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建模式下的风险预警系统研究

时间:2022-10-21 01:11:55

代建模式下的风险预警系统研究

摘要:从代建单位的角度出发,运用风险管理理论,建立基于预警理论的代建风险管理框架,有效规避风险,从而提高代建项目管理专业化水平,提升企业代建项目管理能力,对实现推行代建制的初衷,对工程咨询企业承接和完成代建项目,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代建、风险预警、风险预警系统

一、 引言

代建制是对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模式的一个新的探索,代建项目的建设管理过程中,作为主要参建方,处于代业主进行管理的核心地位,也是业主方风险转移的主要目标。由于目前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相关法律制度亦不健全,造成代建单位在代建项目的建设管理过程中可能面对较多的风险。故必须增强风险意识,提高管理水平,做好风险的控制、防范和规避。风险管理,重在事前预防。从这个角度出发,本文对代建模式下风险预警系统框架进行初步研究。

二、风险预警与传统风险管理的比较

传统风险管理是通过对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和控制,以最小的成本使风险损失达到最低的管理活动。而风险预警是通过指标体系解释和评价项目安全状态与突变等现象,从而揭示项目安全的成因背景、内在发展机制、表现方式、演变过程及预控措施的系统。风险预警理论与传统风险管理理论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研究基点上,传统管理理论以经济组织成功机理为基础,而预警理论则是基于成功机理、安全机理的双重研究;

(2)在对待管理失误上,传统管理理论将失误行为视为例外的、无规律的行为,而预警理论则认为失误行为有其内在成因、发展规律,能够监控、矫正,其强调预控和经常性预防;

(3)在管理过程中,传统理论侧重于管理手段,而预警管理侧重于经济组织内外环境变化下的管理策略选择。

三、代建模式下风险预警系统框架的构建

项目的风险预警系统是监测项目运作过程中某种状态偏离预警线的强弱程度、发出预警信号并提前采取防范措施的系统[1]。代建单位的风险预警系统,根据代建项目的实际特点,站在项目的全寿命期的高度,针对不同的建设阶段,识别、分析、预测各个风险因素,确定风险级别,发出预警信号,采取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2]。

本文构建了一种基于预警理论的代建风险管理框架,该框架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风险管理结构框架,它将所有风险管理活动分成三大结构模块,反映了代建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思路;二是风险管理流程框架,反映了各结构模块的实现机制及其之间的关系。

3.1 代建风险预警系统的组成

基于预警理论的代建风险管理结构框架模型可用图1-1表示,其主要的部件为代建风险识别模块、代建风险评价模块和代建风险应对模块,三者相辅相成,循环往复。

图1-1 代建风险预警结构图

3.1.1 代建风险识别模块

需要尽可能全面地确定可能影响代建项目的风险因素,还要辨识出影响代建目标实现的风险事件存在的可能性,然后对已识别出来的风险进行分析处理,了解风险大小、影响深度和广度,把握风险的发展趋势[3]。

风险识别需要多次、重复作业,结果是形成一个风险清单,通常每个风险事件由项目风险来源表、风险征兆、风险的类型说明、其他要求四部分组成。代建项目因环境、目标变化以及实施过程中不断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故代建风险的识别应是实时、连续的过程。

3.1.2 代建风险评价模块

预警依赖于监测,监测离不开指标。本模块的主要任务是确定风险预警的指标体系,将某一风险指标的得分与事先确定的预警区间相比较,对超出警戒范围的风险因素进行预警;并运用数学方法建立适合的评价模型,测算出各种指标对代建项目的综合作用情况,对风险的动态与发展趋势作出事先的判断、评估,并发出风险预警信号以供决策。

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选择可根据风险识别的结果,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可行性、客观性、灵敏性、可比性的指标设计原则,从代建单位面临的工程项目风险类别出发,初步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并借此明确自身所处的风险性质和风险程度。在实际运用中,代建单位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后,运作过程中,若发现合理、适用的新指标,应将其纳人预警评价指标体系中,进一步完整预警评价指标体系,以便更及时、更准确地发现风险,避免预警系统的误判和漏判[4]。

发出风险预警信号。风险水平测算和评估之后,就可以根据事先确定的预警区间确定风险因素的预警信号并发出警报[5]。根据风险由低到高的程度,将预警信号分别设置为蓝灯、绿灯、黄灯、橙灯、红灯五种标识进行预警,警报是否发出以及发出何种状态的警报,既取决于风险因素对代建项目的影响程度,也取决于代建单位对该种风险或多种风险因素共同作用的应对能力。

风险评价是一个动态过程,表现为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调整、指标数据的变化和风险预警等级的变换。

图1-2 代建风险评价流程

3.1.3 代建风险应对模块

要选择有效的应对策略来控制风险,所以需明确承担风险的能力,然后确定风险控制的区间。风险评价模块能够从众多的风险因素中找到可能给代建单位造成重大损失的风险因素,引起管理者重视并采取措施对其加以规避。

风险管理应贯穿于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必须实行持续风险管理,对风险进行全过程监测,从而减少项目的潜在损失和提高对风险的控制能力[6]。

3.2 代建风险管理流程的组成

基于预警理论进行代建风险管理的流程包括:输入、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应对及输出五个环节。其中,输入主要是指影响项目状态的内、外部因素,它们共同作用于被控对象,使风险状态发生变化,体现为在风险因素的波动;风险识别指尽可能准确、完整和系统地对风险因素进行分类与辨识;风险评价指构建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并建立风险评价模型,得出当前的风险状态并输出预警信号,如果项目处于安全状态,则维持现状并进一步监控,否则需采取相应措施规避风险;风险应对是风险的控制途径,包括各等级风险的响应对策、风险的持续管理、风险预警管理的支撑条件;输出反映风险控制的效果,指明项目当前的运行情况。风险控制可能产生两种结果:所选方法及策略正确,则对风险控制成功,将引导项目引入良性循环,反之则可能致使项目状况恶化。但无论何种状态,都需对结果进行反馈,以便调整和优化下一过程的预警活动。所以,只有当风险得不到有效控制,直接导致项目彻底失败,这一循环过程才终止。

四、结语

代建模式下风险预警系统的研究,是一个关系到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模式的管理成效的重要问题,代建单位风险预警系统的有效构建,有利于促进代建单位的发展和代建制在我国的进一步推广。代建单位项目风险预警系统的有效运行,还需要组织结构、预警文化以及企业相应的制度的匹配。还必须完善持续性代建风险管理,提交风险管理报告、更新项目管理计划和丰富风险库的知识和案例。同时,还必须就本次风险管理进行审查,以便发现问题和提出建议,为项目的成功提供方法。

参考文献

1、 刘艳玲.项目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3(4):25

2、 徐勇戈等译,建设项目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李顺涛.国际工程风险预警管理系统的构建初探[J]四川建筑,2005,6:148-149

4、 代晶,等.施工企业项目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J]山西建筑,2007,33(8)

5、 肖利民.国际工程承包项目风险预警研究[D].同济大学,2006

6、 王振强.大型水电工程项目风险分析理论与应用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3.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对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技术之初探 下一篇:基于变截面梁在连续梁桥中的应用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