行为两方面的影响。红色和黄色会激发个体,使其更加关注外部并愿对外界作出回应;而绿色和蓝色则使个体感到放松,趋于内省,保持平静状态。随后的研究证实了库尔特・戈尔德斯坦的猜想,红、黄等长波颜色易被知觉为“暖色”,令人感到冲动和温暖,而蓝、绿等短波颜色易被知觉为“冷色”,令人感到放松和冷静。Ott(1979)从生理学角度出发,发现当知觉到粉色或橘黄色等“加色”(“暖色”)时,肌肉功能因受到内分泌系统的调节而减弱;而蓝色等“减色”(“冷色”)却会使肌肉功能增强。Stone & English(1998)从行为结果角度出发,结果证实长波颜色会降低个体在复杂任务中的成绩,而提升在简单任务中的成绩,短波颜色则相反。Stone & English认为长波颜色知觉与短波颜色知觉可类比于高水平与低水平动机,其在不同任务类型下对作业成绩的影响遵循“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承继已有研究成果,本文以成就作业、人际接纳/吸引、消费预期与消费行为为关注视角,进一步阐述颜色知觉对心理功能的影响。

一、颜色知觉对成就作业的影响

1.颜色知觉对认知、动机的影响

Elliot及其同事认为在成就情境(achievement context)中知觉到红色会降低个体在有挑战性任务或需灵活进行心理操作类任务中的成绩。红色和失败、危险等内涵相联接,成就情境下知觉到红色会触发个体回避动机,降低个体成绩。红色能诱发额叶EEG更强的右侧激活,这种激活模式被证实是产生回避动机的生理基础[1]。回避动机使人的注意变窄,因而红色会降低个体在目标导向类和延迟满足类任务中的成绩,但可提升需要关注细节、基础认知类任务(如校对任务、过度学习任务等)中的成绩。在创造力任务中知觉到蓝色和绿色有助于被试取得更好的成绩,在某些特定任务中知觉到黄色可能会降低被试成绩。最新的一项研究发现,循环任务中观看真实乡村绿色景象的视频片段,被试会感受到较少的情绪波动和心理疲劳[2]。

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现象是多数学校为了防止学生在测验或考试中作弊,会采用不同颜色的测验试卷。有研究者怀疑不同颜色的试卷是否有碍考试的公平性,研究结果尚存争议。有研究证实学生使用白色考卷要比使用其他颜色考卷发挥得更好,但也有研究对使用白色和其他色彩考卷的考生成绩进行分析,没有发现显著性差异[3]。

2.颜色知觉对体育竞赛成绩的影响

Hill & Barton分析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数据,发现在拳击、跆拳道、古典式摔跤和自由式摔跤4个项目上,若双方实力相当,身着红色运动服的运动员更有可能获胜,这一现象在男性选手身上尤为明显[4]。Hill & Barton认为红色在人类竞争中代表着支配,身着红色服装会给运动员带来明显的增强效应,出现“红色效应”。对英国足球联赛50年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后,Attrill等人发现主场穿红色队服的球队成绩显著优于穿其他颜色队服的球队。Piatti等人分析了澳大利亚国家橄榄球联盟(National Rugby League,NRL)1979~2008年间5604场比赛数据,也证实了红色效应的存在,但红色效应主要体现在NRL优秀球队中。Allen & Jones 利用英超联赛7720场比赛数据进行分析也发现了明显的红色效应,但在控制球队能力的前提下,红色效应消失[5]。通过分析德国、波兰、西班牙等国足球联赛成绩,没有发现穿红色球衣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北美国家冰球联盟在2008-09和2009-10两个赛季中也未发现明显的红色效应。这些结果表明,在某些国家的独特文化背景下,红色在进化过程中可能并未与支配、攻击等含义相联接,因而比赛中没有出现明显的红色效应。相比于红色,其他颜色在竞争性体育比赛中受到的关注较少。有研究证实在个人对抗赛(如拳击)中,身着蓝色要比白色有更好的表现,但对数据再次分析发现上述效应可能是由变量混淆所导致的[6]。对黑白色进行研究后发现,在对抗性比赛中黑白色会影响教练和队员对攻击性的知觉。

