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控制

时间:2022-10-21 12:22:48

刍议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控制

摘要: 通常来说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分析, 阐述了工程建设各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重点, 提出采用全寿命周期法对项目造价进行控制的观点及控制方法。

关键词: 工程建设,造价管理,全寿命周期

Abstract: usually engineering cost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factors which affected the project cost analysi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struction each phase of the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and control key, the authors put forward a method of the life cycle of project cost control point of view and the control method.

Keywords: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st management, the life cycle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程造价就是工程的建造价格 ,是指建设一项工程预期开支或实际开支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费用。也就是说建设一项工程 ,预计或实际在土地市场、技术劳务市场以及承发包市场等交易活动中所形成的建筑安装工程的价格和建设工程总价格,以货币形式表示的基本建设工程量, 通常由设备工器具购置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工程建设等各种费用组成。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关系到国家、行业、企业和地区的重大经济利益, 是开发企业控制和调节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手段和措施, 可防止项目后期由于资金不足而造成项目无法完成。

一、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分析

1.项目决策设计因素。工程项目决策设计是工程项目形成的重要过程, 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影响到工程项目的造价及其使用功能及后期的维持费用, 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成败及投资效益的实现。

2.施工阶段的因素。在施工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主要有工期、质量、技术等因素, 在工程满足既定使用功能的情况下, 不宜盲目追求高品质高规格使造价大幅上升, 也不宜盲目追求进度而导致不必要的赶工等费用的发生。应遵循工程建设规律, 在满足质量及进度的情况下寻求最低造价, 达到工程的质量、进度及投资的动态平衡。

3.其他因素。主要包括物价上涨、政策调整、各种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及社会事件的发生, 这些都可能导致工程造价的增加。

二、项目建设各阶段工程造价管理

1.建设项目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项目决策阶段建设标准的确定、建设地点的选择、工艺的评选及设备的选用等, 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为做好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 在编制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报告前, 应积极做好决策前的准备工作, 认真搜集相关资料, 切实做好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报告, 根据市场需求及发展前景, 合理确定工程的规模及建设标准, 并合理准确地编制工程投资估算。

2.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项目决策后,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在于设计, 设计方案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工程的造价。据专家估计, 在投资决策确定后, 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可以占到75%以上。设计图纸一旦完成, 项目的建筑标准、设备选型等基本就确定了, 工程造价也变化不大, 为此必须要采取措施切实加强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通常采取的措施有实行限额设计, 加强设计的出图审核及实行工程造价与设计方案相结合的设计招标等方法。

3.建设项目招标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工程招投标过程就是合理确定中标人和工程价格的过程, 确定工程造价通常有无标底法、复合标底法、工程量清单法等。对于实施难度不大, 资质要求不高的项目, 通常可采取在通过资质审查后的最低价中标方式选择中标单位。但中标价低于成本价的除外。国际上通常采用的招投标方法一般是工程量清单法, 即由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统一的工程量清单, 各投标单位在统一工程量的基础上实行报价, 在资质等条件没有问题的前提下, 以最低价中标。这样,业主在施工过程中能对工程造价做到心中有数, 同时能以最低价选择到优秀的施工单位, 有效地节约投资成本。

4.项目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建设项目的投资主要发生在施工阶段, 尽管在这一阶段节约投资的可能性较小,但投资浪费的可能性却很大, 因此, 应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及信息管理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严格控制工程浪费的发生。首先, 应严格合同管理, 除了建设单位要加强合同制度的管理外, 更重要的是加强履行合同过程中的管理, 尽量避免合同变更和由于合同不明确等原因引起的额外索赔, 同时加强对合同追加款项的追讨; 其次,要严格加强现场签证的管理, 加强现场新增费用的控制,对现场不可预计的新增工程量, 必须实行各方会签制度,对新增工程量实行方案的经济评价与优选, 切实控制施工过程中额外费用与浪费的情况发生。

5.项目竣工阶段及后期使用费用的管理。该阶段包含竣工结算、试运行效果评价、保修回访及业主的运行维护等工作, 是投资控制全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在工程结算中, 要严格按工程承包合同, 采取合理的计价依据, 利用各种审核方法, 合理确定工程量、单价及结算价, 防止高估, 把竣工结算有效地控制在计划投资内。另外, 要做好试运行效果评价工作, 使项目试运行能达到设计要求, 避免后期由于运行效果不良带来整改费用的发生。同时还要合理地控制质保金, 促使施工单位及设备供应商对设备及时保修回访, 尽量减少运行后由于设备故障对生产的损失。当然建设方也应采取一定措施加强对系统及设备的运行维护, 减少运行故障的发生, 合理地控制维修费用对项目全寿命周期造价的影响。

