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课教学目标有效达成的实践与探索

时间:2022-10-21 12:02:33

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课教学目标有效达成的实践与探索

【摘要】 五年制高职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衡量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课教学目标能否有效达成是许多会计专业教师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本文先对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课教学目标的现状进行概述,然后分析了目前有效达成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课教学目标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有效达成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课教学目标进行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 五年制高职 会计专业课教学目标 有效达成 实践与探索

五年制高职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江苏为例,五年制高职教育发展仅十多年,许多教学体系才刚刚具备,还须不断完善,评价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课教学目标是否有效达成几乎是空白。在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课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其教学目标为“要培养学生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和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即会计专业课教学要充分在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上,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体现了学生对会计专业课知识的综合运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专业性和技术性日趋复杂,通过对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课教学目标有效达成研究,来探讨如何更好地培养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学生。

一、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课教学目标的现状

1、教材内容枯燥复杂,教学目标难以理解

会计专业课教学目标衡量涉及的业务内容多而且复杂,目前各种版本的教材,在内容表述上大多使用冗长的文字、表格和会计专业课教学目标分录。如果没有教师的有效讲解,学生很难通过自己看书学会相关知识。尤其是对于涉及专业术语方面的内容,比如有关会计结算业务的专属名词:“托收承付”、“汇兑”等,教师如果仅通过文字说明而不借助其他教学方法,仍然会使学生感到枯燥、难懂,学习的积极性下降、甚至对会计专业课教学目标产生负面认识,久而久之便会给学生的课堂学习树起一道屏障。

2、授课方式单一,理解教学目标的效果较差

在会计专业课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以板书讲授为主,授课方式较为单一,缺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教师在追求表述完整和解释到位的同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积极性,抽象的文字解释越多越容易造成学生的厌倦和抗拒情绪。所以如果教师对一些关键、重点内容仅仅是照本宣科,将书本上的文字直接搬到黑板上,学生仍然会听不明白,这样既影响课程进度又降低课堂教学效率,从而使学生理解教学目标的效果较差。

3、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主动性,教学目标无法有效达成

五年制高职学生来源于经过几次筛选后的初中毕业生,不但文化基础比较薄弱,还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加上五年制高职的学习环境明显不同于中学里高压、被动的学习氛围,学生对会计专业课教学目标这种较抽象的概念自然很难提起兴趣,可迫于学分的压力,他们只能被动记下某些知识要点。这种被动的知识传递方式造成学生只为考试而学,从而教学目标无法有效达成。

二、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课教学目标有效达成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脱节

教师很容易犯的错误是先设定内容,再思考教学目标,对于教学目标的必要性欠缺考虑,这往往会导致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脱节,讲授精彩纷呈,但对教学目标的实施却没有任何帮助,教师成了单独表演。

2、教学目标任务不明确

“学生要做什么”,“为什么要布置学生这样做”,要么老师自己都不是很清楚,要么没有给学生解释清楚,学生不知道自己的任务和职责,有的就无所事事,不参与,作业时草草了事。

3、对教学目标主体缺乏必要的了解

教师为完成教学目标的传授服务,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主观判定学生的缺陷,而忽视了每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忽视不同学生的学习困难与成长过程。

4、教师实习实训时对教学目标缺乏必要的过程指导

实习实训教师过于粗放,只负责布置教学任务,提几个要求,然后着手让学生去做。在此之前,没有给学生必要的理论指导,在教授过程中,没有给与学生适当的任务指引与监督,学生处于放任自流状态,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不深,分析教学目标的意义不透,学生自然缺乏兴趣。

5、教学目标的评价“一锤定音”

往往以最后的作业展示或考试成绩为评价标准,从而使评价标准过于笼统,忽视过程性评价,忽视学生在其中的表现与思考,让学生无从适应。同时,过程冗长,分得过散,耗费精力太多,滋生师生的疲惫感,都会使学生丧失兴趣,导致低效甚至无效。

三、有效达成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课教学目标的实践与探索

1、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课教学目标有效达成应遵循的原则

在会计专业课教学目标有效达成中进行实践与探索,我们应该坚持以下的原则:第一,以学生为中心原则。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实际需要与学习困难。面向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解决不同学生在学习中面临的不同困难。第二,实践―体验原则。在实习实训中,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和行动应用,让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第三,因材施教,以实用、够用为度。以够用为原则整合教学内容,以适度为原则制定及实施教学目标和选择教学内容,切合学生实际,解决实际困难。第四,具备职教自身的功能定位,彰显职教特色。五年制高职校的会计专业课教学必须深深地打上职业教育的烙印,与学生的专业发展和职业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实现会计专业课教学目标向专业教育的巧妙过渡,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2、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课教学目标有效达成的评价