二、颜色知觉对人际接纳/吸引的影响

1.有关面色的研究

中医诊断强调“望闻问切”,面色是“望”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从面色上可以得到很多有关健康的信息,从而辅助医生作诊断。有研究者进行了大量实验探究面色与健康、吸引力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面色红润的个体更多被知觉为血液代谢功能旺盛且富有活力,面色微黄则被认为是类胡萝卜素吸收充足,面色富有光泽被知觉为更健康、富有吸引力,但上述关系仅存在于同种族人群中[7]。Fink及其同事对面部颜色分布均匀度与知觉到的年龄、健康、吸引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结果发现个体倾向于长时间注视那些颜色分布均匀的面孔。无论是以女性面孔还是男性面孔为实验材料,结果都呈现出相同的模式:脸部颜色分布越均匀,他人知觉其越年轻、越健康、越有吸引力,反之亦然[8]。进一步对脸部颜色均匀度进行探究,发现脸部颜色均匀度主要由血红蛋白、黑色素这两种发色团的均匀度决定,而这两种发色团的均匀度存在性别差异:对于女性面孔,黑色素的均匀度可以预测他人对其年龄、健康度、吸引力的知觉;对于男性面孔,血红蛋白的均匀度可以预测其上述特征。

2.颜色与异性吸引

Elliot & Niesta的一项研究发现,女性身着红色或呈现在红色边框照片时,男性认为其充满吸引力并对其展开更多的性幻想。上述现象不仅发生在感知觉,在行为表现层面也有所体现。Guéguen及其同事的系列研究发现:当女员衣着为红色,男性消费者愿意给更多小费;男性更愿意接近涂着红色口红的女性,更愿意载走穿红色高跟鞋的搭车女性,更愿意近距离坐在红色衣着女性身边询问私密问题,在与红色衣着女性约会的路途中走得更快[9]。Burtin等人2011年的研究发现,女性认为她们穿着红色衣服要比穿着蓝色衣服更具魅力,仿佛女性天生知道男性更偏爱红色衣着的她们。有趣的是,少数研究发现当女性穿着为黑色时,男性也常常认为其更具魅力,但仅限于想想,不会像红色那样会有行动上的主动。女性身上出现的红色效应同样适用于男性,Meier及其同事发现如果约会的男士身着红色T恤,赴约女性走路的速度会更快[10]。在研究女性对彩色衣着男性吸引力评估时需注意的是,不同社会风俗或文化对异往中女性是否应该主动有一定的约束,所以女性可能会被身着彩色衣服的男性所吸引,但碍于社会文化环境而不会有行为上的进一步表现。

三、颜色知觉对消费预期与消费行为的影响

食品、商店甚至建筑物颜色的选择都会影响到消费行为。蓝色让人感到放松、不拥挤,以蓝色为主色的商品、商店可以引发消费者的积极情绪,给人以值得信赖的感觉。颜色在公司名称和公司LOGO(如百度的红蓝搭配,可口可乐的红色等)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恰当的颜色选择不仅可以塑造良好的公司形象,还能促进消费。多数企业LOGO会采用蓝色(如IBM、百度等),消费者觉得蓝色是公司能力的体现。在购物时,消费者更希望商品颜色能够与其潜在的功能联系在一起,如蓝色商品的功能最好可以与水联系在一起,而红色商品最好可以与奢侈品、地位联系在一起,如红色跑车等。在研究颜色对消费预期及消费行为影响时,很多与颜色无关的因素会影响到消费预期及消费行为(如:国家、民族、年龄等),而这些无关因素的影响很容易被归结到颜色上,我们需谨慎对待这一点。

“民以食为天”这句话表明了饮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在饮品方面,消费者希望饮品的颜色可以与特定同色美好事物相对应,如红色饮品最好可以和草莓或荔枝相联系,而绿色饮品最好可以和柠檬或青苹果联系在一起。与食品、饮品最紧密相连的非餐具莫属,类似于红色效应,研究发现咖啡盛放于红色杯子中易被消费者知觉为更烫[11],当甜点放在红色的盘子中消费者会吃更少,当苏打水放在红色的杯子中消费者会喝更少。Rose等人发现品尝红色洋酒时,用蓝色杯子品酒感觉酒更美味;用白色盘子盛放草莓奶油,感觉奶油更美味。

