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及相关护理对策

时间:2022-10-21 05:21:50

探讨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及相关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 分析支气管哮喘患者发病的高危影响因素,并总结其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筛选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即进行全程跟踪观察,统计所有支气管哮喘发病诱因,分析哮喘发作的危险因素,并总结支气管哮喘的针对性护理对策。结果 环境因素中呼吸道感染及天气温度变化是导致哮喘发病的主要原因,其次有刺激性气味、粉尘等,患者晨起支气管哮喘发作15例(11.03%),夜间疾病明显发作者24例(17.65%);宿主因素中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支气管哮喘分布存在差异性,并且合并有过敏性鼻炎、哮喘家族史可作为支气管哮喘的宿主发病诱因。结论 支气管哮喘发病的高危因素主要为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及体质因素,因而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应结合《哮喘全球防治创议》方案,制订长期治疗管理和延续护理对策,提高患者疾病认知程度,避免暴露于哮喘危险因素中,降低支气管哮喘发病率。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发病影响因素;环境因素;护理措施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随着近年来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以及人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转变,支气管哮喘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威胁全社会健康安全的公共性问题、支气管哮喘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同时给患者的精神及经济带来沉重负担[1]。有学者通过临床研究证实[2],针对性预防并遏制支气管哮喘发病影响因素可有效降低其发病率,本文总结了支气管哮喘针对性护理干预策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筛选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63例,女性73例,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45.3±2.7)岁,病程时间3~39年,平均病程时间(9.2±0.5)年,合并有高血压者22例,糖尿病15例,冠心病13例,受教育程度在初中及以下者36例,高中52例,本专科48例,所有患者均经症状检查及肺功能检测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2008年制定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标准[3]。

1.2方法 本组研究已通过我院伦理道德委员会及医政科审核,通过医院计算机电子病案统计管理系统查阅136例支气管哮喘病历,参考《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对所有患者发病危险因素进行分类,共包括环境因素与宿主因素两大类,分别统计患者哮喘发病的高危因素,其中宿主因素比较项目包括年龄、性别、哮喘家族病史、过敏史等;环境因素比较项目包括发作时间、天气变化、粉尘、呼吸道感染、刺激性气味等。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IBM SPSS 19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应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通过对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可知,环境因素中呼吸道感染及天气温度变化是导致哮喘发病的主要原因,其次有刺激性气味、粉尘等,患者晨起支气管哮喘发作15例(11.03%),夜间疾病明显发作者24例(17.65%);宿主因素中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支气管哮喘分布存在差异性,并且合并有过敏性鼻炎、哮喘家族史可作为支气管哮喘的宿主发病诱因。见表1。

3 讨论

本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环境因素是导致支气管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其次为过敏性鼻炎及遗传性哮喘。因此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的针对性护理应集中在环境因素与宿主因素两方面,因此护理对策应包括:健康教育,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支气管哮喘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工作,应告知患者及家属遗传因素是引致哮喘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家族成员在妊娠期及婴幼儿期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尽可能避免诱发因素导致患者支气管哮喘的发作,对于存在支气管哮喘遗传病史的患者应加强护理及监控措施,并强调变应原、职业性致敏物质、烟草、空气污染、呼吸道感染、饮食等环境因素对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影响[4],讲解如何避免接触变应原、刺激性气味及如何提高警惕与自我保护,指导患者注意改善居住环境;心理护理,支气管哮喘往往具有较为漫长的病情,因此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应加强其心理护理,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行为护理,呼吸道感染是诱发哮喘发作的重要原因,由此在防治哮喘发作护理方面,要重视增强患者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减少呼吸道感染机会,避免哮喘的反复发作,指导并监督患者按时按量正确用药,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并避免暴露于危险因素中[5];动态掌握患者的疾病状况及遵医行为的依从性,增强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及疾病控制的信心。

综上所述,支气管哮喘发病的高危因素主要为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及体质因素,因而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应结合《哮喘全球防治创议》方案,制订长期治疗管理和延续护理对策,提高患者疾病认知程度,避免暴露于哮喘危险因素中,降低支气管哮喘发病率。

参考文献:

[1]招轩娜,吴斌.支气管哮喘发病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4,32(5):703-704.

[2]周燕凤.支气管哮喘发病危险因素分析及相关护理对策[J].当代医学,2011,17(27):133-134.

[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和管理方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8,31(3):177-185.

[4]陈晓冰,王少玲,高国贞,等.支气管哮喘发作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J].护理研究,2012,26(1):233-234.

[5]娄月妍,郭胤仕.支气管哮喘发病相关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3):447-448.

上一篇:本期主题: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下一篇:“双12”,酒类电商如何玩出新花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