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肺腑的《隐形的翅膀》等

时间:2022-10-20 10:34:43

感人肺腑的《隐形的翅膀》等

感人肺腑的《隐形的翅膀》

日前获得中国电影政府奖――华表奖优秀少儿影片奖的电影《隐形的翅膀》,是新近拍摄的一部少儿题材影片。影片讲述的是一个不幸失去双臂的残疾少女不畏挫折、勇敢面对生活、誓做生活强者的感人故事。该片是近年来国产影片中少有的一部具有较强青春励志意义的影片,不仅向观众诠释了生命的真谛,也展示了影片主人公与命运顽强抗争的不屈意志。

饰演该片女主角智华的残疾少女雷庆瑶是笔者所在的四川省乐山市所辖夹江县农村的一个不幸女孩。童年的一次意外,给她造成了终生残疾。然而,她却未向命运低头,并未因此而消沉,而是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时常以自信的笑容笑对生活、笑对生命、笑对人生。她凭着超乎寻常的毅力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学会了用脚洗脸漱口、吃饭穿衣、读书写字,甚至能操作电脑、游泳健身。她是一个坚强的、敢于与命运抗争的有志女孩,她的事迹经媒体的多次报道,在当地百姓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她还被评选为“感动乐山十大人物”之一。

当笔者获悉雷庆瑶受邀主演电影《隐形的翅膀》后,甚为关注。虽然该片还未公映,笔者已通过各种媒体的报道了解到了整个故事和拍摄情况。相信这部影片一定能够给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带来有益的生活启示和生命感悟,使大家更加珍惜生命、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感谢编导和出品方为广大观众奉献了这样一部感人肺腑、予人启迪、催人奋进的好影片。希望今后能有越来越多具有青春励志意义的影片出现在国内的影视屏幕上。

乐山读者:蒋志兵

拥有就是幸福

如果有人问我:什么是幸福?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去看电影《别拿自己不当干部》吧,相信你会从中找到答案。

片中主人公王喜是一个平凡的小人物,但他拥有幸福,这是因为他拥有亲情、友情、爱情这些人类至高无上的情感,因而可以说他就是一个幸福的人。

首先说亲情,最恰当的形容莫过于“血浓于水”。王喜打儿子那场戏堪称细腻传神,是对亲情的最好诠释。真是“打在儿身,痛在父心”,王喜对此感同身受,尽管是用布娃娃打,可心里还是别扭地“疼”。尤其当知道错怪儿子后那歉意更是不打一处来,于是马上要给孩子买包子以示补偿。殊不知,挨打的孩子也懂得亲情,硬是要妈妈买包子安慰被抹了官的爸爸。父子亲情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其次是友情。看过影片一定会觉得拥有一个像“大老黑”那样的朋友一定是天大的幸福。“大老黑”看似粗俗、邋遢、没心没肺,但永远会陪在自己的身边。他似乎总知道你在想什么,不论任何时候都会直言不讳。他仗义执言、嫉恶如仇,与自己患难与共、荣辱与共,有这样一个哥们真是三生有幸!谁能说这种友情不是弥足珍贵呢?

最后是爱情。当爱情能够共结连理、举案齐眉、相濡以沫时,就带有了“浓得化不开”的亲情光泽。但爱情在道德的边缘徘徊,奉献了无数关怀、祝愿后,为了不伤害别人敢于放弃的时候,这种爱情也同样值得称赞。

总之,拥有就是幸福。人不光要拥有物质财富,而且还要拥有精神财富,需要从感情上得到满足。人的感情是多方面的,每一个都无法替代、不可或缺。我们要珍惜周围的人,珍惜每一个带给我们感动的人。

北京读者:王伟

《第19层空间》――真正让人恐惧的“恐怖片”

《第19层空间》故事改编自网络小说,蔡骏的原著在天涯网连载时我看过,还算是很精彩的,虽然结局仓促了点,不过这也是网络小说的通病。而改编成电影我还是比较期待的。

在影院看的时候观众反映还是不错的,至少在明显感觉到被删减的情况下还能保持较高的质量,值得赞赏。出现的对白也不弱智,没有让观众哄堂大笑,恐怖场面也没有让大家失望,没有故弄玄虚,每次下地狱之前的那手机铃声还是能够让观众心里咯噔一下子的。故事基本照搬原著,四个大学女生兼好友搬到一个宿舍,结果这宿舍正是多年前有人自杀的地方,十年后依靠手机游戏来逐一杀人。结合冤魂索命、三角恋等诸多元素,《第19层空间》的整体效果还是可圈可点的,几处惊吓还是让在影院的我着实吓了一跳。