教学目标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教学的信息,对教学目标是否有效达成作出价值上的判断,并为之自我完善和为有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有效的教学目标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以及教师的教学反思这三个部分。

第一,评价学生的学习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课堂观察、成长记录、学生考试等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目标,并且努力做到4个重视: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的评价、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重视评价主体和方式的多样化。第二,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的理念与基本要求,在全面驾驭教材的知识体系、知识结构和编写意图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再创造的过程,是教师教学技能、教学能力、业务水平、文化修养、教育观点、师德和思想素质的综合表现。可从教学环境、学习活动两个维度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评价。第三,评价课后教学效果,反思教学目标是否有效达成。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及由此而产生的教学效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教师获得发展的重要环节。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师对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更应是教师自我成长的过程。在课程改革中,教师应在“课堂拼搏”中“学会教学”,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进行审视显得非常重要。

3、五年制高职《会计基础》教学目标有效达成的具体实践与探索

(1)《会计基础》教学目标的内容岗位化。会计工作是一个从凭证填制为始到报表编制为终的一个较为规范、有序、周而复始的循环,教学目标内容及顺序安排应该源于会计工作实践,应该按照会计工作过程来组织,根据会计工作要求来设置。如图1所示。

(2)《会计基础》教学目标要做到“学、做、导、训一体化”。为了确保《会计基础》教学目标有效达成,教师在课堂组织教学要做到“学、做、导、训一体化”,突出学生的主体与教师的主导,实践理论一体化;以引导启发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运用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的交流技巧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自学,提高自学能力。

(3)《会计基础》教学目标的环境职场化。教学环境最好模拟“工作氛围”,将课程在会计仿真实训室进行,模拟若干个单位财务科,要配有多媒体设备、实物投影仪,满足项目化教学目标需要;条件许可应考虑会计模拟软件;课程到单元,需要系统考虑、统筹安排,全部工作推进需要有效的制度保障,需要必要的财力保障、高效的团对协作。

(4)《会计基础》教学目标的途径多元化。在五年制高职《会计基础》教学目标有效达成中,任课老师不仅传授具体的会计基础知识和技能,而且及时阐明这些知识与技能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以及应用中所应遵循的各种规则,使《会计基础》教学目标紧紧和企业需求相贴近,这样,学生将专业学习与企业需求有机结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程中要注意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老师引导与学生感悟相结合。如通过讨论,促使学生思考,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通过自由发言,锻炼学生沟通与思考能力。

(5)《会计基础》教学目标的考核精细化。《会计基础》教学目标突出能力目标,就要研究如何突破知识考核,怎样体现“能力考核”、“素质评价”的要求。横向看本课程采取素质、能力、知识三者相结合进行考核,纵向看平时教学、实训成果、期末考试相结合,全方位考核学生本课程综合水平。

如表1所示,课程综合成绩=平时教学目标(30%)+实训成果目标(30%)+期末考试(40%),素质考核主要取决于平时教学目标表现和养成效果(实训成果中的具体体现)两方面,既重过程、也重结果。平时教学目标取决于课程参与程度、学习阶段总结认识、平时课堂实训中素质点等几个方面情况进行考核,结果考核主要根据学生综合实训成果中素质点表现及相关总结综合评价。

平时成绩=素质(30%)+能力(40%)+知识(30%),素质、能力、知识考核比例见表2,素质主要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团队及学生自己完成账簿体现的素质点来考核,能力主要根据学生完成的会计账簿质量进行考核,知识考核主要根据学生课堂提问表现或单元知识测试考核。

实训成果成绩=素质(40%)+能力(60%)。具体见表3、表4。

总之,开展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课教学目标有效达成的研究,有利于促进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素养的提升,也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学习和思维空间。为了适应发展,现在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课教师也一直致力于会计专业课教学目标的实践与探索,逐步形成对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课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注:本文为“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登记号:ZYC33。)

【参考文献】

[1] 张汉梅:中职会计有效教学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2).

[2] 顾关胜:在中职会计教学中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中国管理现代化,2011(12).

[3] 陈爱国:论会计基础渗透教育[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2).

上一篇: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校政府采购绩效评价体系的... 下一篇:我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委托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