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工体 22期

时间:2022-10-21 03:22:53

工体,曾经的国家体育场,如今的北京足球圣殿。在鸟巢体育基因受到抑制的时候,工体自然也就拥有了首都主场的当然地位,其实这一地位至少直至2004年本土亚洲杯时都是如此。可惜,居然九年间,中国国家足球队始终无缘再回首都摆下赛场,匆匆来去。终于,回到工体在今夏成为现实了。

北京奥运会的强大动能都没有将鸟巢成就为真正意义上的国家体育场,过高的使用成本使之不得不褪去第一属性——运动。从工体到鸟巢,直线距离不过10公里,但从历史空间上看,则是跨越了五十年,中国体育一路走过的另类象征。因为2015年鸟巢将迎来奥运之后的最重要体育使命——世界田径锦标赛,今后两年这里将接连举办各类田径比赛,而足球还将是配角而已,国安无福享受鸟巢,在工体更显血脉纯粹,难得在城市心脏之中有这一圣殿。

国家队一直在谋求可以停下漂泊的脚步,回到北京来场像样的比赛,但是奥运会和一场场大会将形象不佳且蕴含不稳因素的国家队比赛一再拒之京门以外。也许很多次,决策者都曾在最后时刻打消了允许国家队回京比赛的念头,因为任何一个临近到来的大会都让任何人不敢冒这理论上的风险。总之,这个麻烦整整九年没人愿意去碰。2011年,不行;2012年,更不行。2013年春天,也不行。

终于可以了,6月11日,国家队将在工体与荷兰队对阵,这是连续三场热身赛中的第二场,恰逢公共假期之中,主办者期待着一个难得的好票房,如果能赶上一场国安亚冠主场硬战那就阿弥陀佛了。橙色大军票房号召力尚可,罗本打进的那粒欧冠决赛决胜进球又给工体票房添加了鲜明的卖点。

强队是卖点,但是自己的国家队才是根本,体验不同的观赛感受可以逐渐形成品牌,树立国家队的新形象。中荷之战晚上20点开球,其预热活动居然要提前一个半小时就开始,中国与荷兰好声音一起登场献唱,让一场纯粹友谊比赛多了时下最为流行的娱乐元素,就连两队赛前高唱国歌都要由歌星领唱,这些都不新鲜,但精心在国家队重回工体的首场比赛中出现,至少体现了组织者和国家队的一份诚恳,让比赛多些色彩,让球迷少些单纯的愁苦,也让对足球没有热血激情的人们可以其他的理由在那个夜晚走进工体,人气在这个时候比什么都重要。

重回工体,北京做赛,中国足球恢复到常态之中,不喜不悲,只求正常。各位国脚更该珍惜这一良机,保有对于胜利的渴望,球迷其实很公道,他们都会感知得到。下次再来工体,球迷一定会给面子,当然咱也盼着再来工体时,那比赛悬念丛生,那比赛真刀真枪。

相信工体的神殿效应,相信北京的巨大效能,在这里比赛气场自会不同,虽不敢就此称福地,可一旦北京欢迎你了,说明中国足球的价值认同在增加,这个最重要。

(作者系中央电视台主持人)

上一篇:“大国”崛起 下一篇:机会,还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