三、工程造价的控制方法

1.工程造价动态控制方法。建设项目建设周期长,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各种风险及不确定因素较多, 因此, 实际状况偏离目标值的情况经常发生, 这就需要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通过对目标、过程进行跟踪, 全面及时地了解有关信息, 将工程实际状况与目标值进行比较, 如果偏离了目标值, 就要采取措施, 使工程能在新的计划状态下进行,使发生的偏离得到控制。但任何控制措施都不可能一劳永逸, 原有的问题解决了, 还可能会出现新的问题, 需要不断地进行控制。这个控制流程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其贯穿于建设项目的始终, 只有通过这种不断地循环、纠偏, 才能使实际工程造价得到有效的控制, 这就是工程的动态控制法。在工程中采用动态控制法, 可有效地将造价控制在目标范围内。工程造价动态控制原理见图1。

2. 全寿命周期控制方法。建设项目的全寿命周期通常由以下几个阶段构成: 项目策划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使用维护阶段。通常所指的造价控制主要是针对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而实际上影响项目造价最大的阶段是在设计结束前的阶段。专家研究表明, 在规划设计阶段, 影响项目投资的可能性为75%~95%, 在技术设计阶段为35%~75%, 而在施工阶段, 通过技术经济措施节约投资的可能性只有5%~0%。由此可见, 决策及设计阶段是影响工程造价最重要的阶段, 也是节约可能性最大的阶段。在建设项目造价控制中, 除了对决策、设计及施工阶段进行控制外, 还应该考虑到工程完工后的使用维护等费用的控制, 即对项目全生命周期费用进行控制。这一思想必须贯穿于决策、设计、施工等阶段。因为决策不当、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不合格都可能造成后期的使用营运费用及维护费用的急剧增加, 而且这种费用是随着建筑的使用寿命长期发生的。故在工程建设中不能为了降低初投资而盲目地降低建筑的质量或工效, 导致项目完工后使用维修费的大幅攀升。项目的初投资、使用维修费用及项目全寿命周期费用的关系见图2。

为使建筑方案达到全寿命周期最优,通常要采用技术经济分析的方法对多个方案进行比较,比较常用的是净现值法。对建设项目不能盲目削减初投资, 而应从全寿命周期费用的观点去考虑造价问题。

3.工程造价的系统控制。对建设项目而言, 工程造价、进度、质量三大控制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立的关系。一般来讲, 如果对建设项目的功能和质量要求较高, 就需要采用较好的工程设备及建筑材料, 同时还需要精工细作、严格管理, 这必然会导致工程造价的增加; 从反方面来看, 如果一味地追求造价的降低, 在工程中采用劣质材料及偷工减料, 必将导致工程质量下降; 从工程进度来看,如果要加快进度、缩短工期, 则需要加班加点或增加施工机械, 使工程实施的各环节难以控制, 导致工效下降, 使工程造价上升。因此, 在对工程造价控制时, 不能将造价、进度、质量三大控制目标分割开来, 而应该对它们进行系统地控制, 协调好与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的关系, 做到三大控制的有机配合和相互平衡。当采取某项投资措施时,如果其会对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产生不利的影响, 就要考虑是否还有别的更好的措施, 而不能为控制投资, 简单地降低工程质量标准或删减工程内容。

4.结语:工程造价控制是建设项目控制的一项重要内容, 为使建设项目造价得到有效控制又不致使工程质量下降, 可以采取动态控制、全寿命周期控制及系统控制的方法对工程各阶段分别进行造价控制。

参考文献:

[1]任义.工程建设全过程的造价管理[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02, (1) .

[2]中国建设监理协会.建设工程投资控制[M].北京: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3.

[3]陈莉.浅谈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的几个问题[J]. 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校报, 2003, (1) .

[4]马汉忠.建设项目全过程投资管理之思考[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3, (7).

[5]姚传勤.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方法[J].安徽理工校报, 2003, (1) .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关于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的研究 下一篇:浅析城镇污水厂全过程除臭技术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