相较这几年的恐怖片而言,这部《第19层空间》还是算上等的。去年的《鬼域》实际是个特效片,并且主题已经脱离了普通恐怖片的范畴;而《森冤》则成了外星人和破案片,属于彭家两兄弟的自我突破尝试,跟恐怖也没啥关系;《门》《心里有鬼》则是自己害了自己,荒诞无稽的剧本注定了它的失败。此外,演员的表现也还算可圈可点。阿娇的样子演清纯的大学生再合适不过,男主角虽然是警察,可穿着一副侦探相还是挺有趣的。谭耀文还是演人面兽心的老师,一如既往发挥他的恶人本色,而阿娇的三个同室好友也各有演技,特别是最后和阿娇在一起的那位,在教学楼逃避地狱的那场戏将彷徨无助的心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剧本因为有好小说垫底的关系,使得剧情方面并没有太大的问题。最终悬念的揭晓,还是能够让观众满意;冤鬼复仇这种路数,国人肯定是乐此不疲的,有教育性,大家也喜闻乐见。《第19层空间》在青春、恐怖、内涵三个类型方面均有所侧重,总的来说,还算是一部不让人失望的真正意义上的恐怖片。

南京读者:王励

《合约情人》:香港导演的内地尝试

《天堂口》和《合约情人》在同一档期上映,在前者被大家诟病之后,我对《合约情人》倒是很有期待:怎么说该片导演张坚庭曾执导的《表错七日情》在我心目中可算是80年代港产文艺片的一等一的佳作――不料看完了之后,真的很失望。

说句实话,《合约情人》的前半截让我想到了《安娜与武林》,那是我心中最烂的港片之一。基本上,失败的最大原因在于台词。各种各样的时髦词汇充斥在日常对话里,但每一个几乎都安置得很不是地方,听起来那种别扭的感觉,就好像把几只蚂蚁放进衣服里一样,怎么都觉得难受。最要命的是,“幽默”台词经常被拆成小段子,但每个小段子好像都没到高潮就戛然而止,一口气堵在喉咙里,上不来也下不去。

公平地说,张坚庭的场面调度功力还是不错的,至少每个桥段都接得比较流畅。我一直觉得他拍片子是很西方的,不论剧情结构还是构图画面,都是香港导演中比较古典严谨的一个。尤其是到了片子的后半段,搞笑因素渐渐稀少,故事性和情绪起伏逐渐增强,矛盾的起承转合就冒出不少《表错七日情》的味道来了。该片号称爱情喜剧,我竟然认为没什么喜剧元素的时候更好看。说到底,还是鬼才张坚庭操控不了内地题材,驾驭不了内地女星――而叶童和郑裕玲在他手底下,曾焕发出多么耀眼的光彩! 范冰冰和张坚庭之间根本没什么化学反应。台词中的大量笑料,如果放在内地八十年代,勉强还可过关,但要放在观众已经很难伺候的今天,说老土也不过分。

《疯狂的石头》成功,原因之一就是来自人民群众的民间幽默――但是《合约情人》没学到它的精髓,而只模仿了它的皮毛,其结果就是:有些场合下,元华、任贤齐、范冰冰三个人先后发话,三句话说了三件事,叫我根本摸不着里面的逻辑关系。

走出电影院,觉得很失望,什么也没记住。张坚庭也许是出于市场考虑,走向了内地,但他和内地的气质、路数都根本对不上号,拍出来这么一个类似怪胎的作品――不由得怀念《表错七日情》,其实它完全没有想象中那么完美,只不过在香港电影中,好像很难见到这类干净、内敛、优雅的古典影片了。

南宁读者:关伟

“国产”电视剧急需解套

这几年来电视上播放的各种题材的电视剧不可谓不多,可说实话真正能让人看下去的却是凤毛麟角。常常是拿着遥控平均两秒钟换一个台,要么勉强看几分钟就开始嘀咕:“这么弱智的片子!”

中国的电视剧,目前分两大类;一类是中餐中医式的,创作过程很有个性,过程不与人同,选演员要选得有根有据,表演要求是真正的从内心里发出的艺术表演;另一类是过程惟恐不与人同,因为别人的商业操作成功了,自己不需要创新、不需要原创,只要有名气的演员拿过来什么都能演。怎么演?就是逐步像港台电视剧那样,喜怒哀乐都有固定的格式,不管来得有无根据。后者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以致成为中国电视剧创作占重大份额的同质化创作潮流。这一现象带来两个弊端:一是粗制滥造,而这又大抵是跟风造成的。比如,看到“清宫戏”热播就一部接着一部拍,直到观众看到辫子就倒胃口为止。大把大把的钱砸进去,结果等到叫卖的时候,却是热潮已过。还有就是国内电视剧类型不够齐全。别看现在荧屏上貌似热闹,也就宫廷剧、反腐侦破剧、都市情感剧等寥寥几款产品。你看国内拍过像《远古入侵》《4400》这类科幻剧吗?

所以,要说国内电视剧还缺点什么,资金和人才固然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要由观众和市场来决定它的生存。以前我就提到,美剧那么有吸引力,就在于其类型齐全、情节动人、制作精良。而这背后又有两大内在动力,一是市场选择的力量,二是自由创作的精神。可以说,欲提高国内电视剧的竞争力,舍此别无他途。

当然,国内电视剧的空间正在逐步扩大。如今较为迫切的就是,进一步减少思想和题材禁忌。特别要指出的是,在美剧、韩日剧以及网络视频等因素的压力下,国内电视剧的生存空间已经越来越狭小。不进一步“解套”的话,别提什么走出国门,如前所述,温饱都要成问题。

上一篇:王东方与特色“小”人物 下一篇:《南京》被票房“击伤”是谁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