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赠资金管理的研究

时间:2022-10-20 09:03:29

捐赠资金管理的研究

[摘要]文章从法律制度、会计处理、会计管理等方面阐述了目前捐赠资金管理现状。通过人员配置、监督管理、制度建设、捐赠目的等因素分析在捐赠资金管理方面产生众多问题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推进我国民间慈善捐赠发展的对策及解决办法。

[关键词]捐赠资金;管理;对策

一、目前捐赠资金管理的现状

捐赠资金是指具有特定用途的一项专款专用的专项资金,是社会各界人士自愿、无偿、义务捐赠的。目前,我国社会捐赠资金在筹集、分配、使用和管理等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在资金使用方面存在隐患,亟待规范和完善。

(一)从会计、审计、税法、捐赠法等法律制度方面看

1985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2008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都没涉及捐赠方面的内容。1999年9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为了鼓励捐赠、规范捐赠和受赠行为,保护捐赠人、受赠人和受益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公益事业的发展,从捐赠和受赠、捐赠财产的使用和管理、优惠措施、法律责任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规范。

但是,目前还没有一套系统、完整、具体的捐赠资金管理制度,来指导、约束捐赠资金的收入、支出全过程。

(二)从会计科目、银行账户等具体会计处理办法方面看

单位接受的捐赠资产,用会计科目“营业外收入――捐赠利得”来核算。目前,我国企事业单位还没有开设专门用于管理、核算和控制公益捐赠资金的专用银行账户。此专用账户应与单位的账户分开管理,职工和社会人士可以通过该账户(科目)进行公益性捐赠,此账户可以直接或间接将捐赠资金汇到受捐赠地,捐赠人也可以查询捐赠资金的来源和使用情况。

(三)从日常会计管理方面看

1 收款环节。首先,捐赠资金票据使用不规范。票据使用五花八门,有的用白条当收据;有的使用自制表格;有的使用外购的两联单、三联单收据等等。且票据填写内容不具体、不完整。其次,收款方式不规范。多方收款,尤其是个人拿票箱在街边收款,不能保证款项都能及时、足额到达指定账户、最后,会计档案保管不规范对使用过的票据存根联和未使用的票据不能妥善管理,使用过的票据号码不连续,存在断号、个别丢失、记账联和存根联不相符等现象。捐赠资金的安全性存在隐患

2 资金管理环节。捐赠资金管理部门的会计人员缺乏专业性,有的临刚指定不具备会计专业资格的人员管理捐赠资金,从而出现不记账、漏记账、不按要求填制记账凭证等账务处理不规范的问题。

3 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方面。单位内部倡导的捐赠资金一般由单位工会等部门负责管理,该部门没有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如一人兼任会计、出纳,没有分离不相容岗位等情况,容易出现资金私自存放、公款私存、款项挪用等一系列问题。

4 资金付款环节。对筹集到位的资金,接收部门常以另有用途、集中使用等借口滞压资金,出现捐赠资金在接收部门滞留时间过长,拨付不及时的问题。

5 资金监督环节。在筹集过程中,利用广播、当地报刊和网络等众多媒体对筹资进行大力宣传。对于筹到的资金,特别是大额资金的使用缺少计划、无预算支出,且资金使用情况不公开,存在重筹集、轻管理的现象。

二、捐赠资金管理方面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当前,许多人对慈善捐赠有了正确的认识,传统社会中的“乐善好施、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逐步被廿人弘扬。慈善捐赠为大众回报社会措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但我国慈善事业还是比较落后的,笔者认为慈善意识之所以未成为当今社会主流意识,主要有政府对慈善捐赠的重视不够,慈善组织自身建设落后,慈善捐赠制度不健全,慈善捐赠的方式单一等原因。具体影响我国慈善捐赠事业发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 人员配置不合理,捐赠资金需要专业化管理,保证资金的合理、合法的运用。目前,我国大部分的捐赠资金管理人员是非专业的,直接影响到捐赠资金有效管理。

2 监督管理不到位。捐赠资金使用情况缺乏大众公认的权威机构的有效监督,目没有与捐赠人沟通,捐赠人没有参与管理,不了解捐赠资金管理与使用情况。公共捐赠资金使用情况也没有向社会公开,导致经常出现捐赠资金被挪用、贪污等情况,使捐赠者对捐赠资金的使用情况缺乏信任。

3 捐赠资金使用不合法 受捐赠人没有按照规定去使用,甚至不知道捐赠资金应该怎么用,用到什么地方才是合理合法的,而不违背捐赠者意愿。有的受捐赠人对受捐款项随意使用,严重违背了捐赠者的意愿,使捐赠者对于捐赠失去信心。

4 规章制度不健全。目前有关捐赠的法律规章制度还不健全,参照执行的是近似或者相近的管理办法。有时,连能够参照的制度都无法找到,以致在进行具体操作时显得束手无策。

5 对捐赠的认识不全面。很多人认为捐赠是国家的事情,或者是有钱人的事情,与普通的老百姓无关;有的人觉得自己捐款不多,捐赠资金怎么使用与自己都无关,尽到爱心就可以了;也有的人认为捐赠资金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执行等等,这些认识都是不全面的。

6 捐赠的其他目的。有的捐赠人是想出名,或者是想树立企业的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捐赠者所要求目的达到了,也就不再关心捐赠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甚至有的单位或者个人对于认捐数都不能兑现。

三、推进我国民间慈善捐赠发展的对策及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快发展我国民间慈善捐赠事业,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整合丰富社会保障资源,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要发展我国民间慈善捐赠,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出台相关建议。例如:有关部门可出台《财务专业人员公益工作指导建议书》等相关建议。倡议财务管理专业人员在自己工作之外,每年利用休息时间作公益工作,无偿帮助相关部门管理好捐赠资金。

