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动词后缀看对外汉语语法教学

时间:2022-10-21 06:13:15

从动词后缀看对外汉语语法教学

摘要:语法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汉语语法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因此需要重视。动词在语法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试以动词为例,分析并提出对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动词后缀;对外汉语语法教学

中图分类号:H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0-0092-01

对母语非汉语的学习者来说,汉语是一种非常有特色的语言,汉语的动词也有着自己的特点,是其他语言不具备的,由此决定了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也会有与其他语言教学不同的地方。

一、汉语动词后缀

这里主要是关于“着、了、过”的问题。语法学界对于“着、了、过”有两种相对的意见:一是认为“着、了、过”是词;二是认为“着、了、过”不是词,而是构形成分,是动词的后缀词尾。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来看,我认为看作词尾是比较合适的。大部分人认为只有虚词和次序才是汉语的语法手段,因此不承认汉语词尾的存在,并且一提到词尾就会和印欧语系的词尾相比较。我们认为“着、了、过”是汉语的词尾,它们与印欧语系的词尾并不相同,是一种特殊的词尾,有自己特定的内容。

德国柯彼德在谈论动词分类时,也提出:“在德国和其他国家编辑的汉语语法书和教材,有的把‘着、了、过’解释为动词的构形后缀,即动词的一种表示‘体’(aspect)变形方式。教学经验表明,这样的解说不但合乎汉语词法结构规律性和系统性,而且能提高教学效率。” “着、了、过”具有定位不成词、轻声、与前面的动词形式不可分开的特点,是完全虚化和语法化的成分,只表现极端抽象化的语法范畴,因此符合构形后缀的一切标准。

把“着、了、过”看作构形后缀对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来说具有很重要的实践意义。比如在讲授“走,走着,走了,走过”一类的词时,如何看待这些词的关系,是近义词还是什么?这些词显然是有差别的,那么它们的差别又在哪里?把“着、了、过”看作动词构形后缀,从“体”这一范畴来讲就容易理解多了,“着”表示动作在进行,“了”表示动作现在已完成,“过”表示动作过去已完成,中心意思都是“走”,只是动作进行的状态不一样,这三个词尾加在“走”的后面,不改变“走”的意思,只是改变它的状态。从这个角度来说,就可以避免外国学生在用汉语造句时出现:“我明天走过那里”这样的偏误。

二、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建议

吕叔湘说:“一个语法形式可以分别从理论方面和用法方面进行研究。”我们把前者叫作理论语法,后者叫作教学语法。一般来说,理论语法是把语言作为一种规律的体系来研究,目的在于揭示通则,对语法的系统和语法的规律作出理论的概括和说明。教学语法又称“学校语法”,它是利用理论语法科学研究的成果,专为教学目的服务的语法。

例如,刘月华主编的《使用现代汉语语法》就是一部教学语法的书。它是通过语法现象和语法规则的具体描写,来指导学生正确的使用汉语。教学语法的研究,可以说主要是用法的研究。这种研究“看上去好像琐碎,好像‘无关宏旨’,实际上极为重要。首先,教学上需要。一个词语,一个格式,怎么用是合乎汉语语法,怎么用不合乎汉语语法,要教给学生的不正是这些个吗?”比如,我们可以说“这位同学”,但不能说“这位人”。可以说“老大不高兴”,但不能说“老大高兴”。可以说“漂亮姑娘”,但不说“美丽姑娘”,而说“美丽的姑娘”。又如,外国学生说“请你稍微等”,我们听着就很别扭,毛病出在“稍微”常表示数量不多或程度不深,所以后面应该是“等一等、等一下、等一会儿”。

然而,当外国人要通过学习语法来掌握一门语言时,几条最一般的规律就不够用了。这时候语法要深化和细化,一般的规则下还需要细则。比如“词类”不过是按词的语法功能所划分的大类,大类之下还要再分类,才适合外国人学习,而再分类就和语义有联系了,这种语义又不等同于全人类基本一致的逻辑意义,实际上,在每种语言里都具有各自不同的民族特点。如汉语说“大雨、小雨”,英语里是“heavy rain / light rain”,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不少所谓搭配问题不是语义问题而是语法问题。

最后一点,给外国人讲汉语语法,不能就事论事,只讲汉语本身。因为外国学生的头脑里已经先入为主的有了其母语或先学的外语语法规律,他们会时时拿来比附。如果通过语际对比来讲,就会更加显露出汉语语法的特点。如,跟印欧语相比,汉语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非常松散。一方面表现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往往可以停顿,而且主语之后可以加上“啊、呢、嘿”等语气词跟谓语隔开。举例:“这件事啊,咱们得好好商量一下。”另一方面,只要不引起误会,主语就可以省去不说。举例:“(这几件衣服)一共五百块”。而在英语中这些都是完整句。举例:“晚上十点了It’s ten in the evening. 于是,这就影响到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说汉语时,常选用主谓必备的完整句。

参考文献:

[1]李咸菊.“名动词”之语法功能及词类地位探讨[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7.

上一篇:艺术创作的心理原动力 下一篇:柏拉图柏拉图理念论和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