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迷信老专家

时间:2022-10-21 01:55:40

虽然“姜是老的辣”,但在医学领域,医疗水平的高低并不能以年龄为评判标准。

姜还是老的辣?

敬老尊老一直是我们引以为豪的传统美德。中国有句古话,“姜是老的辣”。在我们的文化中,年龄还是智慧甚至力量的象征。武侠小说中,年轻的主人公无论功夫如何出神入化,天下无敌,但最后通常会发现,有一个神秘的老者可以易如反掌地将他击败。

有一些领域,技艺的高下可以通过比赛立见分晓,比如围棋、举重或百米短跑。但也有很多领域,水平的高下很难下结论,或者说并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去评判。这时候,在一个敬老尊老的文化环境中,年龄常常能成为一个优势。因此,虽然也会有青年才俊,但“大师”们往往是一些幸运的长寿者。

谁靠谱,数据说了算

医学这个行当,年龄的优势似乎更为明显。大多数人看病,都喜欢找个老医生。我本人天生面相老,30多岁时,便常常被小朋友们称为“爷爷”。虽然时不时带来些小尴尬,但在获得病人的信任上,却占了很多便宜。

人们容易信任老医生,有很多原因,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因为历史上很长的时间内,医学是一门艺术,对医疗水平的高低,人们没有或不愿意采用一个客观的标准,而是采用一些含混不清甚至简单粗暴的方法来评判。就好比说林黛玉,现在的医生推测林黛玉是死于肺结核。如果她要去找个医生,比如扁鹊、华佗,或是贵妃娘娘的太医,或是直接找刘姥姥看病,谁的治疗效果会更好一点儿,我们其实并不知道。我们只能主观地相信,名医会比刘姥姥的治疗水平高,但事实上并没有一个客观的评判标准。

直到近100多年,医学界才渐渐接受了这样的观点,就是评价一种治疗方法,一种药物的效果或是一个医生的水平,不能靠权威,不能靠直觉,甚至不能靠舆论,而是要靠数据,也就是说不能谁最大谁说了算,而是要用定量分析的结果说话。

熟能生巧还是后生可畏?

西方有句谚语:熟能生巧。大多数人也都认为年龄大、经验多的医生,看病的水平会更高。但近些年对医疗水平的研究统计结果却和人们的直观印象完全相反。在详细的医疗水平评判标准中,包括诊断和治疗的规范性、病人的死亡率、治愈率、好转率,医生的服务态度、医疗错误的发生率等,有些医生虽然年纪轻、经验少,可他们的医疗水平并不一定就比其他医生低。这种现象的发生可能是由于年轻医生的思维更加敏捷,精力更加旺盛,能更快地接受新的知识和新的技术,对事业的追求更加热情等等。

如今我已不再是一个年轻医生,也不敢自称为老医生,因此我可以说句公平些的话。在我们国家,没有人(包括我自己)做过这方面的专门研究,但据我的经验,也确实觉得年轻的医生,至少那些从事了自己专业五六年以上的医生们,他们的医疗水平,和那些已经从事了三四十年的医生们相比,并不会有多大差别。

上一篇:神经质+严谨=健康 下一篇:消融胰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