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税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研究

时间:2022-10-20 10:48:56

资源税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研究

【摘要】自2010年起,以新疆为起点的资源税改革正进行地如火如荼,相信还会有更多的后续改革措施。资源税逐步改革之后必然会给相关企业带来影响,如何通过资源税来让企业自觉地履行社会责任?本文深入探讨了资源税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联系,分析了资源税在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资源税;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

一、资源税与企业社会责任概述

(一)资源税含义及发展历程

资源税,是对在我国境内开采应税矿产品、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从1949年起,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实行的是资源无偿开采制度;1984年9月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条例(草案)》,开始征收资源税,鉴于当时的一些客观原因,资源税税目只有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三种;1994年我国进行了全面税制改革,对资源税也进行了调整,确定了资源税的基本框架,该框架也一直沿用至今;为了强化资源税的征收力度,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自2004年起先后调高了煤炭、原油、天然气等多种资源的资源税税额;自2010年6月1日起,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开始了以新疆为试点,逐步扩展到全国的资源税改革。这项试点改革措施的核心是将原油、天然气资源税的计征由从量定额计征改为从价定率计征,税率为产品销售额的5%。

(二)企业社会责任含义及内容

1.企业社会责任含义。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最早是由英国人奥列弗·谢尔顿于1924年提出的,它是随着资本的不断扩张而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如贫富分化、商业欺诈和环境污染等而出现的。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涵义,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代表性的观点包括:企业社会责任的早期开创者,诺贝尔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认为,企业投资者建立企业的唯一目的在于实现利润最大化,因此他赋予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在遵守执业规则的条件下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史蒂芬·罗宾斯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超越法律和经济要求的,是企业为谋求对社会有利的长远目标所承担的责任。哈罗德·孔茨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认真地考虑公司的一举一动对社会的影响。约瑟夫·麦奎尔认为,社会责任的思想主张公司不仅有着经济和法律方面的义务,在这些义务之外,还要承担其他社会责任。我国学者刘俊海在《公司的社会责任》一书中提出:公司的社会责任是指公司不能仅仅以最大限度地为股东们赚钱作为唯一存在的目的,而应该最大限度地增进股东利益之外的其他所有社会利益。本文借鉴国际上普遍认同的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即: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社会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节约资源等。

2.企业社会责任内容。企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处于特殊的地位,中国企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应尽更多的社会责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在企业内部,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包括:一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企业要树立资源忧患意识,保护、节约和合理开采资源,对于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应重点保护、珍惜。同时,应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企业是各类能源和稀有资源的消耗大户,通过科学管理和相关技术措施,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原材料消耗率,推行可循环生产,既可降低企业成本,又可为国家节约和保护资源。矿业企业应努力提高资源的回采率来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在环境保护方面,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包括对水源的保护、空气的净化,节能减排产品的投入等,在开采过程中对造成破坏矿山地质环境的事故,必须按规定向地质和环保部门报告。企业要投入资金、物资、技术及人力,防止本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造成污染破坏。对已受污染破坏的生态环境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为社会民生、子孙后代做出贡献。本文主要是结合资源税来分析企业社会责任,因此所提到的企业社会责任内容主要是指资源节约和环保这方面。二是安全生产,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企业不仅要在物质利益上关照员工,还要严格执行劳动法律、法规,保障员工人身及财产安全,做好员工福利、培训等方面的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谐的劳动关系,取得员工的认同和归属感。三是积极创造经济利益,保障投资者和债权人的权益。企业应合理配置企业的各项物质和非物质资源,引进先进的技术进行生产,合理经营为企业生产经济效益,从而保障投资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企业应主动向债权人提供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保障债权人的知情权。(2)在企业外部,要树立诚信、守法、友善的企业形象,要保证产品的质量性能,降低产品成本,积极做好售后服务,确保广告真实,让顾客用户满意。更要不断开发新产品、推出新项目,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为社会公众做贡献。企业要根据自身财务经营状况及时编制真实可靠的财务会计报告,为相关部门及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依据,为金融机构准确及时处理有关债权、金融资本权益及税收等事宜创造良好条件。同时企业应支持和赞助社会公益事业,为教育事业、社区建设、帮扶救困、公益品牌宣传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企业还要依法纳税和交纳各项基金,为社会财富的积累做出贡献。另外企业在享受所在地区(社区)公共基础设施的服务时,应对本地区(社区)的发展,尤其要对存在的弱项,如公用设施、公共事业、文化教育等方面进行财力、物力及人力方面的支援,以建立和谐社会关系。