四、颜色知觉影响心理功能的原因

关于颜色知觉对心理功能影响的原因,呈现出多学科多角度探讨的趋势。Hill & Barton从生理学角度对红色效应进行了解释,他们对比了在人类和非人类身上红色所起的信号作用,发现很多雄性动物间的攻击行为中出现的红色是其性激素在起作用,显示出更多大男子主义的雄性会表现出更多的红色效应。人类身上,对抗情境下性激素分泌增多会使其面部充血,显得更具权威性。红色对于权威性的增进不仅可由生理反应引起,人为呈现的红色也可达到相同的效果,如拳击比赛选手身着红色也可显示权威性,从而提高比赛成绩。

从进化心理学角度出发,研究者关注到皮肤颜色在人际交往和人际吸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Changizi及其同事发现,多色彩识别的进化使灵长类动物可以知觉到血液流动造成的皮肤颜色变化。这些细微的皮肤颜色变化可能是由情绪、环境等变化所引起,通过皮肤颜色识别到同类身上所发生的变化,对促进同类间交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2]。我们的视觉系统可以识别血红蛋白氧化(体现在红绿色的变化)及血红蛋白合成(体现在蓝黄色的变化)的轻微变化,这些微小变化与皮肤颜色变化有关。血红蛋白氧化程度越高产生的红色越多而绿色越少,而血红蛋白合成程度越高则显现出越多蓝色和越少黄色。因而当约会时对方有性唤起(更多的氧化作用导致的红色)或年迈父母生病时(更多的合成作用导致的蓝色),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识别,并进一步作出相应反应。如此,我们便可以根据面部颜色甚至面部颜色均匀度来判断他人的吸引力、健康度等。

从社会学习角度出发,研究者发现颜色的内在含义是在特定社会环境下与特定事物相联系并被不断强化而形成。像黑色知觉的形成就与负性概念如魔鬼、死亡有关,从而促使个体表现得更具进攻性。而红色与开心相联系,蓝色与悲伤相联系,这样的颜色会导致与关联情绪一致的信息知觉和行为。任何知觉、情绪、行为都离不开特定的情境,最新的情境理论认为,颜色对心理功能的影响不仅要考察相关生理基础,也需要考虑颜色与特定事物特异性联接这一后天学习现象。那些随时间和文化而改变的颜色含义很可能最初来源于生物遗传,最终通过不同社会学习的强化和塑造作用而形成。后天不同情境下的学习强化使得颜色的含义可以超越生物遗传本身带来的特定局限,即使颜色不体现在生物特性上(如脸变红),而仅仅是呈现在相似物(如红色衣服、红色信号灯)上也会自动激发该颜色所联接的知觉、认知、情绪和行为。因此在考察颜色对心理功能的影响时,我们需谨慎考虑情境的不同。如红色在成就情境下激起的是负性含义和预期(如失败、回避动机);但在约会情境下激起的却是正性的含义(如性接纳、性趋近)。

五、现有研究不足与展望

对于颜色知觉,心理学创立初期便开始了大量研究,如颜色恒常性、颜色对比等,中间经历了一段过渡期,而今又掀起了研究颜色心理效应的热潮,虽然研究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但其研究前景却是广阔的。

首先,关于颜色选取,目前有三种方法较为常用。第一种是采用电脑软件(如PhotoShop)设置相关参数(如色调、明度、饱和度),将颜色呈现在电脑屏幕上;第二种是从已有颜色样本库(如Munsell Color System)中选择颜色;第三种是采用更加精密的仪器分子光度计(Spectrophotometer)来产生颜色。采用第一种方法存在的问题是:研究人员各自使用的电脑软件、电脑屏幕存在一定的差异,没有进行校正,呈现的颜色可能和设想的颜色存在差异。采用第二种方法从颜色样本库中选出的颜色只能变化某一属性而另一些属性不能变化,无法满足特定颜色组合的要求。更限制其使用的一个原因是从颜色样本库中选出的颜色无法呈现在屏幕上。先前多数研究采用方法一或方法二选取颜色,且缺乏预实验,因而部分研究无法得出与预期相一致的结果,这可能与研究方法的不严谨有关。第三种方法是目前最优的方法,它可以在光谱水平上产生颜色及颜色组合,并将当时当地的亮度纳入参考,对颜色进行自动校正后展示在屏幕上或可以打印出来。现有研究中,使用分子光度计进行实验已成为主流趋势。