2 开通捐赠专用银行账户。根据实际情况,国家允许捐赠资金申请专用公款账户,并让专业人员参与资金管理。

3 加强资金的监督管理。倡议相关部门、无偿地参与捐赠资金的监督管理。特别是银行、税务和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及相关人员都参与到捐赠资金的监督管理中来,加强各单位和部门间的沟通和协作,使各项相关业务能顺利、快捷地办理,可把捐赠资金的监督管理作为单位的一项业绩考核标准。

4 处罚引入案例法。条文法是当问题出现后再制定法律条文,往往需要的

时间比较长,当新的条文出来后,又有新的问题出现,条文法有滞后性。引入案例法就是根据以前出现的案例和条文法对出现的比较典型问题进行严厉的处罚。以后出现类似情况也可参照执行。使捐赠资金能得到有效的监督管理。案例法比条文法,能更有效地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5 执行专款专用原则。应制定相关法律制度,规范捐赠资金来源、使用和监督。每一项捐赠资金都要按照指定的用途来使用,不能挪作他用,余额也必须按捐赠者的意愿或者相关法律规定处理。

6 借鉴国外相关经验。参照其他国家科学、先进的管理方法,制定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基金会成功的基础。对内,应对基金会工作人员建立一套激励约束机制和规章制度,使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化;对外,要通过规则将捐赠人捐赠的钱用到该用的地方去,使捐赠人更放心地捐赠。在国家层面,应从税收法规方面建立相应的配套政策,引导全社会形成捐资的氛围,弥补国家资金投入的不足。

7 优惠政策的管理和研究。一方面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中关于“优惠措施”的条款执行;同时,也要将符合条件的捐赠者个人或者单位进行税收方面的减免。政府在进行捐赠方面的研究既要考虑对捐赠事业长远发展的影响,也要考虑对财政收入、支出的影响。

8 捐赠行为日常化。建立完整的捐赠资金管理办法,使捐赠成为日常活动行为。慈善义演、慈善晚会、慈善拍卖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是经常性捐赠的渠道。

9 重视和支持捐赠工作。一是在人员方面的支持,二是物质方面的支持。在不影响本单位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情况下,支持本单位人员参与捐赠等社会公益事业,同时,也号召职工积极参与捐赠活动和帮助管理好捐赠资金。

10 政府需要考虑挤出效应。即政府支出对个人或者公司捐赠有挤出效应。政府在作捐赠决策时需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方面,挤出效应与捐赠的动机密切相关,如果个人完全出于利他的动机进行捐赠,那么由自己或者由别人捐赠并无区别。同时,政府的支出最终要落到个人身上,因此,政府对某一领域的支出将会“挤出”个人的捐赠,“5.12”地震国家出钱多,相应个人就会少些。另一方面,挤出效应的存在和大小有重要的政策意义,如果存在完全的挤出或者挤出效应很大,政府在安排财政支出时,就要对此有所考虑。

11 用“近似原则”尽量满足捐赠者的要求。公益性基金是由诸多捐赠者的小额捐赠汇集而成,就会出现诸多种使用意向,而汇集的基金不可能按照每个捐赠者的意向予以使用。即使公益性基金只是由一笔巨款组成,也可能情况发生变化而与以前制定的捐赠协议内容无法完全相符的情形。西方的“近似原则”较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一原则认为,在捐赠者直接目标不能达到时,有信托权的组织者可以将资金用于“最近似于施主原意的其他目的”。通过“近似原则”,即最大限度地尊重了分散的众多捐赠者的个人意愿,又可以把这些捐款整合为统一的资助意向,服务于社会。

12 在全社会形成捐资的氛围。在美国每年有70%的家庭参与慈善捐赠,有50%的成年人参与志愿者工作,这一捐赠文化与孩提时代学生所接受的校园文化熏陶分不开。美国政府制定征收遗产税、捐赠的企业或个人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无论是传统文化层面,还是政府政策方面,都为全社会捐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总之,组成一个由政府、单位、个人的管理网络系统,来做好捐赠的日常管理工作。从政府的角度,首先要搞好法律制度建设;其次,要加强违规、违法的处罚力度(案例法)。从社会的角度,大力宣传和倡导中国人传统的乐善好施的观念和思想。从单位的角度,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捐赠。提升企业的营销手段,提高企业单位的知名度和商业信誉。从个人的角度,可以通过捐赠行为净化心灵,提高素质,提升公众形象。在全社会逐步建立“三个一”工作平台,即政府给单位“一个账户”专门用于捐赠的收付管理工作,单位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定期指定“一个会计人员”来专门负责本账户的财务管理工作,每个专业会计人员从事“一定时间的捐赠财务管理”的倡导。

[参考文献]

[1]王绽蕊美国高等教育巨额匿名捐赠现象浅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4(11):41-45

[2]齐军社会捐赠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审计月刊,2008(1)

[3]孙岳兵,陈寒非困境与出路:对我国民间慈善捐赠现状的思考[J]长沙大学学报,2007(1):51-53

[4]李科我国发展慈善事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2008(9):183-186

[5]罗公利。刘惠明我国高校社会捐赠影响捐赠者决策的因素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80-85

[6]曹洪彬我国捐赠的公共经济学分析[c]厦门大学财政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7]秦晖政府与企业外的现代化:中西公益事业比较研究[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上一篇:业务员收取货款移归个人使用案件司法会计鉴定... 下一篇:就业资金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设置研究