二、资源税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探究

(一)两者保护自然资源的目标一致

国家开征资源税的目的是为了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开采和有效使用,进而保护我国人均占有量并不高的自然资源。企业作为社会的公民,理应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在谋取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对周边的生态环境负责,合理有序地开采自然资源,提高资源产品的使用效率。两者在促进自然资源的可持续使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目标上是一致的。因为这个共同点,我们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共同地为可持续发展服务,可以将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目标加入新资源税制的设计理念中。资源税是在税收制度中对自然资源有保护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税应该引导企业承担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政府要把经济政策与环境资源保护政策结合起来,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政策、区域政策和财政金融政策、贸易政策,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行为得到政策的鼓励和政府的认同,从而提高企业承担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的积极性。另外,政府还可以通过一些政策措施,如建立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并对环境信息披露的真实程度、详细程度和披露方式进行适当规范,激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二)资源税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效用分析

1.内部化企业未履行社会带来的负外部性效应。企业开展生产活动通常都会带来外部性效应,也就是私人边际成本与社会边际成本的背离,各种环境成本不能在市场规律作用的价格机制中体现出来,从而使得企业产品的市场价值偏低,进而导致过高的需求。合理的税收政策可以很好地引导、规范和调节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在解决外部性方面产生积极的作用。政府可以对产生消极外部效应的厂商征税,使它向政府支付由于未履行社会责任而导致社会成本增加的部分,把厂商造成的外在成本内部化,将应由企业承担、但转嫁给社会的外部成本纳入企业产品的总成本来消除外部性。当产品的边际成本加上税收大于边际收益时,生产者就会停止该产品的生产,或通过改进防污技术,减少污染量,进而降低生产成本。于是税收就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引导企业自主地节能减排。由于征收资源税,使得消费者减少了资源的消费量,消费者要想达到征税前的产出程度、实现利润最大化,就必须提高现有资源消费量的使用效率,从而让企业自主地履行其应尽的社会责任。在拥有世界上管理得最完善的财税系统的荷兰,有证据表明其税收已经大幅度降低了几种污染的数量。通过税收手段使得环境成本内部化,可以让企业在节能减排与收入之间进行成本的权衡,从而推动其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实质上就相当于给环境资源一定的价格,并由环境资源使用者、破坏者承担。通过对未达到节能减排标准的产品进行征税,以及内部化的环境成本,企业会在购买节能减排产品与被达标的产品进行权衡,是获得短期收益还是从长远来看企业和社会的发展,作为理性的经纪人,选择结果可想而知,这样通过税收就推动了节能减排产品的研发与推广利用,从源头上推动了企业的节能减排。

2.矫正企业未履行社会责任带来的代际不公平。可持续发展要求能源和环境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还应考虑到子孙后代在发展中的需求。但“理性投资者”在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时候会尽量使用环境和资源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从而造成了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现状,因而仅靠市场难以解决代际不公平的问题。资源税是引导资源市场走向的有力杠杆,资源税可以通过影响消费者的决策和企业的决策来实现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现在我国许多资源的过度开采是因为企业可以获得超出正常水平的利润,当企业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时候,企业的产出量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通过征收资源税,税后的边际成本相当于企业原来的边际成本加上税收,从而提高了企业的边际成本,促使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产出量减少,从而控制资源开采企业对资源的过度开采,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资源的合理采伐,保护资源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3.激励企业自觉地履行社会责任。资源税在推动企业自觉地履行社会责任中可以通过以下两方面起作用:一方面,可以建立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内部激励机制。即在资源税收中给予资源使用效率较高以及对资源循环使用的纳税人一定的减免优惠,激励纳税人在使用资源时自主地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以获得税收上的收益。另一方面,可以建立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外部激励机制。由于征收资源税,使得消费者减少了资源的消费量,消费者要想达到征税前的产出程度、实现利润最大化,就必须提高现有资源消费量的使用效率,这样就建立起了一种由外部迫使消费者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激励机制。

参 考 文 献

[1]黄婉婷.促进我国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资源税制研究[D].中央财经大学.学位论文.2008

[2]田昆儒,康剑青,宋东亮.中国社会责任会计问题研究综述[J].会计之友.2007,12(4)

[3]倪红日.运用税收政策促进我国节约能源的研究[J].税务研究.2005,

9:3~6

[4]张博,论利用经济手段加强自然资源开发的环境治理,中华硕博网.

2009,4(29)

上一篇:论网络环境下对著作权的侵权与保护 下一篇:关于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