其次,实验材料方面,颜色影响心理效应的现有研究中,大量研究集中在红色,而在颜色的属性方面对色调的关注度最高。因此,未来可对红色以外的其他颜色及混合色的饱和度、亮度方面进行扩展研究。

再次,实验被试方面,以往研究被试多为高校学生,而选取不同年龄、教育程度、社会经济地位的异质被试对于实验结果更具解释力。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方面是,颜色对于多动症、注意力缺陷、自闭症等症状的儿童是否具有认知、情绪、行为上的帮助,同样值得我们深入探究。Imhof研究发现彩色可以提升有学习障碍的ADHD儿童的书写成绩[13]。目前国内类似的研究还较少,我们期待未来出现更多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研究。

最后,对颜色心理效应的解释可以从生物遗传及社会学习两个角度来进行解释,目前的解释多从社会学习角度出发,但生物遗传可以很好地解释颜色心理效应的生理原因,对于原因探究更具基础性。今后对生物遗传原因的探究可以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有益尝试:1.有些颜色效应在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甚至在那些与人类文明相隔离的种族中都存在,不同文化、民族的共同性表明颜色效应很有可能是生物遗传所致。2.人的视觉系统对三种颜色最为敏感:红、蓝、绿,在视觉神经系统层面存在两组相互对应的椎体细胞:L-M(红―绿)、S-(L+M)(蓝―黄),对于现有的颜色效应我们可以从视觉神经系统层面来进行解释,对颜色影响认知、情绪、行为的原因进行深层探究。

[1]Elliot A J,Maier M A. The Red-Attractiveness Effect,Applying the Ioannidis and Trikalinos (2007b) Test,and the Broader Scientific Context:A Reply to Francis (2013)[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2013,142(1):297-300.

[2]Akers A,Barton J,Cossey R,et al. Visual Color Perception in Green Exercise:Positive Effects on Mood and Perceived Exertion[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2,46(16):8661-8666.

[3]Meyer M J,Bagwell J. The non-impact of paper color on exam performance[J]. Issues in Accounting Education,2012,27(3):691-706.

[4]Hill R A,Barton R A. Psychology:Red enhances human performance in contests[J]. Nature,2005,435(7040):293-293.

[5]Allen M S,Jones M V. The home advantage over the first 20 seasons of the English Premier League:effects of shirt colour,team ability and time trend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2014,12(1):1-9.

[6]Dijkstra P D,Preenen P T. No effect of blue on winning contests in judo[J]. Proc Biol Sci,2008,275(1639):1157-1162.

[7]Stephen I D,Scott I M L,Coetzee V,et al. Cross-cultural effects of color,but not morphological masculinity,on perceived attractiveness of men's faces[J].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2012,33(4):260-267.

[8]Fink B,Matts P J,D’Emiliano D,et al. Colour homogeneity and visual perception of age,health and attractiveness of male facial skin[J].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2012,26(12):1486-1492.

[9]Guéguen N,Jacob C. Color and cyber-attractiveness:Red enhances men's attraction to women's internet personal ads[J]. Colo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2013,38(4):309-312.

[10]Meier B P,D'Agostino P R,Elliot A J,et al. Color in context:psychological context moderates the influence of red on approach- and avoidance-motivated behavior[J]. PLoS One,2012,7(7):e40333.

[11]Guéguen N,Jacob C. Coffee cup color and evaluation of a beverage's “warmth quality”[J]. Colo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2014,39(1):79-81.

[12]Changizi M A,Zhang Q,Shimojo S. Bare skin,blood and the evolution of primate colour vision[J]. Biol Lett,2006,2(2):217-221.

[13]Imhof M. Effects of color stimulation on handwriting performance of children with ADHD without and with additional learning disabilities[J]. European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2004,13(3):191-198.

栏目编辑 / 黄才玲 终校 / 王抒文

上一篇:资讯播报 12期 下一篇:“见好”之后,人生处处皆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